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單位成員
- 港綜:這個世界我看過劇本
- 風云夜孤寒
- 2080字
- 2025-06-27 12:05:00
接下來,張郎又和警署以前的同事們吃了吃飯,兄弟們其樂融融。
這一個月過得飛快。
白天,張郎要么去龍騰轉轉,要么被女人們拉著逛遍銅鑼灣的商場。
周文麗總愛拉著他去選窗簾布料,莎蓮娜則非要他陪著看最新款的珠寶。
有次被樂惠珍和柳飄飄撞見,兩個丫頭吃醋的樣子讓店員都忍俊不禁。
晚上常約兄弟們喝酒。
有時在金鱗的私人包廂,阿污喝高了就開始講當年砍人的糗事,把師爺蘇的眼鏡都笑掉了;
有時在警署兄弟愛去的大排檔,陳家駒和馬軍總要為“詠春和泰拳哪個厲害“爭得面紅耳赤。
回家就更熱鬧了。
半山別墅的麻將聲能響到凌晨,淺水灣那邊則總有人等他回來吃宵夜。
有次芽子和樂慧珍同時打電話查崗,張郎只好把手機開免提放在桌上,讓兩個女人隔著電話吵架。
明天就要去葵青警署報到。
張郎站在陽臺上,望著維港夜景。
身后臥室里,芽子正在熨燙他的警服,胡慧在檢查配槍,小鳳偷偷往他公文包里塞愛心便當。
“署長大人,”
惠香突然從后面抱住他,“緊張嗎?”
張郎笑著轉身,發現張美玉和范樹娃也眼巴巴地望著自己。
“緊張什么?”
他捏了捏惠香的臉,“最難的明明是應付你們。”
女孩子們笑作一團。
夜風拂過,帶來遠處海浪的聲音。
這樣的日子,或許就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幸福吧。
---
葵青區位于新界西南面,由葵涌區和青衣島組成,面積約為19.83平方公里
葵青區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間,當時已有“葵涌子”及“青衣”的記載。
地理環境
葵青區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門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為界,南面以呈祥道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為界。
區內填海地較多,如葵芳、葵青貨柜碼頭及醉酒灣工業區均建于填海地上,而荔景、葵盛、石籬、石蔭和青衣大部分地區屬于山地。
人口與居住
葵青區人口密度較高,超過75%的居民居住在公共房屋。
經濟與交通
葵青區是香港的重要工業和交通運輸樞紐,擁有全球最繁忙的貨柜碼頭之一——葵青貨柜碼頭。
區內有多項重要基建工程,包括機場鐵路、三號干線及青嶼干線等,使其成為連接大嶼山與市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社會事業
葵青區在教育、醫療和康樂等方面有相應設施,如學校、醫院和公園等,以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特色景點
葵青區保留了一些歷史遺跡和傳統風俗,如真君廟等,同時也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和休閑設施。
綜上所述,1983年的葵青區是一個以工業和交通運輸為主的區域,擁有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樞紐,同時也在逐步發展其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
1983年8月1日上午9:00
葵青警署的升旗儀式剛剛結束,張郎站在署長辦公室的百葉窗前,指尖撥開一道縫隙,俯視著操場上整齊列隊的警員。
晨光給深藍色制服鍍了層金邊,三百多名警員像棋盤上的棋子般錯落有致——其中行動組251人,行政組47人。
老署長威爾遜,一個即將退休的洋人。
正慢條斯理地攪動紅茶,銀匙在骨瓷杯沿碰出清脆聲響。
他忽然用匙尖點了點辦公桌上的銅制名牌:“張,現在它是你的了。”
他指了指墻上泛黃的轄區地圖,“葵青區有十二個碼頭,三十七個貨倉,每天流動人口超過五萬。”
張郎點點頭,目光掃過辦公室里的陳設。
老署長突然壓低聲音:“給你個忠告,小心行政組亨利督察,他是警務處長的表弟。”
“署長,行動組督察們都在會議室候著了。”
芽子捧著檔案夾輕聲提醒,新燙的制服裙擺在她小腿邊輕輕晃動。
芽子也正式上任,成了張郎的小秘書。
---
會議室里,六名高級警官整齊起立。
威爾遜敲了敲白板:“先生們,這位是張郎警司,新來的署長,相信你們都聽過。”
轉頭又對張郎揚起眉毛:“你的骨干陣容——”
“這位是掃毒組督察陳國榮【(成龍飾演)出自《新警察故事》。”
老署長指著一位濃眉大眼大鼻子長的和陳家駒有點像的警官,不過比陳家駒成熟多了。
“上個月端了三個粉檔。”
陳國榮微微一笑,成熟且穩重:“張sir,久仰大名!”
他敬禮時,袖口露出腕表表盤上的彈痕。
“反黑組督察黃志誠【(黃秋生飾演)出自《無間道》】,”威爾斯繼續介紹。
松垮領帶歪在皺巴巴的襯衫領外,黃志誠那張亦正亦邪的臉藏在煙霧后,煙灰正落在擦得锃亮的左輪槍套上,一看就不太像正經人。
“最近正在盯著倪家。”
“情報科督察劉建明【(劉德華飾演)出自《無間道》】。”
老署長再次指著一個年輕比較帥氣的警員介紹道,
“港大心理系畢業高材生,特招的。”
“重案組組督察苗志舜【(方中信飾演)出自《槍王》】。”
一個比較成熟,有種別樣的帥氣。
“后勤曹達華【(吳孟達飾演)出自《逃學威龍》】。”
年齡比較大,不過看起來非常和善。
曹達華圓臉上堆著笑,可瞇起的小眼睛,正飛快掃視新署長的皮鞋款式與腕表品牌。
一看就是老油條了。
“軍裝巡邏組警署警長朱華標【(劉青云飾演)出自《沖鋒隊之怒火街頭》】。”
黝黑皮膚襯得牙格外白,一股特有的市井正氣從他骨子里透出來,制服肩線繃在結實的三角肌上。
交接儀式簡單而正式。
當威爾遜將署長印章按在移交文件上時,窗外的貨輪正拉響汽笛,全體警官再次起立敬禮。
“對了,”
老臨走前突然回頭,“警署后門那條巷子里的云吞面不錯,記得讓老板多放蝦籽。”
送走老署長,張郎環視會議室:“今天下午三點,我要了解你們現在,正在跟進的案子的詳細檔案。”
他頓了頓,“現在,各就各位。”
警官們陸續離開后。
窗外,葵涌碼頭的起重機正在裝卸貨柜,陽光透過玻璃窗在嶄新的署長名牌上投下光影——【署長張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