母親與女兒
〇11歲
我聽說這種情況有個說法,叫作“窗滿雄的小象[2]綜合征”(不知是真是假),小孩子到了某一個時期,是一定要跨越這種觀念的。母親也一樣,不要聽到孩子這么說,就好像過年過節加上過生日發獎金一樣喜笑顏開地光顧著高興。母親有做母親的責任和義務,不由自主就會緊張,試著先聳起肩,隨后再讓雙肩落下,這樣一來就能放松緊張的狀態了。
母親要教給女兒的事有很多很多。母親希望孩子能走自己走過的好路,避開自己走過的歪路。會有這種父母之情是非常自然的。然而,與此同時,和普通的人際關系相比,母親在以母親的身份面對女兒時,她將是絕對的、強大的、令女兒無法否認的存在。
母親愛女兒,對女兒有所期待,牽掛著女兒。這些對于女兒來說,是一種近乎被加咒、被支配、被糾纏的情感。在日本民間傳說中經常能夠看到這類元素:傳說里,母親會變身為女巫或者繼母,憎惡女兒,幽禁女兒,驅逐女兒,殺死女兒,吃掉女兒,最終也被自己的女兒反殺。我們親身孕育,用雙乳(傳統的說法雖是如此,但很多時候并不是這樣的)去養大女兒,但我們的存在本身,對于女兒來說就是會帶來傷害的,不是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母親。女兒也一樣,各不相同。無論哪一個女兒,無論以什么樣的形態,每個人,都在過著屬于自己的人生。
作為母親,要守護、接受自己的每一個女兒,讓她們人人都能切實地掌握那個人生真諦——我屬于我自己。為此,總有一天母親們要學會一件事:投射給女兒們的,應不僅是疼愛、期待、關切。冷淡、放手、遺忘……這些也都將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