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藝表演
- 前世今生:夢境亦或現實
- 霖玲00
- 2380字
- 2025-06-12 19:58:31
——次日,凌晨六點過。
紀心月被吵醒,看向窗外,天還黑黢黢一片,只聽班上其他宿舍的女生陸續過來,討論怎么扎表演的發型。
紀心月洗漱好后無精打采地靠在下床的欄桿旁,連打好幾個哈欠,只感覺自己的眼睛睜不開。
“你的眼睛好腫哦,心月,你怎么了?”
徐婉好奇地詢問道。其他人應聲看過來,看笑話似地瞥了一眼又各忙各的,紀心月嗓子嘶啞道:
“昨晚沒睡好,謝謝關心。”
紀心月勉強笑著回應道。
“我來幫你編頭發吧,先在這里練一下手再去幫別人編。”
徐婉邊說邊幫紀心月弄發型。好幾次徐婉使勁扯著紀心月的頭發,但紀心月忍痛不敢發出聲,不然沒人幫她弄,更何況她現在只想睡覺。
“紀心月,你這條項鏈好特別啊,從哪兒買的啊?”
徐婉好奇的詢問道。
“我不知道,從小就戴起了。”
“那你可以借我戴幾天嗎?我真的好喜歡你這個項鏈。”
紀心月不太想給,但徐婉都已經幫她編頭發了,拒絕她不太好,也不想把關系搞僵,于是猶猶豫豫的說:
“那好吧……”
比賽前,紀心月無意間瞥見頭頂有一片云以比較快的速度翻卷流動著,一開始看不出是什么形狀,只見隱約有彩虹的顏色,這讓來了興趣,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
云團漸漸傳來,當晨光越過山頂照耀大地之際,云團變幻成一片羽毛,洇染著一層鵝黃色。
見這情形,紀念月不在內心贊嘆起來,[哇哦,這就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吧!]比賽完吃過午飯,紀心月想著沒事隨便轉轉,放輕一下心情。
正值暮秋之際,秋風慢慢,暖陽亦漫漫。只見秋風起,榆花飛,洋洋灑灑,漫無邊際。拂過紀心月身旁,似一群小花仙玩鬧嬉笑。
走到樓梯轉角,教學樓的構造剛好將像畫框般將美景框起來。紀心月不禁嘆聞贊:真是“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的畫卷啊。
在經過教室走廊之際,看見前面站了很多人,哄鬧聲一片。紀心月也往人堆里湊過去。
只見一個伶牙俐齒的女生正推搡著一個又丑、又黑,看上去老實好欺負的女生,一邊責罵那個女生一邊把她手里的東西搶過來砸在地上。
紀心月看不懂什么情況,便詢問旁邊的人發生了什么,
“聽她們說那個女生偷別人的東西被抓到,哈哈哈,真活該被罵,這種人。”
那個人嘲諷道。紀心月內心感到不理解,于是默默地走開了,繼續欣賞自然美景。當她走到操場上時,突然一個女孩從后面拍了拍她的背:
“嘿你叫什么名字?”
紀心愣了一下,轉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被斥責的女生。隨即反應過來:
“我叫紀心月,你呢?”
“我是黃永菊,很高興認識你。”
那個女生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露出一排上牙,皮膚黝黑。
“我剛才看到你在走廊上,跟她們發生爭執,聽說你偷了別人的東西?”
紀心月直率地問道。
“沒有,我沒有偷,那個護手霜是我剛從超市買的,她們就把我的東西搶了……”
黃永菊一臉無辜又委屈地訴說著。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誤會你了,她們那樣做也太過分了。”
紀心月相信了黃永菊的話,于是氣憤地說道。
黃永菊一下子挽著紀心月的胳膊并排走著,紀心月先是震驚了一下,隨后又笑了一下,很快便走到宿舍,黃永菊在一樓不舍地與紀心月道別。
走到四樓,紀心月偶然間聽到宿管和其他女生的談話,
“娘娘,你要把這套被子送給誰啊?”
一個學生好奇地問道。紀心月也好奇地停下了腳步,通過門縫往里探了探頭。
“一樓那個女生是沒錢輟學,現在被勸回來讀書的。聽說她也是可憐的很,媽跑掉,爹也不管事,屋頭還有幾姊妹,連套完整的被子都買不起!我想到這點也有多的被褥,就拿送她。”
“娘娘,你也太善良了吧!”
那個女生夸贊道,旁邊的女生也紛紛附和。
紀心月一聽到這,就想到了剛才那個女生,一方面泛起同情心,另一方面對宿管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下午最后一輪比賽,每個人都很努力地唱,班主任招架不住學生的熱情邀請,也跟著上臺跟唱。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以獲勝第三名為比賽換了個圓圈。
歌詠比賽結束后,紀心月走在去食堂的路上,黃永菊不知從哪兒拿出來,挽著紀心月的胳膊,拿著飯盒,也跟著去食堂。
只見她一路上笑嘻嘻地,像似找到了一個好朋友而控制不住地傻樂,紀心月尷尬地問道:
“你家是哪里的啊?”
“我在獨山啊邊。”
黃永菊一邊笑一邊回答道。紀心月突然想起來以往老班跟她們擺的內容,說那邊窮山惡水出刁民,但看她傻傻的,會有多少心機呢。
隨后紀心月問了她關于學習方面的問題,結果黃永菊支支吾吾的,也不知她在說什么,可能是她并不懂這些吧,紀心月便扯開話題,與她約好周末一起去玩。
飯后,兩人一起走到寢室一樓,問了寢室號便分別。回到宿舍,紀心月內心的同情不斷涌現:
[被追回來讀書,家里人不給錢,沒有被子,衣服也是又臟又破,腦子也還有點問題,來了學校還不是被人欺負。覺她跟我有共同點,明明我們都沒做錯什么,卻被這個世界鋒針對。]
輾轉反側難以成眠,黃永菊的事情讓她想起了陳志,一個智力方面有點問題,穿著臟破的男生。但他上課認真,平時也循規蹈矩的,安分守己。
可能他知道自己跟正常同齡小朋友不一樣,于是變得敏感害羞,不敢跟別人交流。
令紀心月難以忘懷的情景是,在趕集的那天,她去上課得比較早,還是晨霧朦朧,街上稀稀疏疏地有人擺攤。
有個臉滿滄桑的婦人拉著板車艱難地爬陡坡,一車上裝滿了自家種的蔬菜,后面一個穿著臟校服的男孩推著車,定睛一看,原是滿頭大汗的陳志。
紀心月駐足觀望,直到他們把車推到平路上,陳志才用袖子擦了擦汗。紀心月默默轉身,看到這種場景,她內心五味雜陳。
在這個年紀的孩子大多養尊處優,生活只有學習與玩樂,而他的智力還不到八歲,便已經學會分擔起家中的責任。
走進學校,看到那展示欄上的“優秀三好學生 ”就感到很諷刺,當中一些人不過是成績優秀,跟老師同學的關系好罷了,又何嘗真正體驗過別人吃過的苦。
[人生來并不平等,我們也不需去羨慕他人,抱怨現世,而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當你站在一樓的鬧市,眼前滿是喧囂;當你爬到高樓,青山綠水藍天盡收眼底。]
紀心月當時在心中感慨道,[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我能做的就是為他發聲。]紀心暗自思忖,決定將“狗仗人勢”作為日記標題,并曝光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