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攻城略地
- 奪我兵權,還想讓我抗擊外敵?
- 好吃的甜不辣
- 2088字
- 2025-05-13 13:07:00
“傳出消息。”
“就說老夫舊傷復發,吐血三斗,病入膏肓了!”
白發蒼蒼的廉頗老將軍神情凝重,看著手中剛剛收到的情報,長嘆一聲作出了決斷。
這情報,正是鎮北王楚霄造反的消息。
在他面前的桌案上。
則是一張剛剛出爐不久的嶄新圣旨。
內容是一旦陰山城有變,他廉頗就要從陽樂城出發,派兵擒拿鎮北王。
皇命確實不可違。
但他生病了,已經起不了床了。
又能怎么辦?
同為鎮守幽州的統帥。
一開始他對楚霄這個年輕人不屑一顧,認為景帝盲目信任的代價,一定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誰知道這短短幾年下來。
這小子打出的戰果竟然已是不輸他大半生軍旅生涯的軍功。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看走眼了。
他已年邁。
能夠守住陽樂城,不讓胡族大軍南下便足以了。
剩下的,便都交給了楚霄統轄管理。
一旦楚霄出事,幽州的軍政必將血崩,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小子,老夫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廉頗在床上慢悠悠地躺了下來。
正式進入演戲環節。
幽州境內。
收到圣旨的遠不止楚霄和廉頗。
更多的圣旨,是以密旨的形式傳達給了幽州各處要員。
原本因鎮北王造反而蠢蠢欲動的這些人,在看到廉頗老將軍病倒的消息后,全都傻眼了。
怎么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了呢?
如此一來,還有誰能制住鎮北王?
接到圣旨的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
陰山城。
鎮北王府邸。
“廉老將軍……”
得知廉頗反應的楚霄輕嘆了口氣。
對于這位赫赫有名的名將,他一直心存敬意。
這次造反。
他其實并沒有過多考慮廉頗的問題。
以廉頗的見識,自然知道一旦雙方在幽州拼殺起來,得利的只會是塞外虎視眈眈的匈奴胡族。
一旦因為內耗而守不住幽州。
后果只怕就是整個華夏民族空前的災難。
楚霄已知曉廉頗收到了圣旨,自己應該是讓他難做了。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
造反這種事,沒有后悔的余地。
他坐在桌案前,看著從幽州各地反饋回來的消息,心中稍安。
至少目前來看。
這次造反并沒有造成幽州大規模動亂。
他的目光望向南方。
現在就看蒙恬能不能從冀州成功帶回糧食了。
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就能讓幽州渡過眼下近乎絕境的難關。
迎來新的生機。
接下來幾天。
鎮北王造反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北方大地。
因連日暴雨而欣喜若狂的人們,像是頭上澆了一盆冰水,不知道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而在消息傳遞到冀州之前。
蒙恬已兵分三路。
從范陽出發,以雷霆萬鈞之勢席迅速攻入中山和河間。
所過之處,皆望風而降。
鄴城。
冀州刺史張黎大駭!
三個月前才走馬上任的他,這才知道鎮北王已反,連忙調兵遣將組織防線。
同時派人星夜趕往帝都求援。
只是他兵力部署還未完成,北軍又已勢如破竹般攻入了曲陽和安平。
沒打下一城。
蒙恬皆依楚霄之令,打開官府囤積的巨量糧食,分派給百姓。
剩下的糧食財物則是以最快速度運回幽州。
以解燃眉之急。
此舉令冀州百姓瞬間歸心。
這次幽州兵變。
如同地震波一般,先是傳遞到并州和冀州,繼而震動了整個大鄭。
并州李牧收到楚霄之令。
也派出鐵騎南下,與先一步攻入冀州的蒙恬形成呼應之勢。
一時間。
仿佛整個天下都要翻過來了一般。
不久之后。
蒙恬麾下三路大軍合流,以碾壓之勢兵臨巨鹿城下。
“張刺史,何不早降?”
蒙恬驅馬上前,向站在城墻之上的張黎喊話。
張黎面上表情嚴肅。
他脊背挺得筆直,大義凜然地沉聲呵斥:
“蒙恬將軍,這便是爾身為人臣之道么?!”
沒有人知道。
他肅穆的表情下,是一顆無比緊張的心。
從鄴城親自趕赴到這前線巨鹿城來,他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氣的。
他是不敢不來。
身為趙公公的親信,他深知若是冀州丟了,將會造成何等惡劣的影響。
他的命運又將會是何等的悲慘。
“人臣?”
蒙恬像是聽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話,失笑道:
“從慶帝不發糧草給幽州開始,便已不配為我之君!”
“從慶帝令官府不得派糧給北方州郡開始,他便已不配為北方百姓之君!”
“以巨鹿城而論,這短短半年內,餓死了究竟多百姓?”
“整個冀州境內,又餓死了多少百姓?”
“南糧北調不曾停止,但糧食在這冀州官府的糧倉里發了霉,都允許給百姓一顆一粒。”
“這昏君,誰不反他?!”
他以先天真氣發聲。
這段話遠遠傳開,傳遍了巨鹿城每一個角落,傳進了每一個的耳中。
不說城中百姓因此而掀起的躁動。
僅僅是城頭的士兵們都忍不住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些士兵都是冀州本地人士。
從底層出生的他們,深知蒙恬將軍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
之前的他們就像是任人擺布欺凌的玩偶。
現在有人替他們說話。
立時便忍不住了。
“住口!”
“蒙恬逆賊,你……你其心可誅也!”
“自顧反賊都沒有好下場,你若肯脫離楚霄,棄暗投明,為時不晚!”
張黎沒想到蒙恬一個武將,言辭竟是如此犀利。
只看城頭軍士的反應。
怕不是下一刻就要嘩變,自發引蒙恬的北軍入城了。
所以他連忙出聲。
打斷了對方比利劍還猛口舌之辯。
蒙恬仰天大笑。
“先帝景帝在位時,百姓安居樂業。”
“以目下天災而論,無論是洪澇還是旱災,朝廷的救治從不落后。”
“我北軍統帥,鎮北王楚霄,秉承先帝遺志,力求從昏君手中解救萬民,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
“張刺史,何必甘當跳梁小丑,與我正義天軍為敵?”
他繼續輸出。
一番話說得張黎臉色慘變。
大義凜然的空話,誰都會說。
但一旦論及實際情況,明眼人立刻便能分辨誰是忠奸。
“放箭!”
“給我射死這個妖言惑眾的亂臣賊子!”
張黎再無絲毫風度。
他連忙下令射箭,將靠近城墻的蒙恬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