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山中有獸,擇一而斬
- 神話職業:從捕蛇人開始
- 不系往來舟
- 2394字
- 2025-06-16 23:50:44
老驢緩緩踱步,車后卷起一縷細塵,咯吱聲中,兩人并肩坐于草席上,間隔著一只舊麻袋。
車頂覆著油布,陽光透下斑駁光點,落在趙彪肩頭,也落在林秋手中的布囊上。
林秋目不斜視,背靠行囊,指腹輕觸著內衣夾層中包裹妥帖的銀子,那是他此行的全部本錢。
趙彪身形寬厚,坐姿隨意,卻緊握著肩帶上的包裹,一只手始終壓著包底某處,看似隨意,實則戒備。
兩人都不是多話之人,寒暄幾句后,便陷入了短暫沉默。
林秋垂眼,望著自己衣擺上的一點干土,心中暗自掂量。
趙彪……沉默寡言,力氣極大。昨日打獵,他出手不多,卻從未出錯,是個識分寸、肯下死手的角色。這樣的人,不像是單純混口飯吃的。
而今卻要出鎮,且身邊帶著的,不只是干糧。
“像是……也帶著不小的數目。”他心里一動,眉頭輕斂。
似乎不止他一人看中了那條道。
但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不問,趙彪也不說。兩人皆裝作什么都不知,坐在同一輛驢車上,卻各自心思打著結。
老驢車緩緩前行,很快到了鎮口,這里有官差例行盤問,卻并未節外生枝,于是驢車兩側林木漸疏,前方漸開一段官道。
大沅王朝有令:賤籍、雜戶、乞丐等身份者不得擅離籍地出城出鎮。按律,一旦擅自離境,便屬越界逃散,可拘可笞。
可這律條,如今多半成了紙上規矩。亂世當前,流民四散,賊寇蜂起,誰還管得了那么細?
若有人攔查,只需塞一文二文,或是干脆裝個腳戶護工身份,便能一路通行。
林秋已經打聽過路線,驢車主也知行規,一路送貨至府西水陽集,途中順路繞入西嶺山腳,那清微觀,便在望中。
“希望能快去快回。”他內心暗道,但卻清楚,若真如鄭掌柜所言,清微觀不同尋常,這趟行程,并不可能一日而回。
此番外出,少則三五日,多則半月。
于是,天還未亮透時,他在家中書桌上留了張小字條,言語不多,只說這幾日有事外出,路上多為山道,不便折回,叫娘不必掛懷,家中銀子已置妥,備糧充足。
又留了些銀子壓在字條下,添了兩包干糧,柴火水缸皆已備好,只待母親醒來時,一一查看。
至于灰子,他也未帶走。
那狗如今已訓得規矩,耳聰目明,林秋已教會它守門識聲、夜鳴警院的本事,雖年幼,卻頗為機敏,是難得的護家之犬。將它留下,便多一重守護。
而在出門后,他也特意去了一趟李獵戶家。
那獵戶老粗人一個,卻在他眼里算得上實誠可靠。
林秋托他這幾日里,若有空便上門探一探,別讓屋子太靜。
李獵戶聽罷一愣,問他要去哪兒,他只是笑了笑:“跑個山腳的買賣罷了。”
“娘或許會擔心,但應當無礙。世道艱難,這年景下,總有許多事,容不得處處周全、事事安穩。”
林秋坐在車上,望著驢車外晨光熹微的山道,輕輕攥緊懷中銀囊。
驢車緩緩駛過碎石土路,吱呀作響,晨光一點點鋪滿車轍間的青灰。
沿路村野凋敝,田畦已荒,偶見柴門殘瓦,有孩童赤足追犬,婦人倚門望煙,盡顯頹色。
行至一個時辰,道旁有一行身影突兀而現,披發赤足,形容枯槁,攔道而立。
車夫面色一變,低聲罵了句:“怎么又是這些逃戶。”
林秋抬眼望去,那幾人衣衫破爛,瘦骨嶙峋,竟是餓得眼帶青光。
有人悄聲道:“給口吃的也成。”
車夫嘆了口氣,從車側拽出幾塊干糧,朝地上一扔,那幾人如狼搶食,頃刻便縮入山林。
“年景太苦,”他搖頭,“這種人,餓紅眼了,連官都不敢管。”
直至午后,遠處山影橫陳,一座青灰古鎮隱約可見。
“前頭便是西嶺山腳下的鎮子”車夫拍了拍韁繩,“你要下車,在此便是。”
林秋點點頭,從懷中取出一小錠銀子與些散碎銅錢,遞與對方:“這點作車費,多出的,就權當謝你。”
車夫一怔,隨即咧嘴笑道:“如今還有你這樣識禮數的后生?這路上多是混飯的,你算好的。”
林秋不再言語,背起包袱,拎緊水囊,邁步下車。
初踏這小鎮,山氣潮潤,街頭店鋪雖簡,卻尚算齊全,人來人往,多是香客、商販、送貨腳夫。
他甫一立足,便悄然調動【聞氣】技能,鼻息微張,山風夾帶草葉石腥,忽有一道極淡極輕的人氣味尾隨而至。
腳步一頓,緩緩轉身,果不其然,那熟悉的高壯身影正自街角緩步走來,肩負包袱,目光沉定。
趙彪。
對方似也察覺,朝他輕點下巴,相視一笑,皆未出聲。
一瞬間,兩人心中皆明:對方都是為了清微觀而來。
兩人并未出聲,轉過街角,一路沿著石板路向山門方向走去。
小鎮不大,道路狹窄彎曲,街邊多是面朝山的木屋和粗石壘成的鋪子,偶有香客提香而行。
林秋環顧四周,心中悄然判斷地勢,推測道觀所在高處。
山道盡頭,一座灰青色的石坊立于山口,上刻“西嶺山”三字,邊角風蝕斑駁,坊后便是盤山石階。
方欲上前,卻被一名中年男子攔下,身穿短褐,滿臉風塵氣息。
“你們是做甚的?”男子上下打量一番,眼神并不客氣,“清微觀所在山上,香火路止于此。沒請柬,不許私登。”
林秋一拱手,語氣溫和:“我們是打聽過來的,聽聞清微觀收學徒,也許外客入門?”
“哦?學徒?”那人皺了皺眉,“上山尋道的,這些年多了去。可如今世道亂,山里也不比從前,前幾日才出事,道上人設了規矩,陌客不得擅入。”
“那……”趙彪插口,“該怎么個規矩?”
那人朝路邊一石亭指了指:“觀外落腳處就在那邊,自個去問守山弟子。”
林秋略一點頭,趙彪也未出聲。
兩人順道而行,入亭見到一名灰衣青年,眉目清冷,腰間懸著木牌。
他遠遠就望見兩人靠近,眼神微瞇,放下手中竹簡,起身相迎,卻并未表現出多少熱情。
“可是來投觀的?”
林秋與趙彪一前一后行禮:“正是。”
那灰衣弟子掃了他們一眼,似是早已習慣:“近來來投門的多,卻不是什么人都能留得下的。”
“我們明白。”林秋開口,“十兩銀子是入門例資,我們已備下。”
那人點了點頭,目光卻仍未移開:“規矩是規矩,但觀中另有一條:銀子可交,身也得看。”
“哦?”林秋眉頭一動。
“清微觀雖收外門,卻不納無根之人。”
“你們兩個,一個年紀輕輕,一個帶著汗血氣,想來也都不是空手上山的閑人。”
“山中近月妖動不斷,道中師兄便下令:新入之人,須先過一試,方許入觀。”
林秋面上不動聲色:“不知此試為何?”
那守山弟子抬手一指前方山林:“獵一道獸。”
“山中有雉、有麂、有蛇,擇一而斬。以證身上所載,非是偷搶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