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眼見兩刻鐘的時間馬上就要過去,三舍班眾學子依舊焦頭爛額,并沒有什么靈感的樣子。
這讓李明正不由得感到失望,莫非是這上聯真的太難,以這些童生和秀才的水準都無法答出下聯嗎?
“李院君,你的這道題目太難了,還是換道題吧,連我們上舍班的韋云逍都沒有頭緒,其他人就更加答不上來了。”姜夫子說道,
李明正目光看向三舍班眾學子,發現陸子遠、蘇尚文還有韋云逍他們都面露難色,隨著兩刻鐘時間的來臨,顯得更為緊張了。
“我放棄。”
韋云逍開口,敗在大學士的題目之下根本就不丟人。
“我也放棄。”蘇尚文也急忙開口。
眾人目光看向陸子遠。
“我……我……我也……”
陸子遠同樣也想放棄。
但就在這時,一道聲音響起:“學生斗膽,可否讓小生一試?”
眾人一驚,循聲而望,發現說話之人竟然是長期保持沉默的凌軒。
“哦?”
李明正聞言,頓時精神一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有人自告奮勇。
姜夫子扭頭看向王慶之,“此人是誰?面生得很,去年的冬季文會上并未見過。”
王慶之同樣也很詫異,聽到姜夫子的詢問,便回道:“他叫凌軒,是三月初剛入我們下舍班的新生學子,咦?他好像獲得天降才氣晉位童生了,可喜可賀。”
“不過是區區一個新晉童生,連韋云逍都答不出下聯,此人竟敢試試,慶之兄,你們下舍班的學子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狂妄了?他剛入府文院沒有多久就如此急于表現,實屬不智。”
姜夫子看了眼凌軒,臉上毫不掩飾輕蔑和不屑。
“額這個嘛……”王慶之面露幾分尷尬之色。
韋云逍和蘇尚文對視一眼,也都忍不住發出笑聲,身為秀才的他們尚且難以對句,實在是難以相信凌軒這個新晉童生能夠答出下聯,要知道那可是大學士出的題目,豈能被一個童生輕易對上?
三舍班學子大多數人都不看好凌軒。
但凌軒并未理會眾人各各異的目光,而是朗聲說道:“我對:十年寒窗,進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來年一定高中。”
話音剛落,現場竟然有了些許短暫的安靜。
韋云逍和蘇尚文的笑容卻是僵硬在了臉上。
姜夫子和趙夫子猛然扭頭看向凌軒,他們的眼神猶如猛獸盯著獵物一般,也仿佛能夠噴出利劍。
下一刻,四下里響起陣陣呼聲。
“對仗工整!好!”
“這位童生可以啊!竟然能夠對上李院君的上聯,不簡單啊!”
“此人莫不是一位天才?”
眾學子看向凌軒的表情各有不同,有人滿臉欽佩,有人驚訝之至,也有人眼神冷漠帶著幾分嫉妒。
“對得好。不錯。”
李明正對凌軒一點頭,面露贊許之色,同時問道:“你叫什么名字來著?”
“學生凌軒,獻丑。”
“坐下吧!”
“是。”
凌軒重新坐下。
“原來他叫凌軒,你聽說過沒?”
“沒聽說過……”
中舍班和上舍班的學子們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陸子遠對凌軒笑道:“恭喜凌兄對出下聯,李院君方才故意問你姓名,其實是故意揚你文名,現在你的名字在三舍班中已經無人不曉,等這件事情傳揚開來也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你。”
“話說凌兄,你是怎么對出下聯來的?”另外一邊的寧俊問道。
“有感而發罷了。”凌軒如此回復。
下舍班眾學子半信半疑,既然凌軒不愿意多說,他們自然也不好多問。
李明正對眾人說道:“既然是下舍班的學子凌軒對出下聯,而上舍班的韋云逍和中舍班的蘇尚文選擇放棄,那便是下舍班再得一籌,因此我宣布,第一輪的文比環節由下舍班奪得第一名,中舍班和上舍班并列第二名。”
“哈哈,好!”
王慶之聞言大喜,他萬萬沒有想到,連韋云逍和蘇尚文都放棄的上聯,竟然會被凌軒對出下聯,這著實給了他一個驚喜。
下舍班眾學子也都對凌軒刮目相看,本以為凌軒這個新生學子很難在文會上嶄露頭角,卻沒想到居然能夠有方才的表現。
看來今年春季文會下舍班奪得第一的排名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而姜夫子和趙夫子的臉色都不太好看了,尤其是姜夫子,押魁首的游戲是他提出來的,若是韋云逍不能爭奪到魁首而輸掉彩頭的話,那讓他的這張老臉往哪兒擱呢?
“接下來進入文比的第二環節,寫詩作詞。”
李明正說道:“既然是春季文會,那么按照慣例,今日詩詞的題目便以‘春’字為題,無論是寫詩還是作詞,只要能夠符合‘春’字的題意即可,到時候以詩詞形成的才氣來進行綜合的評判。”
話音落下,三舍班眾學子立即在各自的案桌提筆,書寫詩詞。
為了今日的春季文會,眾學子早已準備好各自的題材,只等進入詩詞環節便顯露各自的文采。
只見眾多學子的案桌之上浮現陣陣才氣,或是有數寸長,或是有尺許高。
詩詞文章以才氣論,一尺出縣,二尺達府,三尺鳴州,四尺鎮國,五尺傳天下。
凌軒稍微醞釀之后,便也在紙頁上書寫文字。
片刻后,紙頁上升起一道尺許長的才氣。
方才凌軒的表現已然引起了注意,如今紙頁上出現尺許高的才氣,馬上就引起眾人的側目。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凌軒當即停筆。
“才氣一尺三寸,出縣!”
“不錯,還真是有點本事!”
“只可惜僅僅只是出縣下乘而已,距離中乘階段還差了點火候。”
有學子失望,也有人暗中松了口氣。
“你們看中舍班的蘇尚文,他紙頁上的才氣竟然有一尺七寸高!”
不知道是誰驚呼出聲,引來眾人皆對蘇尚文側目。
蘇尚文率先完成作品,他放下毛筆之后,立即將他的作品恭敬呈到李明正身前,“請院君大人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