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中一片靜默。
陸歲寧轉過頭,望向窗外。
車輛正行駛在林蔭道上,她的思緒漸漸飄遠。
她不禁想起,以前父母曾跟她講述過陸家的發展歷程。
陸家世世代代大多投身于從政和從軍之路,且陸家世代男丁興旺,女孩極為少見。
到了她太爺爺那一代,僅育有兩個男孩,即她的爺爺陸伯川和大爺爺陸柏川。
兩人長大后,她大爺爺選擇從軍,將前半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是備受眾人尊敬的老首長。
而她爺爺則投身商界,憑借一己之力創建了陸氏集團。
她爺爺當年在港城洽談合作時,與沐家大小姐沐雪一見鐘情,二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們生下了她大伯陸遠山和她爸爸陸澤硯,依舊沒有女孩。
兄弟倆不負眾望,都繼承了父母的高智商。
她爸爸子承父業,剛成年便開始接手集團事務,后來更是憑借自身能力,讓陸家一躍成為京城第二大家族。
而她大伯則從政,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初的小職員成長為如今的京城市長。
由于他從未依靠過家族,除了上級知曉他與陸家的關系,外界大多數人并不知情。
二人到了成家的年紀,她爺爺奶奶并非封建愚昧之人,不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大伯迎娶了葉家大小姐,二人年少時便是青梅竹馬,婚后十分恩愛,但并未急于生孩子,婚后三年才生下她的三哥陸景初,而她爸媽的情況則恰恰相反。
她爸媽是在大學時相識的,她爸爸是她媽媽大一屆的學長。
她媽媽同她奶奶一樣,也來自港城,是云家的獨生女,自幼聰慧過人,長大后獨自來到京城上大學。
據說,因為她外公和外婆不放心她媽媽一人來京城,而她外婆與沐家大小姐是閨蜜,便拜托陸家幫忙照看。
誰知兩人日久生情,一畢業就結了婚。
她媽媽特別喜歡女孩,婚后一年便生下了雙胞胎,大哥陸時晏和二哥陸知珩,之后又陸續生了兩個孩子,可都是兒子。
而她大伯母在生第二個孩子時傷了身體,婚后便只有兩個男孩。
一家人都勸她媽媽不要再生了,說生多了對身體不好,她爸爸也舍不得她媽媽受苦,其實他原本只想生一個孩子,盡管他也很希望有個軟萌可愛的女兒。
她媽媽對生女兒執念頗深,但架不住家人的勸說,后來再次懷孕,只能妥協,決定生完這個就不再生了。
因為對前四個孩子抱有太大期望,每次孕檢都被告知是男孩,所以對于最后一個孩子,她不敢抱太大希望,也不再刻意去查性別。
直到孩子出生,才發現是個小公主。
陸歲寧的誕生,讓陸家人欣喜若狂。
特別是她的母親,激動得熱淚盈眶,哭著說自己前四個兒子沒白生,終于有女兒了。
她爸爸也激動萬分,堂堂陸氏集團總裁,竟直接在產房門口落下了眼淚。
陸家四代終于有了女孩。得知生了女孩后,陸家人紛紛匆忙趕回家中,還帶回了許多名貴補品。
就連一年才見一次面的陸家大爺爺也急忙往家趕,只為見見那個尚在襁褓中的侄孫女。
噢,對了!
自從她出生后,她爸爸的幾個好兄弟攜妻兒從全國各地,甚至從海外趕回J城,都想認她做干女兒,她爸媽并未阻攔。
說來也奇怪,她媽媽的幾個好朋友居然和她爸爸的幾個兄弟分別組成了家庭。
陸歲寧回想著小時候幾個干爹干媽爭搶自己的情景,眼眸中不自覺地泛起笑意。
又想到她的哥哥們,不知這次回家他們會鬧出多大的動靜。
一瞬間,她腦海中閃過那道修長筆直的身影,眼眸中的笑意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刺骨的寒意。
等著,哥,我一定會替你報仇的!
隨著車輛不斷深入,那承載著陸氏家族數百年風雨的祖宅,如同一幅歲月的畫卷,猝不及防地映入陸歲寧的眼簾。
這不禁讓陸歲寧回想起老宅的總體布局。
庭院大門只是陸家的障眼法,進去是庭院停車場,里面才是真正的陸家老宅。
與巷中青墻截然不同的是,這里有巍峨的高墻、四方棱角且磐石明亮的高門、華紋流轉的門面以及脊角高翹的府邸門樓。
在雕梁畫棟的青磚黛瓦之上,“陸宅”的牌匾高懸于從院里探出來的修竹之間。
從門樓望進去,映入眼簾的是被假山松石環繞的人工池,以及一座漢白玉拱橋。
府門之內,是池水繚繞、綠樹掩映的中式合院。
老宅很大,小時候的她經常迷路,她的父母便為她畫了一張老宅的簡易圖紙,至今仍保存在她的相冊里。
她點亮手機,隨意輸入一串數字解鎖。
點開相冊,第一張照片赫然是一個看起來十分稚嫩的小女孩與幾個青年的合照。
她的眸色暗了暗,不過瞬間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她向下劃動屏幕,找到那張簡易圖并點開。
雖說是簡易圖,但圖中花園、閣樓小院、池塘等老宅的所有事物都畫得清清楚楚,甚至連顏色都標注好了,足見陸父陸母對陸歲寧的用心。
中軸線上的第一間是主院,如今由爺爺奶奶居住。
主院后面的合院是她大爺爺的住處。
不過她大爺爺年輕時就不習慣住這種大院,一直住在J區家屬院,所以只有重大節日才會回來住。
主院東西兩側都有多個合院,東邊的合院由陸家的小輩們居住。
陸歲寧的“歸寧閣”位于最中間,陽光最好,也是幾個合院中最大的。
西邊的合院住著她的父母以及陸家大伯和大伯母。
主院的東西兩側除了現有人居住的合院外,還備有多個合院,可供客人留宿。
后面有一個露天游泳池,最里面則是后花園。
陸歲寧看著地圖,慢慢回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