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余寫成《中國近代史》后,友人以為分量太多,決非中學生所能讀。該書原非為中學生及一般人士而作,顧今供給其需要之史籍,實應參看發表之新史料著作成書,庶可改正昔日相傳之錯誤,及不正確之觀念,而有可讀之信史。近百年來,中國受外影響,政治、社會、經濟、思想之劇變,開從古未有之局勢,非有信史,將不能明了其造成之原因,國內之問題,及國際上所處之地位。此為國民應有之常識,近百年史當足以應此需要。本書之寫成,專為中學生及一般人士之用也。
全書凡二十一章,內容見于目錄,無庸說明,大體上偏重內政。民國以來之史跡,共占四章(第十八至二十一章),篇幅似已稍多,蓋史書異于報章雜志,決不能據之成書。關于此時之重要檔案,多未公布,且史跡尚在演進之中,難于論斷其是非輕重,或免選擇史料偏重之弊。近人編著近百年史,偏重民國以來之史跡,篇幅常占全書之半,殆為舊說所囿,實則歷史并無一定分配篇幅之原則,當視史料之質量及著者之目的而定。書之價值,固非決定于篇幅之分配也。凡此四章,不過說明近時之大事,及國內之問題耳。
全書因敘內政較多,年月沿用舊歷,但為讀者便利之計,附注公歷年月;據著者意見,讀者不記年月則已,記則寧記公歷年月也。
陳恭祿自序于高資寓廬
民國二十四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