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好熟悉的味道
- 八零空間通現代,帶全家一夜暴富
- 秋天的信
- 2150字
- 2025-05-24 12:00:00
這話程順意不太贊同。
但他不是愚孝的人,一連2天3個孩子都差點兒發生意外,若不是幸運逃過一劫,他根本不敢想象這樣的后果,他能否承擔的起。
“總之別讓自己受委屈,遇到不對的趕緊跑,自己的命才是最緊要的,爸不支持你們主動惹事兒,但惹了事兒也別怕,爸給你們撐腰。”
完全沒想到程順意會是這樣的態度,心中的忐忑瞬間煙消云散。
可程寶珍的臉是真的腫,“媽,臉好疼。”
“哎呀,別真打出問題了,我先帶你去衛生院看看,若不行,明個兒再上鎮上的醫院看看。”許紅霞抱起程寶珍就要走,臨了還不忘交代一句,“寶珠,你和寶俊在家做飯,順道再煮幾個雞蛋,留一個給你妹敷臉就成,其它的你來安排。”
“好的媽。”
目送父母離開,程寶珠回房拿食材。
程寶俊連忙跟上,“姐,咱晚上吃啥呀。”
“爸從鎮上帶了肉和面粉回來,先用肥肉練油,再用油渣拌白菜包餃子吃,但在此之前,你先將身上的泥洗干凈了再過來,別到時都掉餃子里了。”
程寶珠的嫌棄他半點兒看不到,聽到餃子他瞬間樂開了花,“姐,自打從那邊搬出來,這日子可真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
‘啪’
剛一回家,程倩男就挨了程老太一記結實耳光,“讓你在外頭護著你弟弟,你就是這么護著的?”
“奶,我沒讓弟弟受委屈,我幫著一起欺負寶俊了。”程倩男擦掉嘴角的鮮血委屈的說。
“我說的是這個嗎?剛才程寶珠打你弟時你為什么不攔著,還讓你弟給你出頭,你算什么東西,可真有本事啊。”程老太上手就是一頓掐,偏程倩男還不敢躲,因為只要躲了,迎接她的將是更激烈的狂風暴雨。
可明明這些委屈,從前都是程家二房受的。
“程寶珠,程寶俊,程寶珍,你們給我等著。”
“老娘的搟面杖呢?”
程老太連連嚎叫著,至于搟面杖——
“嗯,實心的,生火用正正好,燒的還久。”
看著已經冒火星兒的搟面杖,程寶俊問,“姐,你不怕奶過來要啊。”
“要什么?我還沒找他們賠那些踩爛的泥鰍呢。”
一想到能拿去后世換錢,程寶珠的心那叫一個疼。
“狗東西,遲早讓你們得到應有的報應。”
油渣炸好,程寶珠巴拉了一大半倒進白菜里,又留了一小半撒了些糖遞給了程寶俊。
“拿去吃吧,吃完了跟我一起包餃子。”
程寶俊笑的牙不見眼,他不吃獨食,第一口遞到了程寶珠嘴邊,“姐,您也吃。”
父母回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和諧的一幕,許紅霞幾乎要氣笑,“你這倆孩子,偷吃還能被我們當場逮著,真行啊。”
被調侃,程寶俊有些紅了臉,“媽也吃。”
“媽不吃,喂你妹吧。”
程寶珍嘴一張,一大塊豬油渣就塞進了她的嘴里,她捂著臉嘎巴嘎巴的嚼,好像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沒事兒,就是打腫了,牙后期能長出來,醫生擔心腫太狠了晚上會發燒,給她開了消炎藥。”
一想到自個閨女受的委屈,許紅霞難受的緊,“這倆狗玩意兒徹底養廢了,可憑什么就打咱家孩子,關鍵還有臉上門訛錢,剛才就該一起去衛生院,讓醫生看看究竟是誰的傷更重。”
“不用生氣,我剛不打回去了嗎?而且就以這倆貨的秉性不可能不惹事兒,以后再收拾回去也一樣。”
-
翌日。
天天剛蒙蒙亮,一家三口再次出了門。
程順意去鎮上收尾拿工錢,程寶珠母女倆從李嬸那拿到豆腐后順勢改了個刀,避開會搶人家位置的風險后,這才慢慢悠悠的去到了集市。
集市人山人海,不需要他們吆喝自然就有人圍了上來。
“這是老豆腐吧,怎么賣的啊。”
“3塊錢一塊,每塊半斤。”
“行,給我來一斤,碼在哪兒啊。”
許紅霞聽不懂,程寶珠也不是很懂,但想到李蕭提過的支付寶和微信,她道:“不好意思,是要用支付寶和微信嗎?我們沒有,只收現金。”
這就有些尷尬了。
因為現在的人出門,根本沒有帶錢的習慣。
“沒碼你們做什么生意啊,我好些年沒摸過現金了,上哪兒給你們弄錢呢?”
“抱歉,我們第一天擺攤,不知道做不做的下去呢,就想試一下。”程寶珠腦子活泛,“您要不去換一下。”
換錢?
那還不如換家店買。
顧客扭頭就走,完全沒有回頭的。
但也不至于完全做不了生意,守到集市結束的時間,倒也艱難的賣掉了一整板豆腐。
看著剩下的一板豆腐,許紅霞不想浪費了,“要不去送給李老板吧,咱拿回去也吃不完放明天該壞了,送給李老板讓他弄給客人吃,一板豆腐賣完咱已經賺不了少了,送了咱也虧不了。”
“行,聽媽的。”
來到下飯菜,人還沒走近就看到在門口忙活的李蕭了。
“李老板,這么早就來店里了啊。”
“是啊,喲,這打哪兒來的豆腐啊,瞧著挺不錯的。”李蕭問。
“我和寶珠進了兩板豆腐準備賣了換些錢,但我們沒那啥碼,守了一早上就賣了一板,我倆尋思著您這邊開飯店了,若不嫌棄這豆腐送您了。”
“這怎么好意思。”李蕭不是矯情的人,一板豆腐要不了多少錢,他當即讓前臺拿現金。
許紅霞連忙推拒,“不用,我們沒想賣的,若不是份量太多,我們自己就吃了的。”
將豆腐往前臺一擱,母女倆轉身就跑。
李蕭忙追出去,“要沒什么事兒,還是昨天那個時間過來上個鐘啊。”
“好的,李叔叔。”
前臺調侃道:“李總,從前咋沒發現您是個這么熱心腸的人啊。”
“我總覺得這倆人長的有些熟悉,但又有些想不起來,而且他們穿的那樣一看就是條件不太好,能幫一把是一把。”
李蕭聞了聞那板豆腐,的確是新鮮剛做好的,他掰了一塊嘗了嘗,不由得怔在了原地,“好熟悉的味道,好像……我姑的手藝。”
“您姑姑?您姑姑是做豆腐的嗎?那這豆腐指不定是在您姑姑那進的貨呢。”
李蕭搖了搖頭,“不會的,我姑已經去世37年了,那年7月我姑在家做豆腐的時候中了暑,因為沒及時得到治療,等發現時人早就已經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