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補天神韻,造化天機
書名: 人在封神,吾乃北陰酆都大帝作者名: 曌玄壇本章字數: 4249字更新時間: 2025-06-11 21:38:30
神位晉升,功德入體,張吉利道行已踏入了真仙中期。
天地功德之力滋養之下,張吉利的后天玄黃道體與神煞之氣融合,趨于中元,讓張吉利的道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張吉利體內大穴以洪荒星辰的方式排列,天地玄黃之氣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修煉體系。
以海納百川之勢納天地乾坤之氣與自身,再融合地水風火之數,以功德滋養,便化為了天地玄黃之氣的根本。
這后天大道的神韻,張吉利已經逐漸掌握其神髓。
入了三山關,張吉利徑直進了總兵府,剛好遇到了太鸞,與太鸞寒暄了一番之后,張吉利便尋到了鄧嬋玉。
那白虎見了張吉利,嗚咽一聲,跑到了張吉利面前,主動的蹭了蹭。
張吉利淡然一笑,正好見到鄧嬋玉從演武場之上走了過來,依舊是一身甲胄加身,英姿颯爽。
鄧嬋玉笑道:“想不到我養了這么久的小白,對張大哥比我還親近。”
張吉利摸了摸白虎的頭,道:“興是許久未見,小白感覺到了熟悉的氣息,故而顯得親近一些。”
兩人就在校場旁邊坐下,鄧嬋玉嘆了一口氣,道:“近些時日傳來京中急報,聽說朝歌城中發生了不少大事,大王寵幸妖妃蘇妲己,以至于朝綱大亂,就連商容、比干兩位叔伯都....吾等身為外臣,不得大王詔令也無法上京,不然定要去那朝歌城看看,這蘇妲己究竟生了怎樣一個禍水紅顏。”
張吉利道:“時也、命也、運也,非吾輩所能當,暫且守好這一關之地,留得有用之身方為上策。”
鄧嬋玉點了點頭,隨后道:“張大哥你要再不來尋我,我還以為你把我給忘了。”
張吉利笑道:“我可是你麾下副將,只要你有調令,自是指哪打哪,”
兩人相視一笑,隨后張吉利道:“這一次來三山關,是有一事與你商量,你想不想研究明白這五光石的奧秘?”
鄧嬋玉將五光石拿了出來,道:“莫不是這五光石還有什么特殊之處不成?”
張吉利道:“一試便知。”
張吉利拍了拍白虎,跨坐其上,隨后鄧嬋玉也跟了上來。
白虎嘶吼一聲,破開虛空,朝著龍虎山之上遁去,片刻之后,兩人就已經來到了摘星洞前方。
兩人落定之后,張吉利道:“這里就是我平時修行的地方。”
鄧嬋玉看了一下四周的花花草草,忍不住心情大好,站在龍虎山上,整個三山關盡收眼底。
鄧嬋玉道:“這便是你修行的洞府嗎?果真是一番好景致,到底是情分生疏了,這么久才帶我來這里。”
聽到鄧嬋玉略顯嬌嗔的話語,張吉利不禁莞爾。
兩人入了摘星洞,阿青睡眼朦朧的看了張吉利與鄧嬋玉一眼,打了一個招呼之后,竟又呼呼的睡了過去。
白虎來到了阿青身邊,竟主動的匍匐而下,似不敢越雷池一步。
張吉利道:“禪玉,你將那五光石祭出來。”
“好!”
鄧嬋玉隨手將五光石打了出來,張吉利隨后一道法力打入了造化神蓮當中。
造化神蓮之中,一股難以名狀的造化神韻竟與五光石輝映,下一刻五光石之中一道道神秘的神紋開始浮現。
張吉利只是稍微感應,就感應到了五光石之中那補天功德與造化神韻全部都被造化神蓮之中的造化之氣激增而出。
“果然,跟我猜想的一樣。”
張吉利將一道法力引出,將其中的造化之氣朝著鄧嬋玉引了過來,這一縷造化神韻與補天靈光,在這個時候緩慢的融入了鄧嬋玉的眉心之中。
鄧嬋玉雙眸之中神光一顫,下一刻竟懸浮而起,盤旋在了造化神蓮之上。
“好熟悉的氣息,這一朵蓮花似乎在呼喚于我,這是怎么回事。”
鄧嬋玉驚異的感受著周身的氣息,不知道為何,這蓮花對她而言似乎有一種強大的歸屬感。
張吉利道:“抱元守一,五心朝天,去感受這其中的力量。”
“好。”
鄧嬋玉點了點頭,此刻五光石化為無數流光盤旋在她的周身,也在鄧嬋玉陷入大定之后,肉身之上竟浮現出一縷金色的神火。
造化神火!
張吉利難掩震驚之色,鄧嬋玉果真有此道機緣。
金色的流火正是造化神火,鄧嬋玉周身的凡俗衣物在造化神火之下盡數褪去,完美光潔的軀體寄托在了造化神蓮之上。
鄧嬋玉身為女將,自幼便修行武藝,肉身遠比凡俗之人強大。
冰肌玉骨勾勒出完美的線條,尤其是那峰巒失去了束縛之后,竟猛然跳了出來,看得張吉利目光都為之一震。
伴隨著補天神韻與造化之氣越來越龐大,金色的流光將鄧嬋玉徹底包裹在其中。
造化神蓮得到了五光石的補天功德之后,這一件上品先天靈根竟在這個時候開始蛻變。
強大的先天靈氣滾滾而動,造化神光從造化神蓮之中徐徐散開。
阿青似也感受到了這一股補天神韻,竟一把將匍匐在地的白虎給拽了過來,將它當成了枕頭。
白虎無奈的看了這位姑奶奶一眼,只好乖乖的趴在了一旁。
只見阿青周身散發出一道赤紅色的神光,正在貪婪的吸收著其中的造化靈氣,似乎阿青體內的力量正在一步步蘇醒。
就在張吉利準備端坐而下為這二人護法的時候,摘星洞外傳來了一陣道音。
“張道友,何不出府一敘。”
張吉利眉頭一皺,當即出了摘星洞。
摘星洞外,一個手執拂塵之人朝著張吉利看了過來,來人眼窩中長手,手中長眼看上去十分奇特。
張吉利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了此人的來歷,來人正是當朝大夫楊任,因進諫勸阻商紂王關于修建鹿臺的事,被帝辛剜去了雙眼致死,而后又被丟到了亂葬崗里面。
由于其怨氣不散,沖到了青峰山紫陽洞,驚動了玉虛十二仙之一清虛道德真君的足下之云,因此獲救。
道德真君用兩粒金丹放在他的眼中,使其眼窩中長手,手中長眼,造出的這一對天眼。據說這一雙法眼能上看天庭,下觀地穴,中識人間百事。
張吉利拱手道:“這位道友來吾龍虎山,不知道所謂何事?”
楊任朝著龍虎山上下打量了一番,這才道:“看張道友這洞府著實不俗,這白手起家能達到如今這般地步,怕也是耗費了不少心思算計。”
聽到楊任這番不咸不淡的話,張吉利卻不緊不慢的在旁邊石頭上坐下。
張吉利道:“算計如何,不勞閣下廢心,觀望閣下這般怪異模樣,怕是有些上不了臺面。”
楊任笑道:“道友也無需要在貧道面前逞口舌之能,天地玄奇自有造化,貧道眼窩之中這一雙法眼能看天地,你本不過三山關一個屠夫之子,僥幸入了仙道,也不過靠著投機取巧方才有今日道行。”
“哈哈哈!”
張吉利大笑道:“屠夫之子又如何?至少也不是那兩面三刀之輩,爾自忖忠心不滅,如今卻叛逃他主,又有何等話說。”
“你說貧道投機取巧,你這微末道行也敢在貧道面前亂放光華。”
楊任臉色一變,道:“你如何得知貧道來歷?”
張吉利瞪了一眼,道:“貧道不但知曉你便是那楊任,還是得了玉虛宮清虛道德真君所救。此來龍虎山便是受白鶴童子所請,探查貧道虛實。爾此番入商,便是為了助那黃飛虎出五關!”
“你叛商反國是為不忠,你報復賢臣是為不義,你狹私成道是為不正。”
“以一縷怨氣成了道行,根性淺薄不說,還生的如此不倫不類,也敢在貧道面前亂動口舌。”
楊任聽完,臉色鐵青,氣得三尸神暴走,已全無那淡定模樣。
此刻他看著張吉利的眼神徹底變了,知曉自己這道行低微,又被其破了心境,遠遠不是張吉利的對手。
而且這一次來龍虎山,的確是受白鶴童子所請前來探查張吉利這洞府,畢竟福祿壽三仙就是死在了此人手中。
楊任喝道:“紂王昏聵,大夏將傾,你這廝何必強詞奪理。”
張吉利只是笑道:“貧道今日不殺你,并不是懼你玉虛宮如何,而是見你如喪家之犬,不想臟了這道場。”
張吉利袖袍拂動,只見天上發雷,都天之氣彌漫虛空,楊任瞧得厲害,匆匆掩了遁光離去。
見到楊任逃走,張吉利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寒意,他只是稍微揣測,就算計到了是白鶴童子遣楊任而來。
闡教門人以護短著稱,南極仙翁顧全大局,自不會對自己這小小真仙大動干戈
可白鶴童子此人向來倨傲,身為南極仙翁大弟子,玉虛三代門人之首,又在元始天尊法駕前伺候,自己殺了福祿壽三人,怕是少不了手段。
只是礙于封神之劫,白鶴童子也不會堂而皇之的出手,此番遣楊任前來,只怕就是想探探張吉利的底細。
張吉利也不畏懼,城隍一道氣運已成,依托龍虎山眾修,區區一個金仙還是能夠抵抗。
回了洞府之后,張吉利就在造化神蓮旁邊端坐而下。
這一方上品先天靈根想要孕育出蓮臺已沒有可能,這需要龐大的先天造化,而靈根能補全五光石之中的補天神韻,讓鄧嬋玉得一線天命,是造化神蓮最好的歸宿。
也就在鄧嬋玉周身造化神火孕育到極致的時候,阿青眉心之中,亮起了一個深邃的上古神紋。
這紋路之外是深邃的黑色,有一股令人顫栗的煞氣,紋路中央是赤金之色,似孕育著什么上古神火一般。
張吉利暗暗震驚,只怕阿青的道行將成,她的身份不日之后也會浮出水面。
張吉利為兩人護法的同時,也開始運轉玄冥巫法,吸收這先天靈根之中的造化神韻。
以其他造化本源修持玄冥巫法,淬煉自身體魄與道行。
......
黃飛虎作為殷商兩大國柱之一,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黃飛虎少年成名,勇冠三軍,韜略過人,不但在戰場上百戰百勝,并且在官場上官運亨通,三十歲左右就成為武成王,三軍第一統帥。
黃飛虎一家七代仕商,然而在鹿臺建成之后,帝辛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妲己為了討好帝辛,將軒轅墳中的狐妖子孫幻化成仙人模樣,前來赴宴。
宴會上,狐妖們飲酒作樂,不小心露出了本相。這一幕恰好被陪酒的比干看到,比干心中大驚,他深知這些狐妖乃是禍國殃民的妖孽,于是急忙將此事告知了黃飛虎。
于是便發生了黃飛虎火燒軒轅墳,徹底得罪了妲己。妲己將賈氏誆騙至摘星樓,以魅惑之術讓帝辛調戲賈氏,賈氏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毅然從摘星樓跳下,粉骨碎身。
黃飛虎的妹妹黃妃得知嫂子的遭遇后,悲憤交加,趕到摘星樓,怒斥紂王和妲己的惡行,并怒打妲己,然而在混亂之中,黃妃摔下了摘星樓。
黃飛虎得知這一噩耗后,悲痛欲絕,在好友黃明、周紀等人的勸說下,黃飛虎終于下定決心,反出朝歌。
臨走之時,還在午門與帝辛大戰,痛斥帝辛惡行。將帝辛打回午門之后,黃飛虎帶著二位弟弟及三位幼子,點齊一千名家將,出走五關。
就在黃飛虎出走五關之時,北海之中,聞仲終于在北海平復了七十二路諸侯,發兵回朝歌。
......
林潼關白鶯林,一座孤峰之上。
一方道人正在閉目養神。
楊任此刻結了一道玄光降臨,道:“啟稟老師,果真那黃妃與賈氏一死,黃飛虎此刻已反出殷商,正朝臨潼關而來。只是那聞仲已返了朝歌,眼下正朝著黃飛虎追殺而來。”
這道人正是道德真君,只見道德真君道:“這聞仲道術高強,黃飛虎不是對手,此持這混元幡,替黃飛虎掩去行蹤。”
“大善。”
楊任接了混元幡,這才道:“有一事與老師言明,弟子領白鶴師兄法旨,前去三山關外探尋那張吉利。”
“不料此獠在那三山關外龍虎山修得功德藏身,觀看那洞府模樣,先天之氣直撼斗霄,弟子不是對手,便掩了遁光離去。”
“最怪的是此人料事如神,竟能知悉弟子此番入殷商的目的。”
道德真君掐指一算,隨后道:“此人身上似有截教氣運,而且官拜三山關副將,有人間氣運庇佑,自是不能強行為之。”
“你將此間之事如實告知白鶴,自等黃飛虎出走五關之后,此局大勢已成,未來必是封神榜上有名人。”
“謹遵法旨。”
楊任結了一道元光,便離開了這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