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冠字儀武
- 不管了,成漢也是漢,興漢!
- 材官校尉
- 2193字
- 2025-07-19 03:52:25
“阿麟,范太師讓我問你,有沒有中意的字。”
冠禮之日,眨眼便至。
魏晉時期,玄風盛行,五禮的細節多有簡化,但取字一事,卻是慎之又慎。
蓋因“字”比“名”更為常用。
“不知族叔可有字賜下?”
近郊莊園中,劉麟正整理著自己的著裝,準備時辰一到便開始冠禮。
“麒麟者,福德所化,音中律呂,步中規矩,擇土而踐,彬彬然動則有容儀。”
劉玄坐在堂中,像是早就有所準備,自信地說道:“瑞頌有言,麒麟者,一角圓蹄,五蹄允備,武德彰矣,皓精降靈。”
劉麟輕笑,自家這個族叔倒是用心了。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古時字常用來解釋名之內涵。
而自家族叔為了給自己選個合適的“字”,確實翻了不少的文集。
“彬彬然動則有容儀....武德彰矣...”
劉麟默念,眼前一亮:“族叔是想讓我取字...”
“福瑞。”
劉玄自信興奮:“麒麟,福德瑞頌,當然是福瑞了。”
“...”
劉麟滿臉黑線。
“儀武。”
就在劉玄不甘心,還想再爭一爭福瑞時,擊鼓聲從外傳來。
吉時已至。
禮樂漸起。
劉玄連忙起身,快步趕至莊園外,三作揖后,將德隆望重的正賓范長生迎到正廳之中。
爾后,擊鼓聲再起。
劉麟輕嘆一聲,自己這一世的成人之時,終于來了。
于是理了理彩衣,劉麟束發無冠,徐徐向著正廳走去。
等他行至廳前,就見無數賓客圍在周圍,而范長生正笑意盈盈地等在正廳臺階之上。
劉麟止步臺階上,微微低頭。
贊者高聲頌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范長生含笑取過緇布冠,隨著贊者的頌詞,為劉麟初加緇布冠。
劉麟后退一階,系好冠纓,對著范長生一揖。
初加冠,昭示他業已成年,他人不可再以稚童對待劉麟。
爾后,贊者為劉麟卸冠,梳頭束發。
劉麟再次上前垂眸,范長生取冠,為劉麟再加鹿皮玉弁。
贊者高聲頌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劉麟后退兩個臺階,系好冠纓,再對著范長生一揖。
二加冠,昭示劉麟可執干戈,可衛社稷,更可掌一方之殺伐。
爾后,贊者為劉麟卸冠,再次梳頭束發。
如此,再來,范長生為劉麟三加進賢冠。
贊者高聲頌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三加冠,昭示劉麟可參與宗室祭禮,亦可主一方之人事。
隨后,范長生為劉麟敬醴酒,劉麟灑酒敬天,淺嘗一口。
贊者再頌:“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阿麟。”
范長生渾濁的眼珠看向劉麟,似乎是想看透自己的這個弟子:“動有容儀,武德彰矣,吾為君表字,儀武。”
...
暑氣升騰。
冠禮之后,劉麟沒有再耽誤時間,第二日便帶著陳安等人,駕馬趕到了費黑的營寨之中。
“見過劉參軍。”
不等劉麟先行行禮,費黑倒是主動迎到了營門口,先對馬上的劉麟行禮。
“咦欸!費太守可使不得!”
劉麟連忙翻身下馬,扶住了費黑:“麟只是一參軍,費太守才是主帥,如此相迎,豈不是愧煞我也。”
“劉參軍說笑了,參軍乃是安樂公之侄,吾只是一介武夫。”
費黑看上去差不多二十五六,有些微微發胖,但卻不是陳安那種人肉坦克般的發胖,更準確的說是有些發福。
二人寒暄一陣,費黑便將劉麟引入了主帳。
不過費黑沒有和劉麟介紹軍情的意思,只是介紹了幾名隨行的佐官和使臣后,便揮退了眾人。
費黑告知劉麟,大軍明日就要拔營起寨,前往南中。
劉麟加冠后,便可以正式出仕,散騎郎兼領隨軍參軍,就是李雄安排給他的第一個職務。
不是杜勛那種諮議參軍,只是一個掛名的普通參軍。
顯然,劉麟蟄伏的幾年效果非常明顯,李雄已經對劉麟提不起半點希冀了,甚至連個護軍都不想給。
給的這個普通參軍,就是讓劉麟去戰場上見見血,混個資歷好回來結婚而已。
同樣的,費黑也是這樣認定的。
這個硬塞進來的參軍,就是個過來鍍金的士族子弟,幫不上忙就算了,可能還得好吃好喝的供著!
不過,劉麟可不是像他倆這樣想的。
南中,可是劉麟為自己選的出山第一站!
此地懸于巴蜀盆地之南,共有七郡,越嶲郡、朱提郡、牂柯郡、云南郡、建寧郡、興古郡、永昌郡。
與身處這一時代的人不同,從后世穿越而來的劉麟,可是知道這幾個地方有多少令人眼熱的資源可以開發!
而正好,李雄對此地的認知,卻出了偏差。
在他的認知中,就只想著讓這幾個地方安生些,做好自己與東晉的戰略縱深,別隨意縱蠻兵進入巴蜀就可以了。
而劉麟既然要竊國,那這種正在李雄視野盲區里的豐饒之地,他肯定搏上一搏,想辦法納入自己帳下,成為自己的第一塊地盤。
只是南中之地被諸方視為雞肋,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里的開發程度太低了。
他必須要盡可能的,將這七郡的具體開發情況如何,具體權利分布如何分析透徹。
還要想好如何介入大成和蠻夷帥大姓之間的矛盾,這樣才能尋得機會,從中為自己攫取利益!
可是同行的費黑和自己只是第一次見面,而且觀其言行舉止,他對自己并不是那么友好,能從他這借到的力有限。
至于南中本地的一眾大姓夷帥,劉麟更是從未接觸過,況且李叡等人已在反叛的邊緣,自己這個大成的參軍,結交起來怕是頗費工夫。
因此,如今能信得過的只有三個。
一是自己和親衛。
二是提前趕去南中的游子遠。
至于第三,那便是陪在自己的身旁的霍三!
“霍三哥,霍都尉如今身處何地?”
劉麟所說的霍都尉,就是蜀漢霍峻的曾孫,也是送霍三等一眾好手來安樂公府的蜀漢遺臣,霍彪。
“前段時間我們奉郎君之命打探到,霍都尉現在是興古太守,就鎮守在宛溫!”
.
.
PS:因有讀者大大說不喜歡看到正文有注,所以作者以后便將注釋全部放到對應的段評里了,這樣即不會打擾不喜歡注的讀者大大,也可以把事情解釋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