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愛惜的輕撫了一下龍舌弓弓身,那溫柔的動作仿佛在撫摸最珍愛的情人一般。
而后,這才抬頭自信的看向期待著自己的高順、張遼以及他們身后的張商、成廉、侯成、宋憲、魏續以及其他商隊的百名護衛和所有的車夫。
“大哥,給這些胡人們看看我們漢家男兒的風采。”
張遼連連沖呂布大喊道。
而高順雖然不善言辭,也是隱含激動看向張遼。
至于成廉、侯成、宋憲、魏續等商隊護衛也都是并州子弟。
而只要是并州人,家家戶戶哪一個沒有與胡人有徹骨的血仇?
所有人目光之中。
這一戰已經不是勝負了,這是漢胡之間的較量。
鮮卑人劫掠并州多年,雖然沒辦法直接報仇,
但是能勝過一場,也是難得可以揚眉吐氣的機會。
看著眾人希冀的目光,呂布只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這一次比斗。
無論從私利出發,還是從公斗出發。
他都決不能輸。
而他也絕不會輸!
“磨蹭夠了嗎?”
泄歸泥討厭的聲音響起。
“如果實在是畏懼的話,還不如直接投降!”
“射鷹,即便是我鮮卑人也不容易做得到的。”
“本少族長也是三箭才能成功一次。”
“呂布你若知難而退,當眾向我投降。”
“我便準許只輸一半!”
“只拿回先前的一半戰馬!”
泄歸泥得意無比,仿佛已經穩操勝券。
而一旁的扶羅韓也是故作大度,裝模作樣勸說起呂布起來。
“漢人,你們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我們扶羅韓的承認。”
“即便是輸給我兒泄歸泥,也是雖敗猶榮。”
“你們行走塞外一趟不容易,箭術能勝過我兒子的我還沒見過。”
“你們還是實際一些,帶些戰馬回去吧,不要空手跑一趟。”
泄歸泥只是想要擊敗呂布,品嘗勝利的滋味,算是激將故意逼迫呂布出手。
而扶羅韓更加老成,他竟然是想直接將失敗扼殺在萌芽,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
看著扶羅韓父子拙劣的表演,呂布卻笑了。
“多謝二位的勸告。”
“不過我呂布卻是天生的賭徒,還是想要不自量力一番。”
“哪怕輸了賭局,也是我咎由自取。”
“而且,我也未必沒有贏下賭局的機會。”
“就憑你?”
“泄歸泥少族長即便是在我們鮮卑人之中都是一流的劍箭術高手。”
“你一個漢人拿命來贏?”
這一次,不止是泄歸泥,就連周圍數萬鮮卑人也都哄然大笑起來。
鮮卑人似乎是難得看到一個傻子,哪里肯放過羞辱貶低呂布的機會。
可是,接下來呂布的動作卻讓場面頓時一冷。
數萬鮮卑人竟然啞口無言!
只見呂布舉起一支箭矢,卻并沒有彎弓搭箭,而是當著數萬鮮卑人的面直接掰成兩截!
他竟然直接掰斷了一根箭矢,主動放棄了一次機會。
“這……”
“這漢人是嚇傻了嗎?”
“尋常高手三支箭矢都未必能射下一只老鷹。”
“這漢人竟然自己放棄了一次機會?”
“呂布……你這是?”
就連泄歸泥也目瞪口呆,不知道呂布為何如此。
而扶羅韓卻面露凝重之色。
他一下看出了,呂布要不是就是愚蠢透頂之輩,要不然一定是箭術過人,不然只憑兩支箭矢豈能勝過泄歸泥。
可是,接下來呂布又掰斷一根。
這下子不止父子二人,其他數萬鮮卑人都驚了。
甚至開始憤怒了。
“這漢人大膽!”
“真該死,竟然如此藐視我族!”
“看來這漢人果然是傻了。”
“現在他只有一支箭矢,就算能百發百中。”
“也不過只與泄歸泥少族長打平而已。”
“而且,這個前提是他真的能百發百中。”
不止鮮卑人驚了。
就連呂氏商隊的人也紛紛驚愕不已。
“大掌柜,這是要搞什么?”
“這么玩,不是自斷臂膀嗎?”
“難道大掌柜篤定自己一箭就能成功嗎?”
而一旁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順卻突然開口了。
“我大哥的本事,豈是汝等凡夫俗子能度量的?”
“好好長大眼睛看著吧,什么叫做真正的箭術!”
高順說著,所有人都看向呂布。
而呂布終于將最后一根弓箭搭在了龍舌弓之上。
隨后氣沉丹田,猛一用力。
尋常人莫說拉開,就連拉動都難以做到的龍舌弓便被呂布拉滿。
挽弓如滿月!
不過,呂布卻并未立即射出。
而是摒棄一切雜念,將心神放在天空之上。
既是感受著不停變換位置的目標,也是感受最輕盈不易察覺的微風。
“嗖!”
唯一的機會稍縱即逝,卻被呂布輕易捕捉。
他毫不猶豫,立即放開弓弦。
速度遠比之前泄歸泥更快的箭矢宛如瞬移一般,直接精準的命中了呂布的目標們。
同時,天空這才響起一連兩道凄厲的鷹唳聲。
借著,兩只老鷹不知為何緊挨著一齊掉下天空。
眾人一臉茫然,但是視力過人的泄歸泥、高順、張遼等人卻是面色齊齊一變。
只不過,泄歸泥一臉的難以置信相比,高順、張遼二人卻是面露得意的笑容。
“快拾獵物!”
扶羅韓只看兒子表情便已經知曉結果,連忙沖著方才撿取了泄歸泥的獵物的那名機敏的鮮卑勇士大喝一聲。
那鮮卑人便立即跨上戰馬,瘋狂向著目標奔去。
“好膽!”
“竟敢搶奪我大哥的獵物!”
而張遼同樣眼疾手快,他也立即跨上剛剛馴服的灰影追去,反而后發先至,先一步將那兩只老鷹連同呂布的箭矢一把抓住。
“扶羅韓族長。”
“你既然是比斗的見證人!”
“我大哥一箭雙雕,你還有何話可說!”
張遼快馬來到人群中央,高高捧起手中同時射中了兩只雄鷹的箭矢。
在場之人,無論漢胡盡皆震驚莫名。
百步穿楊者有之。
能射雄鷹者有之。
可是,只用一次機會卻能一箭雙雕的箭術,簡直是聞所未聞。
“一箭雙雕豈能是人力所為?”
“這必是天神的旨意!”
“這是神跡呀!”
不待一臉鐵青的扶羅韓說話。
比漢人更加迷信的鮮卑人紛紛拜倒在地,沖著張遼手中高捧著的“神箭”紛紛扣頭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