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種田文 得知老人真實身份7
- 快穿芮安帶系統(tǒng)拯救爸爸
- 海鮮自助火鍋
- 1773字
- 2025-05-17 06:30:00
晨光灑在芮安的掌心,銅符溫潤而沉穩(wěn),仿佛藏著千年的秘密。她站在院中,望著遠方仍未散盡的霧氣,耳邊似乎還回響著老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你若真想知道,就去解開那些尚未揭曉的故事。”
“宿主,靈泉壺的能量波動正在持續(xù)增強。”小系的聲音從她腦海里響起,“推測與銅符之間存在某種共鳴機制。”
芮安低頭看著懷中的靈泉壺,壺身上的符文比昨日更為清晰,仿佛被激活了一般,隱隱泛出柔和的金光。她輕輕摩挲著銅符邊緣,目光落在那一道道古老的刻痕上。
“這些符號……”她喃喃自語,“一定有什么聯(lián)系。”
回到屋內,李氏正忙著準備早飯,朱穆誠則坐在門檻上抽著旱煙,神情凝重。顯然,趙德昌的威脅并未真正消退,只是暫時被那位神秘老人震懾住了。
“阿芮,那老丈是誰?”李氏輕聲問,“你怎么好像認識他?”
芮安搖搖頭:“我也不太清楚,但他知道我不是普通人。”
朱穆誠皺眉:“你別惹太多事,咱們的日子才剛安穩(wěn)些。”
“爹,我只是想弄清楚真相。”芮安小聲道,“他給了我這個,也許是我們活下去的關鍵。”
她將銅符放在桌上,陽光透過窗欞斜照在其表面,浮現(xiàn)出一道若隱若現(xiàn)的紋路,宛如活物游動。
李氏看了眼,沒再多問,只是嘆了口氣:“你自己小心。”
清晨微風拂過,帶走了早晨最后一絲寒意。芮安走出家門,懷中銅符貼身放置,腳步堅定地朝村口走去。
集市還未完全熱鬧起來,攤販們正陸續(xù)支起棚子,空氣中飄著熱騰騰的蒸氣和米香。芮安走到一位賣竹編的老伯攤前,乖巧地問道:“老爺爺,您見過這種花紋嗎?”
老伯接過銅符,瞇著眼端詳片刻,忽然神色一變:“這……這像是以前周夫子留下的東西。”
“周夫子?”芮安心頭一跳。
“是啊,就是那個住在東坡山腳的周懷遠。年輕時進過京城,干的是農政司的事兒。后來辭官歸隱,就在這村里教人種地、識字、看古書。”老伯低聲說道,“不過這些年,他幾乎不露面了。”
“他住在哪里?”芮安追問。
“東邊山腳下,靠近那片老梅林的地方。”老伯擺擺手,“不過姑娘,周夫子性子孤傲,不是誰都能見的。”
芮安謝過后,轉身便往東坡方向奔去。
山路青石斑駁,晨霧未散,她沿著蜿蜒小徑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一片幽靜的庭院前。那是一棟古舊木屋,墻角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草藥,門前掛著一塊斑駁的木牌,上書“耕余齋”三字。
她輕輕敲響門環(huán)。
“吱呀——”門緩緩開啟,一個灰袍老者立于門內,正是昨夜救下她們的神秘老人。
“你來了。”他望著芮安,并無驚訝之色。
“您知道我會來?”芮安仰起臉。
“聰明的孩子,總會來找答案。”他側身讓開一步,“進來吧。”
木屋不大,卻井井有條,墻上掛滿了泛黃的古卷和殘破的陶片拓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張老舊的案幾,上面陳列著數(shù)枚與銅符相似的金屬符片,每一塊都刻著不同的符文。
“這些都是……”芮安走近細看,心中猛然一震——那些符文,竟與她在田埂、陶片、藍色野花上看到的圖案一模一樣!
“你已經看到了。”周懷遠緩緩坐下,“也知道它們并非尋常農家能有的知識。”
“您到底是誰?”芮安直視著他,“為什么要幫我?”
老人沉默片刻,輕輕撫摸著手中一本泛黃的典籍:“我曾是朝廷農政司左侍郎,主管天下農務二十年。但當我發(fā)現(xiàn)朝堂之上,皆以權謀為先,不顧百姓生死時,我便辭官歸隱,來到此地。”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但我從未停止研究古代農業(yè)技藝。你所看到的那些符號,是我整理的‘稷文書’殘篇,乃數(shù)百年前一位農學大家所創(chuàng),記載了失傳已久的天人合一之法。”
芮安聽得入神:“所以,您是看出我懂這些符號,才愿意出手相助?”
“不僅如此。”老人抬眸看向她,“你還有一樣東西,是連我都未曾見過的——靈泉壺。”
話音落下,靈泉壺在他注視下微微震動,壺身符文竟如活過來一般流轉閃爍。
“它不該存在于這個時代。”老人眼中閃過一抹驚嘆,“但它選擇了你。”
芮安心頭一顫,她忽然明白,這位老人不僅精通古農術,更是整個世界中極少數(shù)知曉這些失落文明的人之一。
“我想學。”她鄭重其事地說,“我想學會所有關于土地、作物、氣候的知識。”
周懷遠靜靜看著她,良久,終于點頭:“好。”
說罷,他起身走向墻角的柜子,取出一本厚重的冊子,封面上寫著三個古老篆字:
《天工農經》
“這是我的畢生積累。”他將書遞到芮安手中,“你若有心,便從這里開始。”
芮安雙手接過,指尖觸碰書頁的一瞬間,靈泉壺再次劇烈震動,一道金色流光自壺口溢出,在空中劃出奇異的弧線,最終沒入書中一頁。
那頁紙上,赫然浮現(xiàn)一行新字:
【第一章:喚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