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以不變應萬變
往日,佛學導師可沒教過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咋處理呀?
實際上,佛學導師只是起到引導佛弟子的作用。而不是什么事都得教佛弟子們。
什么事都要教,那導師還不得累死?
佛學導師不是奶娃的寶媽、不是帶小孩的保姆、更不是護理老人的護工。
他們只是領航者。
他們是航海的燈塔,不是載人的舟。
就像有人報名去駕校練車一樣,教練只是教你怎么開車。而究竟應該怎么樣開,還得是你自己上手。
你若不去練,教練說破嘴也沒用。
因此,俗世人都認為是導師們金口難開。
且,悟性強的弟子,根本就不需要導師多指點。
悟性強者,能夠舉一反三,能夠觸類旁通。甚至是能夠無師自通。
鳳朝陽緊張之際,心中不期然地默念起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念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是鳳朝陽的應急反應。
是下意識地在心底深處念。根本無需作它想。
這是刻在鳳朝陽靈魂深處的應急反應。
突然,福至心靈。
鳳朝陽想到釋迦牟尼佛在成道前夕,坐在菩提樹下悟道,被魔鬼重重包圍時的緊急關頭,那時的釋迦牟尼佛,還未成佛。
他是一位太子,名字叫做悉達多。
悉達多太子那時是以不變應萬變。
悉達多太子就那樣坐在那里,如如不動。
悉達多太子就是在心底深處,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然后,眾魔鬼見嚇唬不到悉達多太子,所以眾魔才悻悻地離去。
那么,自己何不學釋佛那般,以不變應萬變呢?鳳朝陽想道。
一瞬間,鳳朝陽就學起了釋佛,雙眼低垂,心無旁騖地在心底稱念起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四周靜了下來。
鳳朝陽一心一意地默念著。
耳旁外,再無任何聲響。
她也不知道眼前站著的那只鬼走了沒?
她也沒心思管那只鬼,一直在一門心思地默默稱念著。
不知何時,鳳朝陽竟然就那樣坐著睡了過去。
等到她再次睜開眼時,天光已大亮。
新的一天到來啦!
咦?
昨晚站在自己跟前的那只鬼呢?
鬼哪里去了?
鳳朝陽慢慢伸開雙腿,眼目四望,哪里還有鬼的影子?
連鬼存在過的痕跡都沒看見。
昨天過去了,真是有驚無險。值得高興!
鳳朝陽興奮地輕輕拍打著雙腿。
過了好幾分鐘,待雙腿活動自如后,鳳朝陽一個蹦噠,跳了起來。
本來,禪坐之后,是不能蹦噠著起身的??赡筒蛔⌒牡椎南矏傊榘。?
其實,鳳朝陽不知道,昨晚站在她跟前的那只鬼,是她的導師特意用道法差遣過來的。
目的是試一試鳳朝陽的功夫怎么樣?
白天時,導師在鳳朝陽下車后,他并未和自己的那個開車的侍者絕塵而去。而是吩咐侍者,把車開到山的另一面,停了下來。
導師在死亡萬人坑的另一面進去山中。
導師親自布置的考題,他當然要對自己弟子出外考試的安全負責了。
否則,他又何以能成為佛學導師?!
只是,他不會輕易地把想法和做法對弟子們和盤托出。
因此,作為弟子的永遠猜不透師父的心思與用意。
當然,弟子們也不會刻意地去猜。
一切,隨緣而行。
但是有一種情況不一樣。
那就是,除非此弟子的修行功力與師父齊平,或是超過了其師。
那么,做弟子的就能知曉師父的一切言與行,思與想。
再就是,做弟子的修煉出了“他心通”,也能知曉師父的一切。
他心通,是修行人的一種神通。是指修行人修到一定境界,其神智與心識都高于常人。自然而然地就能夠知曉別人心中的念頭。
此種神通,在俗世中叫“讀心術”。
有讀心術的人,俗界稱其為擁有特意功能。
實際上,不論何種特意功能,只要用心修煉,都能夠達到。
但是其功力層次不同而已。
功力強勁者,距離遠也能夠知曉他人心中所思所想。
功力弱小者,只能知曉近距離他人心中的所思所想。
鳳朝陽的功夫當然沒有導師的強。她更沒有“他心通”的神通。
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導師就呆在她對面山的隱蔽處。
導師對于此地萬亡萬人坑,十分熟悉。
他曾在這死亡萬人坑里閉關,整整三年。后成功出關。
導師三更半夜起來,差遣一只鬼來騷擾和嚇唬鳳朝陽。
這樣,可試出鳳朝陽的定力幾成?
可試出鳳朝陽的膽量幾許?
可試出鳳朝陽應變危險事物的能力究竟有幾分?
自然,這深更半夜,鳳朝陽萬一遇到什么危險,她自個實在是解決不了的,那么導師就會挺身地出去救她。
反正,導師把鳳朝陽安全地帶出來,也會負責任地把鳳朝陽安全地帶回去。
可鳳朝陽不明實情??!
那么黑的夜晚,她都不知四處還隱藏著多少厲鬼惡魂?
她當然是嚇得渾身哆嗦!就差沒尿褲子了。
該死的是,她嚇得連打哆嗦都不敢抖!
還有比這更憋屈的嗎?
幸好鳳朝陽昨晚及時學著釋佛樣,以不變應萬變而安然度過。
不過,心底怕歸怕,鳳朝陽還不到怕得非要逃跑的境地。
因為那時,她在內心里有一種直覺,覺得導師一定不會不管自己在死亡萬人坑的死活的、導師一定會在她處于最危機的關頭救她的!
這是修行人之間的一種相互信任的感覺。
這種相互信任,無需說出來。而是,所有的修行人內心都是慈悲的、善良的。
既是慈悲善良的人,哪里會任由他人的生與死在自己眼前劃過而不理不踩呢?
很多事,根本就不用導師說,她就能感覺到。
這,就是修道之人的悟性。
并且,是逆境,自己又何必拒絕呢?
是逆境,自己就要面對。
萬般逆境,自我處理。
何況,考取佛學博士的學位,也確實算不得是什么逆境!
逆境是最殊勝的消業機會,自己為什么要逃避呢?
為什么不敢面對呢?
對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有磨難、坎坷、挫折是好事。
從世間的角度來說,這是自己成功的基礎和助緣。
從修行的角度來講,這是幫自己消業、還債的機會。
想通了此般,鳳朝陽在這個死亡萬人坑的第二天,高高興興地在坑內呆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