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歉
書名: 大乾文圣人作者名: 墨下詩書本章字數: 2018字更新時間: 2025-06-08 07:00:00
韋云逍向王慶之作揖道歉,額頭上冷汗直冒,他敢得罪像凌軒這種沒有世家背景的寒門子弟,卻不敢得罪在文院有官職的翰林,更何況王慶之在江陽府也是頗有名聲的讀書人。
然而王慶之對此并不買賬,他一雙眼睛緊緊盯著韋云逍,冷漠道:“哦?聽韋公子的意思,如果你提前知道這首《早梅》是老夫所寫的話,就不敢如此詆毀?”
“正是。”
韋云逍急忙道:“學生當真是有眼無珠,若失早知道這是您的作品,就算是給學生十個膽子,也是萬萬不敢詆毀您的詩作的。”
“那也就是說,如果這首《早梅》是凌軒所寫,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對其詆毀,讓他身敗名裂是嗎?”王慶之冷笑著問道。
“這……”
韋云逍臉色狂變,全身顫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心中則是在瘋狂將凌軒咒罵了千百遍。
“回答我!”王慶之厲聲一喝。
“王先生,我……我知道錯了,請您原諒。”
韋云逍臉色難看,在王慶之面前,他只能是賠禮道歉。
“你錯在何處?”
“我錯在不該詆毀您的詩。”
“你放屁!”王慶之直接怒罵。
韋云逍一張臉漲得通紅,竟然被一個翰林如此謾罵,簡直是奇恥大辱!
其他學子則是一臉驚訝,能夠讓一名翰林爆粗口,可見王慶之是有多么的憤怒。
“你最大的錯誤不在于毀詩,而是在于你心胸狹隘承受不住失敗,于是你心生妒忌之心,不擇手段來毀凌軒的文名,若不是你誤將《早梅》當成是凌軒的詩作,你會做出這種事情嗎?”
“王先生,我真的錯了,真的知錯了。”
韋云逍低著頭,臉上的表情卻是目眥欲裂,感覺是受到了極大的羞辱一般。
“你真的知錯了?”
“是的先生,學生知錯了,請您寬恕。”韋云逍說道。
“你需要道歉的對象不是我,而是……他!”王慶之用手指向凌軒。
“王先生……”
韋云逍的臉色鐵青至極,王慶之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要他向凌軒道歉。
他們是沖著凌軒來的,本質上就是來找凌軒的麻煩,所以在王慶之的眼中,讓韋云逍向凌軒道歉自然是合情合理的。
這可真是太可笑了,明明是來毀凌軒的詩作,打擊凌軒的文名,結果卻要被逼得向凌軒道歉。
這已經不是恥辱不恥辱的問題,而是直接丟人丟到家了!
這件事要是傳出去,必然成為整個府文院,乃至整個江陽府的笑柄,到時候可就是韋云逍聲敗名裂了。
這樣的結果,已然完全超出了韋云逍的心理承受能力范圍。
眾人目光落在韋云逍的身上,上舍班的幾位學子一個個都要咬牙切齒氣得不行,而陸子遠和寧俊等人則是面帶譏笑看著這場好戲,他們毫不掩飾臉上的輕蔑和不屑。
感受到下舍班眾人的目光,韋云逍簡直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鉆進去,心中對凌軒的恨意簡直滔天,從小到大,他從未受過這么大的恥辱,這一切都是拜凌軒所賜。
“王先生說得對,你應該向凌公子道歉。”
“沒錯!你這家伙根本就是惡意沖著凌軒找茬,你必須向他道歉。”
“韋云逍,身為讀書人知錯就要認,往后見面還能叫你一聲‘韋兄’,你好歹也是江陽府的名門子弟,不會連這點教養都沒有吧?”
下舍班眾學子趁此機會為凌軒發聲。
韋云逍目光看向凌軒,帶著幾分請求,希望凌軒能夠為他說兩句好話,不要讓他道歉,不然的話實在是太過于丟臉。
凌軒同樣也看向韋云逍,神色如常,卻沒有半分想要放過韋云逍的意思。
韋云逍眼睛一狠,帶著幾分警告。
凌軒則是目光炯炯,沒有任何畏懼。
韋云逍深深呼吸一口氣,然后又長長吐出來,強行壓下心中的憤怒,然后對著凌軒作揖道:“韋某有錯,得罪凌兄,還請凌兄恕罪。”
“罷了,既然韋兄已經認錯,此事到此為止,大家都是同為府文院的學生,低頭不見抬頭見,若是斤斤計較的話豈不是顯得很沒有胸懷?”
凌軒故作大方地開口,但是在最后的“胸懷”二字卻故意加重語氣,暗諷韋云逍沒有心胸,全然就是一個小人做派,不值得尊敬。
韋云逍心中大怒不已,偏偏卻又沒有合適的理由,還得裝出一副感激的樣子說道:“凌兄當真是心胸寬廣,簡直堪稱江陽府第一君子,佩服佩服。”
“第一君子”這四個完全就是惡意的捧殺,如果凌軒是江陽府第一君子,那其他人又算什么?
“有辱斯文的東西,滾!”
王慶之一揮衣袖,才氣化作一陣狂風席卷,毫不客氣地將韋云逍等人吹出涼亭,摔在了十余丈之外的路上。
“念你初犯,老夫不與你一般見識,倘若再敢來找我們下舍班的茬兒,休怪老夫不客氣!”王慶之沉聲道。
“晚輩知錯。”
韋云逍爬將起來,看向王慶之的眼神帶著幾分怨毒,卻也不敢多說什么,急忙和上舍班的學子們悻悻離去。
今早一事實在是太過于丟臉,韋云逍根本不敢在這里久留。
“哈哈……”
涼亭里傳來響起陣陣笑聲,無比的暢快。
經過這件事情,韋云逍好不容易積攢的文名算是毀于一旦了,但這也是韋云逍作死自找,怪不得任何人。
但凡韋云逍能夠手下留情,沒有徹底毀掉《早梅》的話,也不至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好了,區區小事而已,就讓它過去吧!”
王慶之擺了擺手,身為翰林讀書人,自然是不能夠與韋云逍一般見識。
聽到王慶之這么說,眾學子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窮追猛打,就此揭過了此事。
“好了,接下來咱們說正事。”
王慶之正色道:“對于老夫的那首《早梅》,諸位可有什么改進的眉目?”
眾學子面露難色,無人作答。
王慶之再次感到些許失望,或許還是自己期望太高,略有心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