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我校學子陳卿電影《狩獵》票房超過6000萬,拿下2000年度票房冠軍。”
當陳卿再次回到學校的時候,又發現了一條樸實無華的橫幅。
他就有些哭笑不得,北電也太愛掛橫幅了吧?
自己拿下金棕櫚的橫幅才拿下去沒多久,怎么就又掛了一個?
這條橫幅比之前的金棕櫚橫幅還稍稍設計了一下,“6000萬”和“票房冠軍”兩個詞都比其他字要大一些,還加粗了。
對此陳卿有話說,這哪個設計師設計的,怎么不把“陳卿”兩個字也加粗一下。
這兩個字才是重點啊!
“陳卿實在太厲害了,剛拿完金棕櫚,就又拿了票房冠軍。”
“這可是6000萬啊,實在太恐怖了,只從票房看的話,他比張易某都要厲害吧?”
“何止張易某,如果只看票房,陳凱哥也不如陳卿啊。”
“還有那個馮曉剛,一個獎沒有,硬被吹成和張易某、陳凱哥并列的‘三大導’,全靠賺點票房撐門面了,結果呢,票房也直接被陳卿吊打。”
“這么一看陳卿簡直牛到天上去了,以一己之力鎮壓三大導啊。”
“不說票房,單看拿獎,陳卿也比三大導厲害吧,處女作就能拿下金棕櫚,三大導哪個做到了?”
許許多多的學生在橫幅下面駐足,在議論的熱火朝天的同時,眼神中也全是熾熱。
陳凱哥也好,張易某也好,雖然大名如雷貫耳,但是離他們太遠了,很多人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
但陳卿不一樣,陳卿跟他們在一個學校讀書,是他們身邊的校友,這關系天然的就要近。
以后離開學校了,說一聲跟陳卿是校友,誰不高看一眼?
那些跟陳卿關系好的,能說上話的,這都可以成為吹噓的資本。
“那個金棕櫚大導陳卿知道吧,別看他拍電影這么厲害,當初在學校的時候,經常借我的課堂筆記抄……”
類似的話說出去,豈不是瞬間成為焦點?
“《狩獵》的慶功宴,老師一定要來。”陳卿這次回學校主要是送慶功宴邀請函的,老規矩,第一個“光顧”的,還是老師王流。
“當初你拿著《狩獵》的劇本來到我家,說想拍電影,我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這部電影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王流翻了翻大紅的喜慶帖子,頗為有些感慨的說道。
“離不開老師的支持,要不是老師帶我去青影廠,或許《狩獵》根本就不會誕生。”陳卿說道。
“行了,這種話就不要說了,《狩獵》能成,跟我還真沒太大關系。就算沒有我,青影廠也會跟你合作的,畢竟這本子很好,你又有資金。”王流把邀請函放抽屜里,“陳卿,《入殮師》好好拍,爭取也能像《狩獵》一樣,捧回個大獎回來。”
“我會的,我也希望能再在歐洲三大有所斬獲。”
“你沒有驕傲自滿就好,雖然《狩獵》取得空前成功,但你畢竟只拍了一部電影,距離真正的大導還有些距離。我知道很多人都這么叫你,可你要知道,你其實還不能算大導的。張易某為什么是第一大導,就是因為他有很多優秀作品傍身,你只有再拍出幾部同樣優秀的作品,你大導的地位才能真正被認可。”
“我知道了老師。”
“看見學校的新橫幅了吧?希望明年可以再看見新的。”
“學校領導眼里不是只有大獎嗎,怎么票房也掛?”
“拿了大獎自然要掛,但在校學生拿了票房冠軍,這種亙古未有的事情,不值得一條橫幅嗎?這可不是2000萬、3000萬,這是6000萬!”
慶功宴沒有選擇長城飯店、昆侖飯店這種高檔酒店,而是在中影自己的放映廳,也掛了一個橫幅,上書“電影《狩獵》票房破6000萬暨榮獲金棕櫚大獎慶功宴”。
都過去這么久了,中影的橫幅居然還在提金棕櫚。
不過想想,金棕櫚確實也是一件值得辦慶功宴的事。
王墨鏡的《花樣年華》只拿了一個最佳男主角,回到香江之后便操辦了盛大的慶功宴。
只不過,風頭全被謝霆豐和王飛的“世紀牽手”搶走了。
陳卿記得那張照片,謝霆豐穿著個皮衣,一個大男人,還露著個肚臍,戴著項鏈,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
不過那是他的眼光去看,現在這個時代,謝霆豐那身穿搭可是引得無數人爭相模仿。
《狩獵》的首映禮本來就已經挺盛大了,而慶功宴則是還要盛大三分,可以稱得上一句群星璀璨。
中影的高層來了不止一個,不過陳卿只認識韓三評。
北電方面,謝非、謝小晶、余建宏,以及老師王流,還有北電的名譽院長謝貼驪。
第一導張易某依舊來了,首映禮慶功宴都來,很給陳卿面子。
上次缺席的陳詩人這次到了,穿著一身十分得體的黑色西裝,見了陳卿就攀親戚,一口一個“師弟”。
“師兄,感謝你能來,我一直是《霸王別姬》的忠實影迷。”陳卿還捧了一把陳詩人,“拍的特別好,我非常喜歡。”
結果陳詩人直接來了句:“哦?那你說說,你都喜歡《霸王別姬》什么?”
陳卿:“……”
我就客套客套你聽不出來啊!
張易某和陳詩人其實也可以劃歸為北電一伙兒。
當然,北電人不僅有這些,黃雷、王志紋、姜洪波、顏丹沉、黃小明、陳堃等等一票明星的身影都能看見。
香江灣灣那邊竟然也來了不少人,首先就是才在戛納見過的王墨鏡和梁朝為。
“《狩獵》賣得實在太好了。”王墨鏡很羨慕的對陳卿說道,“我的《花樣年華》能有你一半賣座,不,能有你四分之一,我就心滿意足了。”
“《花樣年華》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票房一定不會差的。”陳卿這話說的就有些違心了,印象中這部大作票房也就1000來萬,這對于在戛納拿了大獎的片子來說,可謂慘不忍睹。
但這并不妨礙《花樣年華》成為一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