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上,在李承乾的期待當中,在群臣好奇的目光之下,李世民爽朗一笑:
“眾愛卿過譽了,此良言乃昨日張玄素在東宮講《尚書》之時,太子感悟所得?!?
話音落下,原本略顯嘈雜的太極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便是身為太子舅舅的長孫無忌,都一臉震驚的看向李承乾。
不是這些臣子們不相信,而是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太子是什么樣的人,他們都心里有數(shù)。
聰慧嗎,的確是聰慧。
可這番感悟,絕對不是普通的聰慧所能有的。
若是出自儒學大家,亦或是執(zhí)掌朝政十數(shù)年的李世民之口,他們定然不會疑惑。
但這要是出自年紀輕輕的太子之口,那著實令人驚嘆。
面對眾人驚嘆的目光,李承乾一臉矜持的笑了笑。
“若無左庶子悉心教導,本宮絕無此感悟。”
“承蒙諸公夸贊,本宮受之有愧?!?
龍椅之上,李世民見李承乾不驕不躁,還提及教導他的老師張玄素,心下更加滿意。
笑呵呵的說道:“左庶子教導太子有方,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太子也不可因此心生傲慢,今后還需勤學,不得懈怠。日后每逢早朝,來太極殿聽政議事。”
話音落下,朝中文武百官渾身一震,立馬捕捉到了李世民這番話中的深意。
原本只是東宮屬管左庶子的張玄素,因教導太子有方,官拜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這個賞賜倒是合情合理。
可太子從今往后要聽政議事,就非同尋常了。
因為這代表著太子要逐漸掌權了。
如若皇帝老邁,太子聽證議事,百官無可厚非。
畢竟太子聽政議事,古來有之。
總不能真要等登基之后,才開始學習如何治國吧?
可問題就出在如今天子正值壯年,還未至不惑之年。
這就不得不讓他們有所擔憂了。
要知道,歷史上皇帝和太子之間的爭斗已經屢見不鮮了。
一時之間,文武百官們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一個個面面相覷。
值此關頭,長孫無忌上前一步,道:“陛下……”
然而,他話剛一開口,就被李世民打斷了。
“此事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長孫無忌聞言,知曉李世民的決定,只能應諾退下。
其余大臣們見狀,也不再勸諫。
畢竟在這種事情上勸諫天子,無疑是挑撥君王和儲君之間的天家親情。
除了長孫無忌之外,其余人都不好說什么。
即便頭鐵的魏征,也默不作聲。
太子雖然才十六七歲,但早已行了冠禮,如今聽政議事,合情合理合法。
只要李世民愿意,任誰都挑不了他的理。
一味頭鐵,怕是有可能引來禍事。
默默站在旁邊一言不發(fā)的李承乾,直到現(xiàn)在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氣。
今日過后,他聽證議事已成定局。
往后只要不犯什么重大錯誤,前景將一片光明。
雖然不可能達到他父皇登基之前的權勢,那也比歷史上絕大部分的太子都要強上許多。
李世民炫耀完他的好大兒,封賞了張玄素,又宣布了太子聽證議事的決定之后,這才心滿意足的宣布散朝離去。
文武大臣們,也一個個向李承乾行禮告退離宮。
魏征、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則往兩儀殿而去。
大會開完,他們還得和李世民開小會。
……
東宮。
回到承恩殿的李承乾,此時可謂是意氣風發(fā),心情暢快到了極致。
不一會兒,一名宮人進來匯報:“殿下,國子司業(yè)、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在殿外候見?!?
聞言,李承乾心中的暢快欣喜,瞬間壓下去了許多。
在他的幾個老師當中,他最不喜的就是孔穎達、于志寧、張玄素三人。
張玄素喜歡向李世民告狀。
于志寧幾次三番罵他是秦二世。
孔穎達雖然很少告狀,也不會罵他秦二世,但講學卻是眾多老師當中最為嚴厲的。
偏生他又講的十分無趣,令人聽的昏昏欲睡。
李世民給他請了諸多老師,唯一能得他認可和敬重的,唯有之前的太子太師李綱。
可惜李綱幾年前過世了。
這些年來越加頑劣,雖與年齡漸大變的叛逆有關,但若有李綱繼續(xù)教導,想來也會好上不少。
心中思索片刻,李承乾道:“先帶他去偏殿等候,告訴他本宮沐浴一番便來?!?
他決定,還是把李長青喊來上課。
一來孔穎達講學他聽不進去,二來心中認為孔穎達所講之物,于治國無益。
往后他只聽魏征和杜正倫兩人講學,于志寧、張玄素以及孔穎達,都交給李長青來應付。
如此他既能學到治國之要,又能抽出時間多多參與國家政務。
否則每天五個時辰聽講,哪里有空有精力插手政務?
宮人應諾離去之后,李承乾立馬趕去宜春北苑,悄悄的將李長青帶了過來。
……
“孔穎達此人是個老學究,最好應付,卻也最難應付。你若能讓他和張玄素一般,在父皇面前夸贊本宮,本宮重重有賞!”
承恩殿屏風后面,李承乾不斷地交代李長青一些注意事項和細節(jié)。
“殿下放心,草民一定全力以赴,定不負殿下所望?!?
李長青對孔穎達這位唐初大儒,如雷貫耳。
心中對他也十分好奇。
李承乾點點頭,這替身有才華,才短短幾天就讓他名利雙收,更是使得他將太子的權利從東宮向朝堂延伸。
這讓他十分滿意。
“你第一次聽孔穎達講學,為了確保不出紕漏,還是老規(guī)矩,本宮先觀望幾次?!?
“另外,不出意外的話,你要的美人,今晚便能送到宜春北苑。”
李長青聞言,連忙道謝。
心中暗暗期待晚上的美人究竟有多美。
李承乾畢竟是太子,送來的美人總不至于比不上賞碧閣的花魁吧?
“本宮便在此處觀望,你去吧?!?
李承乾揮了揮手,示意李長青出去聽講。
已經換好太子常服的李長青,摘下面具從屏風后走出,來到桌案前坐下后便呼喚宮人進來。
“請右庶子過來講學?!?
宮人領命,不一會兒就將在偏殿等候的孔穎達請了過來。
“臣孔穎達,參見太子殿下。”
剛進承恩殿,孔穎達就恭敬的向李長青行禮。
李長青抬眼望去,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看上去并無身居高官的威嚴,唯有一股濃濃的書生氣撲面而來。
光看外表,就會認為這是一個飽讀詩書之人。
“老師快快請起?!?
正要替李承乾好好表現(xiàn)的李長青趕緊起身,快步走到孔穎達身前,親自將他扶起來。
這禮賢下士的模樣,讓孔穎達大為意外和吃驚。
以往太子殿下雖然也尊敬他,不像對待于志寧、張玄素那般非打即罵,可也從未這般禮賢下士啊。
一時之間,讓他真的相信太子已經改過是非了,不僅老懷寬慰,心中滿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