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補天奧秘,不周山應龍府

來到了張屠夫的墳前,張吉利發(fā)現(xiàn)墳塋四周并無雜草,顯然有人前來修繕,只怕是鄧嬋玉來過。

張吉利跪倒在地,行了大禮。隨后坐在墳前,給張屠夫一邊倒酒,一邊自斟自飲。

待一壺果子酒飲盡,張吉利這才離開。

不知不覺入了三山關,已來到了總兵府外,守門的兵卒見了張吉利,兩人便走上前來相迎。

其中一個兵卒拱手道:“原來是高人來了,我們兄弟幾人這就去通傳,還請高人稍后。”

張吉利笑道:“貧道并非高人,有勞幾位小哥了。”

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老兵走了出來,道:“當日我在那軍中遠遠見過高人與聞太師并肩而立,那般風姿著實讓人羨慕。”

“高人里面請,鄧元帥有請。”

張吉利跟著這個老兵入了總兵府,片刻之后,便見到鄧九公與鄧秀二人迎了上來。

張吉利微微點頭,道:“張吉利拜見鄧元帥,鄧公子。”

鄧九公朗聲一笑,道:“賢侄不用如此拘禮,快快有請。”

鄧秀抱拳道:“張兄有禮了。”

“哈哈哈!”

張吉利笑道:“多謝鄧元帥。”

入了會客廳,待眾人坐定,鄧九公道:“鬼戎一征有勞賢侄相助,我還心中惦記著要去拜訪賢侄一二,只是最近軍務繁忙,沒想到賢侄已來了府上,今日必然好生招待一番。”

張吉利道:“鄧元帥客氣,小侄此來拜會鄧元帥,一來是瞧瞧禪玉,二來也是拜訪鄧元帥。”

鄧九公道:“賢侄與禪玉自幼修好,這總兵府日后自可隨意進出。”

張吉利笑道:“多謝元帥,小侄有一事相請。”

鄧九公直言道:“賢侄有事盡可說來。”

張吉利點了點頭,道:“小侄在關外修了一座廟宇,意圖鎮(zhèn)壓三山關風水,庇佑四境鄉(xiāng)民風調(diào)雨順。”

“此廟喚作龍女廟,想請元帥點一文牒,上典人皇,正其道統(tǒng)。”

“這是好事,明日我便著手去辦。”

鄧九公道:“早些年我也曾游歷四方,結識了不少仙人,自然也知曉建廟立宇乃賢德所為。聞太師出征北海之前就曾說,賢侄是有大志向之人,特地交代于我,若賢侄愿意,可在三山關領一閑職。”

“賢侄是修道之人,目光長遠,不知道能否看得上我這三山關。”

張吉利聞言語氣一窒,太鸞之請、鄧嬋玉之邀,如今再有鄧九公親自提點,想到若能入三山關,未來修持人道氣運也會方便不少,還可以得人間氣運加持。

張吉利道:“既然得元帥抬愛,小侄卻之不恭。”

“好!”

鄧九公大喜,道:“賢侄是修道之人,不喜拘束,暫且擔任嬋兒的副將你以為如何?日后也能與嬋兒多多親近一些。”

張吉利隱約聽出了鄧九公此言之中的深意,于是道:“這副將之位甚好。”

鄧九公笑道:“嬋兒自幼征戰(zhàn)四方,可畢竟是女兒家,整日在家里舞刀弄槍的也不好,有空你也帶她出去見見這個世界。”

張吉利微微展顏:“禪玉聰慧而且勇武難當,自是一個有福之人。”

鄧秀在一旁莞爾一笑,道:“張兄,家妹正在后院習武,她知道了這個消息肯定歡喜,還是張兄將這個消息親自告訴她吧。”

“好!”

張吉利點了點頭,便朝著后院的演武場之中走去。

鄧九公與鄧秀二人相視一笑。

鄧秀道:“父親能將張兄納入帳下,實在是美事一樁,他與禪玉年齡相仿,父親是不是有意撮合一二。”

鄧九公捋了捋胡須,道:“嬋兒天生英武,一般的兒郎豈能入她的眼。張吉利出身清白,自幼與禪玉相識,若能撮合他們也是美事一樁。”

.....

張吉利來到了后院,鄧嬋玉手中大刀虎虎生風.

見了張吉利到來,鄧嬋玉儼然一笑,一刀便朝著張吉利斬了過來。

張吉利錯身一步,抬手便將她的刀勢給化解。

鄧嬋玉收了刀勢,道:“張大哥,你怎也舍得來看看我。”

張吉利笑道:“南蠻一別,禪玉你功力又見增長。”

兩人就在校場旁邊的青石坐下。

鄧嬋玉手指繞著長發(fā),道:“南蠻一別之后,很少見到阿青來找我了,虧我還給她留了不少吃食,你也總是神出鬼沒。”

張吉利道:“阿青這鬼丫頭最近在忙著干正事。日后只要禪玉需要我,我自然會出現(xiàn)。”

鄧嬋玉看了張吉利一眼,狐疑的問道:“真的嗎?”

張吉利認真的點了點頭,道:“那是自然,況且我已經(jīng)答應了鄧元帥,日后我就是你的副將。”

鄧嬋玉一臉驚喜的看著張吉利,道:“當真?”

張吉利看著鄧嬋玉道:“那自然是真。”

鄧嬋玉難掩臉上欣喜之色,道:“我雖在軍中擔任要職,可并未領兵操練,阿爹將你掛在我?guī)は聭撘彩亲屇泐I一閑差。只不過你肯給阿爹這個面子,我已經(jīng)很開心了。”

看著面前純善可人的鄧嬋玉,張吉利心情大好,張吉利問道:“禪玉,你那一枚五光石可否給我看看?”

鄧嬋玉一聽,便將隨身攜帶的五光石取了出來。

此物自幼便跟隨在她身邊,她能有如今的戰(zhàn)績,與這五光石脫不了干系。

這法寶雖然攻伐之力并不強大,但卻是偷襲的利器,而且能散發(fā)出五彩神光,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而且鄧嬋玉祭出五光石打人,基本上百發(fā)百中,就算是號稱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也在這件法寶下吃了虧。

張吉利法力打入其中,發(fā)現(xiàn)竟有一道難以名狀是神光將張吉利的神念阻隔。

張吉利道:“禪玉,取一滴指尖血給我。”

“好。”

鄧嬋玉用手中之刀一劃,一滴鮮血滴入了五光石之中,五光石當中頓時騰起一陣五彩毫光。

也在這一瞬,張吉利終于察覺到了一線玄機,五光石之中竟有一縷強大的氣運功德。

此刻他幾乎可以斷定,五光石之所以能百發(fā)百中,便是因此寶之中蘊含有強大的氣運與功德之力。

傳聞五光石是女媧娘娘補天之后殘留的五彩石,如今看來確有其事。

那五色毫光正是五彩石獨有的神采,而其中的氣運便是補天氣運,故而五光石本就承載一線造化天機、補天神韻。

張吉利將五光石遞給了鄧嬋玉,隨后道:“這石頭來歷非凡,很有可能是你日后逆天改命的根本,你將其好生收好。”

“好。”

鄧嬋玉認真的點了點頭。

兩人端坐在校場之中,談天說地。

張吉利給她講述了自己修道的一些經(jīng)歷,不知不覺間天色見黑,一直到鄧秀邀請張吉利前去赴宴。

鄧九公宴請軍中重要人物,一一介紹給張吉利認識。

除了大將太鸞之外,還有大將張山、副將孫艷紅,督糧官李錦。

張山擅長使大刀,一手刀法大開大合,是猛將一員。

副將孫艷紅擅長噴火術,李錦則擅長用槍。

酒過三巡,張吉利已與三山關諸將熟悉。

張吉利在南蠻一戰(zhàn)立下不小功勞,也得到了諸將的認可。

一直到深夜這場酒局才算結束。

張吉利也好好的體會了一番人間煙火氣。

離開了三山關之后,張吉利便準備前往不周山。

來到龍女廟之后,張吉利心念一動,龍女廟前青煙一閃敖聽心當即化形而出。

經(jīng)過這幾天的修煉,敖聽心的香火真身明顯已經(jīng)凝實了不少。

敖聽心道:“不知道道兄喚吾所謂何事?”

張吉利道:“隨吾前往不周山之中走一遭。”

“善!”

敖聽心不疑有他,隨著張吉利騰起遁光,兩人朝著海外飛去。

以張吉利玄仙中期的道行,寄托地煞之氣,遁速快到了極致,一個念頭便是千里萬里。

饒是如此,也足足花了半日時間這才出了九州之地。

離開了人族地盤之后,張吉利感覺到天地間的濁氣渾厚了不少,那些深藏在大山之中的孤魂野鬼開始在天地間漫無目的的飄蕩,更有不少兇獸出沒。

這些濁氣便是瘟癀痢疾之氣,當年大禹立下九州之時就曾驅(qū)逐黎庶,將一部分異族趕出了九州,故而九州之外大為不毛之地。

看著這些孤魂野鬼,張吉利知曉地冥陰司一道的完善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不周山是天柱,傳說在西北海的盡頭。當年巫妖大劫之后,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崩塌。

這才有了女媧斬鰲足以立四極,摶土煉補天缺之說。

只是如今的不周山,卻不知道是何等模樣。

敖聽心道:“道兄,這里已經(jīng)到了北海的盡頭,不周山在何處?”

張吉利手中祭出一物,正是那龍珠,隨后道:“俱四海龍王所說,龍族始祖應龍留下了一處洞府在不周山下,這龍珠正是開啟洞府的鑰匙。”

“這一次前方不周山的目的,就是尋找應龍留給龍族的造化。”

張吉利將龍珠遞給了敖聽心。

敖聽心頓時會意,將自己純正的龍元打入其中。

感受到了龍珠當中殘存的意志,敖聽心身形一轉(zhuǎn),化為白龍之身,帶著張吉利朝著西北海的深處飛去。

出了西北海之后,這里似乎已經(jīng)到達了天地的盡頭。

狂風肆虐,嗚嗚咽咽的罡風在漆黑的海面上翻滾,不過張吉利修持天地神煞之氣,這其中的罡風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影響。

足足過了半月之后,兩人終于見到了一線曙光,一座大不可量的巨大天柱出現(xiàn)在了天地的盡頭。

伴隨著兩人落地,張吉利與敖聽心兩人都震驚的看著眼前的一幕,縱然不周山已經(jīng)被撞斷,但以張吉利如今的道行,也看不出其究竟有多么高遠。

敖聽心瞳孔一縮,道:“傳聞不周山乃盤古大神脊梁所化,盤古大神究竟有多么偉大。當年的不周山是洪荒之中有名的洞天福地,也是女媧娘娘與伏羲大圣化形之所,然而自巫妖大戰(zhàn)之后,不周山附近已是滿目瘡痍。”

放眼看去,這一片大陸寸草不生,這一片時空當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衡量的煞氣。

張吉利看著巨大的不周山,內(nèi)心之中竟有一種頂禮膜拜的沖動。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繼承了祝融大神一縷都天神火的原因,對于盤古大神殘余在天地間的威壓,有天生的敬畏與親和。

張吉利朝著不周山躬身一拜,隨后道:“此地荒涼,可能也隱藏著危險,我們還是快些找到應龍前輩的洞府所在。”

“好!”

敖聽心手中托著龍珠,這龍珠散發(fā)出微微光亮,隨后兩人隱藏氣息,朝著不周山下遁去。

片刻之后,張吉利與敖聽心兩人已經(jīng)來到了不周山腳下,不周山的上半截,已經(jīng)被元始天尊煉制成了翻天印,此寶如今就在廣成子手中。

山下散落著無數(shù)巨石,甚至還有一些萬古不化的尸骸,這些都是巫妖大戰(zhàn)慘烈的象征。

根據(jù)龍珠的指引,兩人來到了不周山山腹之中,這里有一道地淵通往不周山深處。

越是靠近不周山腹地,不周山之中的天地威壓越來越強大。這股威壓對于張吉利來說算不得什么,可敖聽心如今法力低微,已經(jīng)是寸步難行。

于是敖聽心化為白龍之身,落入了張吉利袖袍之中。

走了不知道多久,張吉利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音,在前方的地淵之中,見到了一方龍池,龍池之上有一方古樸的石門。

石門當中有一股驚人的寒氣席卷而出,在石門中央描繪著一個圖騰,看似是四條巨龍糾纏在一起。

張吉利手中的龍珠感應到了陣眼所在,隨后竟綻放出一縷清光,融入那圖騰之中。

伴隨著圖騰被點亮,出現(xiàn)了風雨雷電四個符文,也在這個時候張吉利感覺到了時空變化,竟傳送到了一處龐大的地宮之中。

這里的一切都已經(jīng)被冰封,進入這地宮,張吉利便感覺到了徹骨的寒冷。

敖聽心也從張吉利的袖袍之中化形而出,看著四周冰天雪地的場景,敖聽心感慨道:“這里便是龍皇的洞府所在么?”

張吉利點了點頭,道:“應該就是這里,只不過這里似乎被冰封了,這冰并非尋常寒冰,就連元神都能冰凍。”

敖聽心打量著四周的寒冰,道:“這并不是尋常寒冰,而是洪荒四大元靈之一的無極玄冰,代表著水之極致。”

“無極玄冰有凍結時空、寂滅萬物之能,龍皇冰封此處,應該就是為了鎮(zhèn)壓這里的時間。”

張吉利道:“聽心,你可有破解這無極玄冰之法?”

敖聽心搖了搖頭,道:“吾真身并不穩(wěn)固,無法承載無極玄冰之能,只不過這里的時間應該是凝固的,我們可以慢慢煉化。”

“我試試。”

張吉利端坐而下,將都天神火祭出,隨后將全身法力來催動都天神火。

伴隨著都天神火出現(xiàn),四周的無極玄冰竟在這個時候逐漸化散。

一者是火之元素極致,一者是水之極致,

敖聽心看著被煉化的無極寒冰,嘗試著將其納入鬼仙之體當中。

等到張吉利煉化一分,她便吸收這無極玄冰之中的本源一分。

也就在張吉利驅(qū)使都天神火煉化無極玄冰之時,不周山深處,一道渾濁的目光仿佛看透了時空,朝著張吉利所在看了過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台北县| 民县| 宣城市| 上思县| 常宁市| 大方县| 广水市| 田林县| 通海县| 剑阁县| 民乐县| 芮城县| 德江县| 当阳市| 景东| 东台市| 安顺市| 怀化市| 横山县| 临潭县| 云龙县| 临漳县| 尉犁县| 南汇区| 石阡县| 台北县| 榆林市| 千阳县| 阜康市| 广河县| 金川县| 宿州市| 梁河县| 微博| 阿城市| 桐柏县| 类乌齐县| 沈丘县| 靖江市|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