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錢規則
- 華娛:神豪導演從指點女演員開始
- 魔王雷哲
- 2013字
- 2025-06-21 21:00:00
蘇哲也成功成為繼張一謀之后,國內第二位進入二億票房俱樂部的導演。
第一部達到這個成績的是零二年張藝謀拍攝的《英雄》,拿到了2.5億票房。
現在《超時空同居》僅僅只差一千萬就可以超越《英雄》了。
一處海灘邊,范兵兵嬌俏地依偎在蘇哲懷里,嗲聲問道:“蘇導,您下部電影的女主角,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呀?”
“這部可不行!”
蘇哲沒好氣地拍了拍她的屁股,隨后拉著這風情萬種的馬叉狐貍進了別墅,一夜狂歡。
次日,范兵兵帶著戰利品,匆匆飛回帝都。
那邊夜宴的首映禮正熱熱鬧鬧地舉行著。
張影后、迅哥兒、葛大爺等一眾主創紛紛亮相,現場反饋極佳,眾人興奮不已。
大王總更是豪情萬丈,揚言這部電影票房直指兩億。
這時有記者站出來發問:“王總,您覺得夜宴的票房有沒有信心超過超時空同居呢?
畢竟超時空同居上映兩周票房就過億了,當時您還放話夜宴要超過它呢?!?
此言一出,現場氣氛瞬間冷了下來。
王忠軍眼神不善地看向那位記者,可記者毫不畏懼,靜靜等待回答。
一眾主創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沒人敢接話。
還是葛大爺站出來打圓場:“能超過超時空同居當然好啊,這才是我們最期盼的事兒。
要是票房不如它,我們也無話可說,畢竟蘇哲導演現在幾乎戰無不勝嘛。”
現場觀眾報以善意的笑容,這個問題算是暫時過去了。
但媒體哪肯輕易放過他們。
夜宴劇組宣稱票房目標直指兩億,卻又被問及有沒有信心超過無名之輩。
兩部電影被拉出來對比,蘇哲也很無奈。
超時空同居剛下映不久,就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任何同期電影都難免被拿來比較。
蘇哲打開手機,回復著消息。
此時超時空同居票房已達2.45億元,成為繼《英雄》之后第二部票房過兩億的電影。
蘇哲也成為繼張國師之后,國內第二位躋身兩億票房俱樂部的導演。
一時間,蘇哲的名聲再度飆升,隱隱有與張國師比肩之勢。
只是票房未能超過《英雄》,蘇哲難免有些遺憾,目前他的票房成績暫居第二。
不過他也清楚,等到明年《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他的排名會下降一位。
畢竟《滿城盡帶黃金甲》2.9億的票房成績擺在那兒,地位會更加穩固。
雖說這部電影被無數人吐槽“滿城盡帶大奈奈”,但票房成績可不會說謊。
與此同時,馮曉剛導演的《夜宴》也上映了,首日票房1400萬,直接打破了馮曉剛自己的紀錄。
此前他電影首日票房最高的是《天下無賊》的800萬,《夜宴》不僅超過了,還超出了三分之一。
有人興奮地宣稱,《夜宴》首日票房超過了超時空同居。
這一數據讓王忠軍仿佛看到了超越《超時空同居》票房的曙光。
華藝方面立刻抓住機會,買通媒體大肆營銷,主打“《夜宴》票房能否超過《超時空同居》”這一話題。
剛上映沒多久的《超時空同居》本已熱度漸消,沒想到竟被華藝拉出來反復翻炒,可蘇哲又能拿華藝怎么樣呢?
畢竟沒有確鑿證據,而且華藝還給他們這邊送了不少股份,即便有所懷疑也只能作罷,利益決定屁股,畢竟蘇哲的電影已經下劃了蹭熱度蘇哲又不虧。
你還別說,這一番操作下來,《夜宴》的熱度更高了。
首周末三天,《夜宴》直接斬獲六千萬票房,平均下來一天差不多兩千萬。
而《超時空同居》首周末六天票房是九千萬,平均一天1500萬。
也就是說,《夜宴》的平均日票房超過了《超時空同居》。
這一結果讓王忠軍、王忠磊和馮曉剛三人興奮不已。
要知道,《超時空同居》最終拿下了2.45億票房,勢頭強勁。
照此趨勢,《夜宴》極有可能超過2.5億票房,成為國內票房冠軍。
甚至有人大膽猜測,票房突破三億也并非沒有可能。
于是王忠軍、王忠磊兩兄弟瞬間支棱起來了,頻繁接受媒體采訪。
采訪中,他們言辭之間滿是自信,聲稱《夜宴》的票房完全不遜于《超時空同居》,甚至會超越它。
此時他們早已將首映禮上的尷尬拋諸腦后,肆無忌憚地炒作“《夜宴》票房將超過《超時空同居》”。
別說,這炒作還真有效果,難怪他們如此囂張。
同一時期,能與《夜宴》競爭的電影并不多。
月底28號,陳龍大哥的《寶貝計劃》或許會對《夜宴》造成一定影響。
而《東京審判》9月1號就已上映,截至目前僅拿下1500萬票房,對《夜宴》根本構不成威脅。
《第601個電話》票房成績慘淡,上映三周才一千萬,提前一周就下映了。
《風之戀》也表現平平。
暑期檔的進口電影同樣競爭力不足,9月8號上映的《X戰警3》,一周時間才拿下七百萬票房。
原本王忠軍還對這部電影有所擔憂,但看到這個數據后,便不再把它放在心上了。
縱觀同一時期,沒有一部電影能對《夜宴》造成實質性影響。
這也是王忠軍兩兄弟敢放狠話,宣稱《夜宴》票房會超過《超時空同居》的底氣所在。
蘇哲這幾天開始挑選電影的種子選手了。
這里所說的種子選手,指的是那些外形條件出色,但與角色適配度尚需考量的演員。
在綜合考量了諸多灰色因素后,最終誰能入選,還得看臨場發揮、定妝照效果,以及是否懂規矩這里所謂的“懂規矩”,在圈內暗指一些潛規則。
要是屬于懂規矩的情況,那一般就是帶資進組了。
不過,像以前那種單純靠錢就能拿下角色的情況已經很少見了。
要知道,一部電影動輒幾個億的成本,投資方看重的可不僅僅是那點資金,演員背后的資源、人脈等因素才是關鍵。
在大家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