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劇本殺(由deepseek參考創作)
- 學霸:從加點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 今嘆昔
- 5513字
- 2025-07-08 07:51:35
劇本名稱:《舊院驚魂:血胭脂》
時代背景:民國末年
核心設定:一座因鬧鬼和詭異命案而廢棄多年的老戲院——“永樂戲院”。十年前,當家花旦“紅牡丹”在演出《牡丹亭》最經典的“離魂”一折時,于眾目睽睽之下在后臺離奇暴斃,死狀凄慘(七竅流血,臉上涂抹的胭脂仿佛被血浸透)。隨后戲院接連發生怪事,最終徹底荒廢。十年后的今日,與當年事件相關的九個人(或其后代/關聯者),因一封神秘邀請函聚集于此,聲稱要揭露真相。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古老的詛咒似乎被喚醒,死亡再次降臨……
人物(4男5女):
1.【陳樹】柳墨塵(男):約40歲。曾是戲院的琴師,紅牡丹的專屬伴奏者,也是她秘密的情人。性格陰郁沉默,對戲院往事諱莫如深。似乎知道一些內情。
2.【冷雨辰】沈默言(男): 35歲左右。身份是報社記者。自稱是來調查戲院鬧鬼傳聞,撰寫報道。眼神銳利,觀察細致,對細節異常敏感。
3.【黃瑞斌】陳阿福(男):50多歲。曾是戲院的雜役,如今看起來落魄潦倒。說話結巴,眼神躲閃,似乎對戲院充滿恐懼。自稱是收到邀請函回來“贖罪”。
4【周威宇】.吳明(男):身份不明,約30歲。沉默寡言,穿著考究但有些不合時宜。自稱是古董商,對戲院的老物件感興趣。行為舉止有些神秘。
5.【許筱瑩】林素素(女):25歲左右。紅牡丹的親生女兒。母親去世時她尚年幼,被遠房親戚收養。性格看似柔弱,但眼神中藏著堅毅和悲傷。此行的目的是弄清母親死亡的真相。
6.【毛如萱】白露(女):28歲。曾是戲院的學徒,紅牡丹的貼身丫鬟。如今是另一個戲班的當家花旦。舉止優雅得體,但談及紅牡丹時神色復雜。聲稱是來悼念故人。
7.【劉晴晴】蘇婉蓉(女):40余歲。曾是戲院老板的小妾,紅牡丹的競爭對手,對紅牡丹的受寵耿耿于懷。如今風韻猶存但略顯刻薄。言語間對紅牡丹的死幸災樂禍,但又難掩恐懼。
8.【冷怡月】小翠(女):20歲出頭。陳阿福的女兒,在戲院長大。性格膽小怯懦,對戲院的環境非常恐懼,緊緊跟在父親身邊。似乎知道一些父親不愿提及的秘密。
9.【王滟芙】趙清漪(女):30歲左右。自稱是醫生,對民俗學感興趣。帶著一個醫療箱,看起來冷靜理性,試圖用科學解釋一切怪現象。但她的冷靜下似乎隱藏著別的目的。
場館環境描寫(永樂戲院):
外觀:一座孤零零矗立在荒郊野外的三層磚木結構建筑,外墻斑駁脫落,爬滿了枯萎的藤蔓。巨大的牌匾“永樂戲院”歪斜著,字跡模糊不清。破敗的大門虛掩著,像一張擇人而噬的嘴。周圍的樹木在狂風中扭曲舞動,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前廳/大堂:積滿厚厚的灰塵,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霉味和腐朽木頭的氣息。曾經華麗的吊燈只剩下扭曲的金屬骨架,蛛網密布。售票窗口破損,露出黑洞洞的內里。幾排殘破的座椅東倒西歪。墻上褪色的海報依稀可見紅牡丹當年的絕代風華,但海報上她的臉似乎被什么污漬(或血跡?)弄臟了。
觀眾席:光線極度昏暗,僅靠幾盞老舊的壁燈發出微弱昏黃的光。木質座椅大多腐朽破損,蒙著厚厚的灰塵和蛛網。巨大的舞臺幕布破敗不堪,布滿污漬和破洞,在穿堂風中微微飄動,如同鬼影。舞臺深處一片漆黑,仿佛通向未知的深淵。偶爾能聽到老鼠在座椅下竄動的聲音,或是木頭不堪重負的“吱呀”聲。
后臺:雜亂不堪,堆放著廢棄的道具(破損的刀槍劍戟、詭異的假人頭、褪色的戲服)、布景板和倒塌的衣架。一面巨大的、布滿裂紋的化妝鏡尤為醒目,鏡面模糊不清,映照出扭曲的人影。化妝臺上散落著干涸的胭脂水粉、斷裂的木梳。一個角落掛著幾件鮮艷但破舊的戲服,其中一件刺眼的紅色戲服(疑似紅牡丹的)格外突兀。通風極差,空氣污濁,混雜著脂粉和鐵銹(血?)的味道。燈光閃爍不定。
二樓包廂:視野較好,但同樣破敗。包廂內的沙發蒙皮破裂,露出里面的填充物。欄桿搖搖欲墜。其中一個包廂(正對舞臺中央的“天字第一號”包廂)的門鎖被破壞,里面似乎發生過打斗,椅子翻倒,地上有深色的污跡。
三樓閣樓/放映室(隱藏區域):樓梯狹窄陡峭,布滿灰塵和雜物。閣樓里堆滿了廢棄的雜物、老膠片盒、損壞的放映設備。角落里有一個被白布覆蓋的、人形的物體(可能是人體模型或舊戲服架子)。一面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褪色的紅牡丹劇照,眼神幽怨。這里異常寒冷,仿佛與世隔絕。一臺老式手搖放映機詭異地對著墻壁。
線索藏匿處與線索內容:
1.紅牡丹化妝臺的暗格(后臺):需要挪開一個沉重的粉盒底座才能發現。
線索內容:一張泛黃的、被血浸染一半的懷孕診斷書(署名模糊,但日期是紅牡丹死前一個月);半張燒焦的當票,典當物品是“翡翠鳳釵”(紅牡丹的標志性頭飾)。
2.“天字第一號”包廂沙發夾縫(二樓):
線索內容:一枚精致的翡翠耳環(與紅牡丹海報上戴的是一對);一張皺巴巴的匿名威脅紙條,寫著“敢說出去,讓你和那賤人一樣下場!”。
3.破舊紅色戲服的內襯口袋(后臺):
線索內容:一小包用油紙包裹的、顏色異常鮮艷的朱砂粉末(摻有劇毒?);一張寫著奇怪符咒的黃紙。
4.老式放映機的膠片盒(三樓閣樓):膠片盒被藏在積滿灰塵的雜物堆深處。
線索內容:一段殘缺的黑白無聲膠片。放映后顯示:紅牡丹在后臺化妝,一個模糊的身影(穿著管家/雜役衣服?)偷偷將一包東西倒入她的水粉盒中;緊接著畫面跳轉到紅牡丹在臺上痛苦掙扎的片段(非常短暫);最后畫面定格在一張扭曲的、充滿怨恨的嬰兒面孔上(一閃而過)。
5.琴盒的夾層(柳墨塵隨身物品,但可能被他人搜身發現):
線索內容:一張紅牡丹抱著嬰兒的模糊照片(嬰兒被打了叉);一封未寄出的信,開頭是“吾愛牡丹”,信中表達了對她懷孕的震驚、恐懼以及對“那個人”的憤怒,提到“必須想辦法...否則我們都完了”。
6.陳阿福破舊外套口袋(可能掉落或被搜出):
線索內容:一串舊鑰匙(能打開戲院一些廢棄房間的門);幾張當鋪的收據(日期在紅牡丹死后不久),當掉了一些金銀首飾(非戲院財產)。
7.小翠隨身攜帶的護身符內(需拆開):
線索內容:一張折疊得很小的出生證明,嬰兒名字被涂黑,母親欄寫著“紅牡丹”,父親欄空白;一個刻著“長命百歲”的粗糙銀鎖片。
8.蘇婉蓉的手提包夾層:
線索內容:一張舊地契復印件(顯示戲院地皮在紅牡丹死后不久被低價轉讓給了一個匿名買家,經手人簽名模糊);一瓶標簽被撕掉的“安神藥水”(有杏仁苦味?)。
9.趙清漪醫療箱底層暗格:
線索內容:一份關于“朱砂混合XX毒素導致急性溶血反應”的醫學報告復印件;一張泛黃的、印有某教會孤兒院抬頭的嬰兒領養登記表(嬰兒特征欄寫著“左肩有紅色胎記”,領養人信息被涂黑)。
10.舞臺地板下松動的木板(舞臺中央):
線索內容:一個褪色的、手工縫制的嬰兒襁褓,里面包裹著一把沾有深褐色污跡的小巧的裁縫剪刀(形狀獨特);幾縷纏繞在剪刀上的、烏黑的長發。
11.人體模型/舊衣架下的地面(三樓閣樓):
線索內容:一個空的小玻璃瓶,標簽寫著“氰化鉀”(劇毒);一張揉成團的紙條,寫著“交易完成,閉緊你的嘴”。
核心劇情與人物秘密:
核心事件(十年前):紅牡丹懷上了戲院老板(已故)的孩子,但老板的正室夫人(蘇婉蓉)及其勢力(管家?)絕不容許。紅牡丹的情人柳墨塵雖然愛她,但也因恐懼和自身利益(可能被威脅)而陷入矛盾。蘇婉蓉買通(或逼迫)了當時在后臺做雜役的陳阿福,讓他在紅牡丹的胭脂(或飲水)中下毒(朱砂混入劇毒)。紅牡丹在演出高潮時毒發身亡,死狀可怖。她死前剛生下不久的孩子(林素素?但時間線需調整,或另一個孩子?)被秘密處理(可能是陳阿福經手,他出于愧疚或恐懼,將孩子送到了孤兒院,即小翠的護身符線索指向的嬰兒)。沈默言(真名可能是當年事件的調查記者或關聯者后代)、吳明(可能是戲院老板的私生子或遺產相關人)、趙清漪(可能是當年孤兒院的醫生或與那個嬰兒有特殊聯系)都帶著各自的目的而來。蘇婉蓉是主謀,柳墨塵知情但未能阻止/懦弱妥協,陳阿福是直接執行者。小翠可能是陳阿福送走嬰兒的見證者或知情人。林素素是紅牡丹的女兒(需設定為紅牡丹死時她已出生,被送走,或死的是另一個孩子?這里需明確:林素素是紅牡丹的女兒,但紅牡丹死時懷的是另一個孩子?或者林素素就是那個嬰兒?)。
人物劇情與秘密(部分關鍵點):
陳樹(柳墨云):深愛紅牡丹,但當年在劉晴晴(蘇婉蓉)的威脅(可能是拿他的前程或生命)下,未能阻止悲劇,甚至可能被迫參與了某些環節(如傳遞毒藥?)。他內心充滿愧疚和痛苦,知道孩子的存在和去向(可能通過王滟芙(趙清漪)的線索聯系起來)。他的目標是贖罪并保護紅牡丹的女兒(許筱瑩(林素素)),同時可能想報復劉晴晴(蘇婉蓉)。他握有劉晴晴(蘇婉蓉)當年指使的證據(如信件殘片)。
冷雨辰(沈默言):并非普通記者。他的父親(或導師)是當年調查紅牡丹案的記者,離奇死亡。他懷疑真相被掩蓋,此行是為了查明父親之死和紅牡丹案的關聯。他掌握了一些當年警方未公開的細節(如毒物類型)。他懷疑在場所有人。
黃瑞斌(陳阿福):當年的下毒者。被劉晴晴(蘇婉蓉)抓住把柄(可能是偷盜戲院財物)逼迫。事后極度恐懼,將紅牡丹的孩子(冷怡月(小翠)的護身符線索指向的嬰兒)偷偷送到了城外的教會孤兒院(王滟芙(趙清漪)線索相關)。他一直活在良心的譴責和害怕被報復的恐懼中。收到邀請函以為是“債主”索命。想保護女兒冷怡月(小翠)。
周威宇(吳明):真實身份是戲院老板流落在外的私生子。他對紅牡丹并無感情,但對戲院的財產(尤其是那塊地皮)有企圖。他調查到當年地皮被蘇婉蓉勾結外人低價侵吞(線索中的地契)。他可能是那個匿名買家或與其有關聯。他的目的是拿回財產或勒索相關人。
許筱瑩(林素素):紅牡丹的親生女兒。當年被遠房親戚收養,對母親之死一直存疑。她暗中調查,找到了當年母親的信物(如半張當票)和知情人(可能聯系過陳阿福或柳墨塵)。她的目的是揭露母親死亡的真相,找到可能存在的弟弟/妹妹(如果設定有另一個孩子)。
毛如萱(白露):紅牡丹的丫鬟/學徒。她目睹了下毒過程(或部分),但因恐懼(劉晴晴(蘇婉蓉)的威脅)而選擇沉默。她可能對陳樹(柳墨云)有單相思,因嫉妒而對紅牡丹的死有過一絲陰暗的想法,但并非兇手。她此行是出于愧疚和不安,也可能想尋求解脫。她掌握著當年后臺的關鍵時間點和人證。
劉晴晴(蘇婉蓉):當年的主謀。因嫉妒和財產(紅牡丹受寵可能威脅她的地位,且懷了老板的孩子)而策劃了謀殺。她利用黃瑞斌(陳阿福)的把柄逼迫其下毒。事后利用戲院老板的死亡和混亂,勾結外人(可能與周威宇(吳明)有關)侵吞了戲院地皮。她冷酷自私,此行是擔心秘密暴露,想確認知情人狀態甚至滅口(攜帶氰化物)。她極度迷信,害怕紅牡丹的冤魂。
冷怡月(小翠):黃瑞斌(陳阿福)的女兒。她小時候在戲院玩耍時,偶然聽到父親醉酒后哭訴關于“下毒”、“孩子”、“對不起紅老板”的片段,并偷偷保留了父親藏起來的嬰兒出生證明和銀鎖片(以為只是護身符)。她對戲院有本能的恐懼,知道父親有可怕的秘密。她的目標是保護父親。
王滟芙(趙清漪):表面是醫生/民俗學者。真實身份是當年那個被送走嬰兒的接生醫生,或是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甚至可能是嬰兒的養姐/養母?她通過醫學報告確認了紅牡丹的死因。她帶著嬰兒的領養記錄(特征:左肩紅色胎記),此行是為了找到那個孩子(可能在林素素或小翠身上?)并弄清其生母死亡的真相。她對毒物非常了解(攜帶氰化物可能是為了防身或研究?)。
恐怖元素設計:
1.環境氛圍:充分利用黑暗、灰塵、蛛網、腐朽的氣息、閃爍的燈光、穿堂風(吹動幕布/戲服)、不明聲響(吱呀聲、滴水聲、若有若無的唱戲聲)。
2.超自然現象(可選,可解釋為人為或心理作用):
化妝鏡中閃過紅牡丹的臉或血淚。
無人彈奏的舊琴突然發出刺耳的音符。
破舊的紅戲服無風自動。
舞臺燈光突然聚焦在某個空座位上。
聞到濃烈的、不合時宜的胭脂香氣。
播放那段詭異膠片時,畫面中嬰兒的臉突然變得清晰并發出刺耳啼哭(音響效果)。
3.驚嚇點:
玩家獨自搜索時,在鏡子、轉角、幕布后突然看到人影(可安排NPC或利用道具)。
觸碰關鍵線索(如紅戲服、嬰兒襁褓)時,燈光驟然熄滅或閃爍。
發現尸體(NPC扮演)時的突然驚嚇(尸體可布置在化妝臺前、舞臺上或“天字第一號”包廂)。
三樓閣樓人體模型白布突然滑落。
游戲流程建議:
1.序幕:玩家在風雨交加中進入破敗的永樂戲院,主持人(DM)渲染恐怖氛圍,分發角色劇本(含個人任務和基本背景)。
2.探索搜證:玩家在限定區域內(如先開放前廳、觀眾席、后臺)進行探索,尋找線索。DM適時加入環境描述和驚嚇點。
3.圓桌討論(第一輪):分享初步線索,自我介紹(部分隱瞞),嘗試建立時間線和人物關系。
4.深入探索(解鎖新區域):隨著劇情推進(如發現關鍵線索或“死亡”發生),解鎖二樓包廂、三樓閣樓等區域,繼續搜證。
5.圓桌討論(多輪):根據新線索進行深入討論、對質、推理。DM引導玩家揭露秘密,制造沖突和猜疑。
6.高潮/指認:所有線索基本明朗,玩家進行最終推理,指認真兇(劉晴晴(蘇婉蓉))和關鍵幫兇(黃瑞斌(陳阿福)),并試圖還原十年前的全部真相(包括孩子的下落、陳樹(柳墨云)的懦弱、毛如萱(白露)的沉默、冷雨辰(沈默言)父親之死的關聯、周威宇(吳明)的財產圖謀、王滟芙(趙清漪)尋人的目的)。
7.結局/演繹:DM根據投票結果和玩家推理還原度,揭示最終真相。可以加入一個戲劇性的結局場景(如真兇試圖逃跑時被“冤魂”索命?或是暴雨中戲院突然起火?),留下恐怖余韻。
主持人(DM)提示:
務必熟悉所有人物背景、線索指向和核心詭計。
掌控節奏,適時推進劇情(如安排“死亡事件”)。
營造氛圍是關鍵!善用燈光、音效(風聲、滴水聲、詭異的戲曲片段、突然的聲響)、語言描述。
引導玩家互動,鼓勵角色扮演和秘密的揭露。
對超自然現象的處理要靈活,可以是真鬧鬼,也可以是人為制造的幻覺或巧合,增加懸疑感。
準備備用方案應對玩家可能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