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商圣范蠡
- 奪我兵權,還想讓我抗擊外敵?
- 好吃的甜不辣
- 2053字
- 2025-05-16 10:44:25
因為思漢飛沒有出面攔截楚霄。
這直接導致了雙方的士氣一個瘋狂高漲,一個萎靡不振的天差地別。
幾輪沖殺過后。
占據優勢兵力的匈奴大軍竟然守不住陣腳了。
然后才形成了潰敗。
幸好他在后路上設想了埋伏,讓追擊的幽州北軍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這才打道回府,停止了追殺。
面對這樣一個人物,耶律楚材除了最后的暴雨那次,竟然沒有犯一次錯誤。
確實是了不起。
兩天的狂歡過后,有些事情就該提上日程了。
北軍軍營。
楚霄將眾將召集了起來。
“現在應該是時候商量士兵們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楚霄看著一眾大小將領,開口道:
“你們下去作個詳細調查,看看北軍之中有多少士兵愿意回家,我楚霄一律放行。”
“記住,不可逼迫任何一個人。”
“告訴他們,如果愿意回去的,補發一個月軍餉和一個月的糧食。”
這事楚霄之前沒有和任何人商量過。
因此這番話一出口,立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王爺,真的要這么做嗎?”
“相比于慶帝的軍隊和塞外鐵騎,我們的兵馬本來就不多,要是再放人走,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而且我們的糧食也不多了,最多只能支撐三個月。”
“如果我們不再進入冀州搶糧,就只能等六個月后的秋收了。”
“我覺得王爺說得對,每個人都有家,想回家的我們不應該攔著。”
“只怕到時候他們反而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
眾將七嘴八舌,討論了半天。
糧食問題確實很嚴重。
蒙恬從冀州帶回來的確實極多。
但整個幽州的軍民都指望這點糧食了,平攤下來就顯得少得可憐了!
只是見楚霄仍是堅持己見,他們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王爺,為什么之前您放那些世家子弟離開的時候,不讓士兵們回家呢?”
有一名小將忽然出聲詢問。
“很簡單。”
楚霄對上一雙雙茫然而又好奇的眼睛,見疑惑的不只一人,便解釋說:
“因為之前我們沒有糧食。”
“那些世家子弟人數較少,而且極好面子。”
“他們若是無糧,到了冀州境內后,多半會通過關系向官府購買。”
眾人平靜地點點頭。
他們知道這是現實,也都認可了這個說法。
而聰明如沈落雁者,更是立刻明白了楚霄現在才放百姓的原因。
果然。
她聽到楚霄繼續說:
“普通的士兵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當年跟隨我北上的士兵太多了,想要回去的應該不在少數。”
“如此之多的士兵,沒有糧食和銀子帶在身上,一旦離開幽州境內只怕立刻就會成為流兵,到時候他們不僅會到處禍害別人,也是害了他們自己。”
“我相信北軍士兵們的素質都不差,但在餓死的現實面前,很多人都別無選擇。”
這番話徹底說服了所有人。
這些士兵們在幽州流血又流淚,沒有理由不讓他們舒舒服服地回家。
這是很簡單道理。
于是。
這件事得到了徹底的落實。
眾將在讓士兵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也給他們講明白了楚霄為什么在此時才放他們回去的原因。
所有當初隨著楚霄北上的士兵們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其實之前他們聽到鎮北王只放軍中的世家子弟離開時,很多人心中是不太舒服的。
只是他威望太高了。
很多人也沒有多想,就讓事情過去了。
現在一個回馬槍打回來,立時讓很多人都繃不住了。
而在統計結果出來之前。
廉頗派人送來了三十三顆頭顱。
而這些頭顱其中一人,正是挖湖決堤的主謀趙可。
這三十三顆頭顱讓楚霄沉默了很久。
跟隨著三十三顆頭顱而來的,還有廉頗老將軍的一封信。
楚霄猶豫了整整一天,才拆開了信。
信的內容不長。
主要說了三件事。
其中一件就是表達歉意,說自己治軍不嚴,不僅給幽州百姓造成了巨大損失,還給正在與匈奴大戰的自己拖了后果。
看到這里,楚霄便嘆了口氣。
這事其實基本與廉頗無關。
畢竟就連老將軍自己都對皇權圣旨無能為力,又有何能力去阻止接了密旨的別人呢?
第二件事,是說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楚霄應該有所行動。
第三件事,則是說他老朽了,不堪再繼續留在北疆抵抗胡族,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看完了信的楚霄想了很多。
他提筆給廉頗寫回信,第一封寫了又自己撕了。
其他的都好說。
主要是他先斬后奏地計劃將廉頗的家人接走,確實是有點不太厚道。
他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和對方說。
思來想去,他決定將此事交給范仲淹。
當即他便寫了一封信,讓人帶去給范仲淹,讓其親自去見一見廉頗,將事情說明。
廉頗信中第二件事沒有明說。
楚霄猜到廉頗是想讓他收攏幽州所有兵權,如此一來自然便不會再有這種事情了。
但在他看來,這么做不一定妥當。
那些一直在廉頗軍中的將領雖服廉頗,卻不一定服他楚霄。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廉頗一直留在幽州。
當然。
具體是否能成,還要看范蠡是否能夠成功將廉頗的家眷接出帝都。
對此。
他有絕對的信心。
江南,揚州。
范蠡看著手中剛剛收到的書信,皺眉思索起來。
從半年前慶帝即位那天開始,他就知道鎮北王有朝一日必反!
從那天開始,他就在為今天做準備。
所以在前些日子得知了鎮北王造反的消息后。
他并不吃驚。
反而將手中已經打造成型的商業帝國開動起來,將一批批鎮北王急需的糧食等物資運往北方,再尋機送入幽州。
負責運送的人,就是原景帝親自任命的指揮使毛驤。
自從景帝去后,毛鑲逃到江南。
被他所救后,就一直留在了自己身邊。
毛鑲和楚霄同為景帝身邊的舊人,也是老相識老朋友了,這個護送的任務交給他再合適不過了。
理清拯救廉頗將軍家眷的思路后。
這位曾力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成功復國的超級智囊立即動身。
依命趕赴帝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