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賜婚
- 賜婚后,我助夫君當皇帝
- 清月桃梔
- 2246字
- 2025-05-13 19:17:59
早膳后,母親便安排李嬤嬤帶我去了云香閣休息,這是給我安排的院子。
云香閣里早已布置好,院里甚至種下了幾棵桃樹。
如今初秋,桃花早已凋謝,雖無花,但我見到桃樹便覺得心中歡喜。
我自小便喜愛桃花,登州的桃花遍地都是,每當桃花盛開時,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夫人知曉二小姐喜愛桃花,特意著人尋了桃樹,這可是京中上等的品種,待明年春天,滿院的桃花供小姐看個夠,夫人對小姐是真心好的。”李嬤嬤引著我說道。
院子里恭敬的站著一排下人,這便是安排在云香閣照顧我的。
李嬤嬤指著其中一個鵝黃色裙衫、圓臉的姑娘,“這是紫心,云香閣的大丫鬟,以后便貼身服侍小姐,小姐有事只管吩咐她。”
說罷,李嬤嬤便安排紫心等人為我準備沐浴。
“二小姐,你且先沐浴梳洗一番,待晌午還有貴客要見。”
還未等我問是何人,李嬤嬤就轉身匆匆離去,似是不想與我說太多。
登州距離京城路途很遠,接連的雨天,也確實讓我感到十分疲憊。
我閉眼靠在浴桶邊,任由紫心為我擦洗,這一刻身體好似徹底放松了下來。
十六年來,我一直生活在登州,打小身邊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我也曾想過為何我的父母不來看我,甚至不來與我一起生活呢。
那時,外祖母總是將我抱在腿上,耐心的撫慰我,告訴我,父親在朝只是小官,父親母親生活拮據,不想我跟著他們受苦,所以才讓我生活在登州。
外祖父每日行醫回來后,也時常給我帶回我愛吃的烤紅薯,那時我年幼,有了好吃的便又忘了父親母親這回事。
就這樣在外祖父外祖母的陪伴下,一日一日到了我十六歲這年。
直到今日,我終于回到了這個有父親有母親的家。
我稍稍安了心,期待著今后能同那些孩童一樣與父母一起生活了。
“小姐,醒醒,這樣會著涼的。”
紫心輕輕推了推我,我睜開眼才發現,不知不覺,我竟在浴桶中睡著了。
只好讓紫心扶我起來,為我更衣。
夏家如今不愧是京城中的大戶人家,這衣裙都是上好的浮光錦所制。
看著這名貴的衣裙,我不禁想起了驛館里的那個男子,他穿的也是上好的云錦織,不知他是哪戶人家的公子。
想到此,我又暗自搖了搖頭,罷了,人海茫茫,只不過是浮萍一面而已。
想著李嬤嬤的話,不知晌午有何貴客要見,便起身讓紫心為我梳妝。
紫心手很巧,我本就長得清麗,紫心為我插上金岷點珠桃花簪,顯得我更靈動了。
“笙兒。”聞聲,見母親來了。
我連忙行禮,“見過母親。”
“笙兒,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將你養的極好,如今真是個美人。”
聽到母親這么說,我看向她,母親很美,如今中年,仍風韻猶存。
未等我細想,母親便拉著我坐到圓桌旁,倒了一杯水替到我面前。
“多謝母親。”
自歸家以來這短短幾個時辰,母親的很多舉動都讓我感到溫暖,那是不同于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溫暖。
“笙兒,晌午的時候,會有貴客登門,你今日是第一日歸家,應當去前廳見一見。”
“母親,不知今日是哪位貴客?”
“今日登門的是三皇子,景池淵。”
“三皇子?不知我們家和三皇子是何關系?何事需三皇子親臨?”
“笙兒,你早年不在京城,有些事情你并不知曉。
你父親早年得季國公賞識,未升官之前便立下大功。
季國公向皇上舉薦了你父親,你父親這才在官路上順遂無阻。
近來,皇上不知因何緣由,一道圣旨,賜婚你與三皇子。
皇恩浩蕩,你父親這才馬不停蹄的安排了李嬤嬤到登州去接你。”
“什么?”我十分震驚,我第一日歸家,沒想到竟已定下婚約。
“母親,為何早前沒有書信與我,一路之上,也從未聽李嬤嬤提起啊。”
“笙兒,你莫怪母親,這十幾年沒有將你養育在身邊,父親和母親對你虧欠良多。
賜婚一事,事關重大,怕你一時接受不了,才對你隱瞞至今。”
說罷,母親拉起我的手,緊緊的握著。
“笙兒,三皇子他是權勢貴人,絕對是良配,他日你嫁給三皇子,便是三皇子妃,到時候是無盡的榮華富貴。”
如今到了我這個年紀,嫁人無可厚非,只是我滿心歡喜的歸家,十幾年來渴望的親情,確是因為一道圣旨。
倘若沒有這賜婚,父親母親可會將我接回家?
我閉了閉眼,兩行淚潸然落下。
許是見我落淚,母親抱了抱我。
“笙兒,你我母女十幾年骨肉分離,母親也舍不得你啊。
你不要擔心,待嫁了三皇子之后,也是住在京中的,母親自會常去看望你,你也是能時常回家的。”
我自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況是皇上賜婚,如何能拒啊。
只是,我還是有些不甘心。
我良久未語,母親似乎有些著急。
“笙兒,如今你若不嫁,便是抗旨,抗旨的后果我們夏家承擔不起啊。
你想想遠在登州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他們年紀大了,本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你忍心讓他們為此葬送性命嗎?
笙兒,你放心,待你出嫁,母親一定為你準備豐厚的嫁妝,絕不委屈你。”
母親的話讓我一怔,母親怎么能……怎么能用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性命威脅與我呢。
母親的話猶如一根刺扎在我心上,短短幾個時辰,歸家的喜悅在此刻化為烏有。
我初入京城,孤身一人,原以為父親和母親會是我的依靠。
可是想來誰的父母會十幾年不養育子女,也不聞不問呢。
恐怕今后在這京城中要靠自己才能安身立命了。
“外祖父和外祖母養育我十六年,我斷然是不能讓他們因為我而出事,母親,我嫁就是了。”
原來,這就是李嬤嬤口中所說的大事。
晌午,我并未見到三皇子。
只是宮中的王公公帶人將聘禮和聘書送到,只道是三皇子近日身體不適,不宜前來,而聘書所載的大婚之日是明年三月初九。
聘禮足足裝了五十箱,箱中裝的皆是奇珍異寶。我想應是父親在朝中得皇上青睞的緣故吧。
臨走前,王公公特意見了我,說是替三皇子看看。
并將一枚刻有桃花的玉佩轉交給我,交代是三皇子因今日無法前來,故贈這枚玉佩已表對我的一絲歉意。
我拿著這枚玉佩,看了良久。
竟是桃花……
翻過玉佩,玉佩的背面刻了一個字“淵”。
指腹細細撫過,我從未見過三皇子,不知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