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心理學(彩色圖解版)
- (英)戈登·D. A.布朗等主編
- 658字
- 2025-05-19 16:11:56
第一章 人型計算機
從原則上來說,計算機和人腦同屬一類。
信息加工方法是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之一,其基本理念認為人腦和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大致相似。但它們顯然是有區別的,直接將二者進行比較并不總是十分科學。盡管如此,基于計算機來解釋人腦原理的嘗試催生了不少有趣的研究。

不像計算機,人腦沒有保修期,不用插座充電,也不會因為安裝了某些軟件就“死機”。但是盡管人腦跟計算機有這么多外在的不同,它們的運行原理卻常常很相似。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外星智慧生命被派到地球上來觀察這里的生命形式,它會怎樣評價人類呢?乍一看,它也許會覺得人類真是毫不起眼。盡管身體構造頗為精妙,五種感官齊備,但沒有一種稱得上出類拔萃。相較之下,鷹的視力更好,狗的嗅覺更敏銳,蝙蝠的聽覺也要發達得多。即便在同等體型下,也有許多動物比人類更強壯,更迅捷,效率更高。這么一看,人類確實不過是一種十分平凡的哺乳動物,畏熱懼寒,難擋風雨,肉體脆弱不堪。
然而當人類的近親,數量為好幾百萬的類人猿,如大猩猩和黑猩猩,還志得意滿地過著平靜的部落生活時,這星球上的80多億人卻忙著建城市,打造商業帝國。他們聽著音樂,思考著自己的存在。20世紀末科技的快速發展更是讓三個人類個體到月球上走了一趟。對于這些,外星生命十分費解,但也不得不感到驚艷。
正是人腦創造了所有這些偉大的成就。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腦與機器真的很像。很多人不滿這種類比,認為它貶低了人類。的確,人類跟那些汽車或者流水線機器人在表面上沒什么共同點,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人類和機器都是由相互作用的元件組成的物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