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追逃
- 不一樣的三國,從大夏太子開始
- 黑白肉
- 2184字
- 2025-07-08 07:55:00
在耶律余睹的幫助下,完顏阇母的千余金軍,收降了上萬遼人,但也就只有這樣的成果了。
他們狂奔一天,戰斗至黑夜,實在難以集中力量追擊天祚帝。
其余的數萬遼人,在各部將領、頭人帶領下,四散而逃。
他們也不僅僅是逃跑,因為金人太少,所以很多遼騎膽子也肥起來了,要抄掠一把自家的輜重再跑路。
這會,他們的戰斗力反而飆升起來了,叫金人反而有點畏手畏腳。
直到第二天上午,粘罕又派了一千援軍,一路收攏了之前掉隊的金軍,讓遼軍大營的金軍數量達到了四千余,完顏阇母這才將降人、輜重整頓完畢。
這會都到了午后了。
要是粘罕過來了,他完顏阇母,就可以直接率兵追擊遼帝了。
粘罕留守整頓西京城,阇母想罵人都沒處罵——一座空城,守著有什么用?一起來追遼帝啊!
粘罕不傻,皇帝阿骨打給他的任務是打斷夏人的脊梁骨,現在夏人自己跪了、跑了,他算是完成了皇帝的任務。
西京城,對于大金(對于他本人)來說,太重要了,他不可能像斜也一樣,輕易就讓出去的。不是收到阇母大勝,招降上萬遼人的消息,粘罕的援軍,怕是都沒這么迅速。
大批遼軍降人、輜重,被粘罕的隊伍護送回西京城,西京城要啥沒啥,這批人馬物資,跟及時雨一樣。
阇母則率領本部三千余人馬,挾裹了一些降兵帶路,吭哧吭哧追擊遼帝去了。
遼帝嬌生慣養的,還帶了妃嬪兒女,怕是跑不快——阇母是這么想的。
一路上,經常能看到西奔的遼人潰兵,一簇一簇,一隊一隊的,如同鬣狗,盯著雄獅一般的金軍。
他們既不退走,也不靠近,你追他跑,你跑他追,跟狗皮膏藥一樣,叫阇母十分厭煩,卻又無可奈何。
但有的遼騎隊伍,居然有幾百上千,阇母不沖一沖,就不行了。
金軍的鐵騎,雖然馬匹多(這會重新整頓,收攏了遼營的馬,不差馬),但騎兵人均鐵甲,跟這群輕騎纏斗,破費時間不說,還不一定能打出可觀的成果。
遼人輕騎跑起來還是很快的。
四散而去,金兵不可能拍馬去追吧?
阇母人少,收降納叛,加之黑夜后,又有遼軍潰軍阻礙,反而離天祚帝越來越遠。
天祚帝都逃進山區了,阇母的大軍還沒跑到朔州城,相差百余里。
與此同時,信使終于把阇母的戰績,送到了兩百里外的金國皇帝大營。
金軍正面臨著歸化州城遼軍的防守——天祚帝要東進,一路上的城池也算有了個心氣,加上是守城,還能支持一會。
金軍這不正在制作工程器械呢么!
阿骨打收到前線戰報,唏噓不已。
差一點就抓到耶律延禧了!
就差那么一點!
夏人只會玩陰謀詭計,完全不敢跟金國天兵硬碰硬,粘罕大軍未至,他們就灰溜溜的棄城而逃了。
而金軍一如既往的能征善戰,耶律延禧一如既往的膽小廢物。
阇母一千余人,就打散了四萬遼軍,逼迫耶律延禧棄軍而逃。
要是粘罕多派點人馬支援……
話說回來,那會誰知道,那一小隊遼騎,會直接把阇母的隊伍帶到耶律延禧的大營呢?要是知道耶律延禧在那邊,他也不可能只給粘罕一萬人馬。
他還以為,耶律延禧要東征呢,畢竟他率領大軍南下,歸化州城、奉圣州城,這些城池,這會還有點骨氣,是他南下的攔路虎。
這么一看,五弟斜也和兒子斡離不被勒令留守燕子城,也是活該,兩人也忒不爭氣了!
耶律延禧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他們卻摸不著,嗨!
不過事情也不算壞,夏人北退,遼人西逃,遼夏兩國大軍也算是分崩離析了,正適合快馬加鞭,緝拿遼帝。
耶律延禧都逃跑了,想來這兩個城池的守將,再也沒有堅守的信心了吧——他們的皇帝,逃跑了!
這么一想,阿骨打不自覺的撫摸著胡須,開心道:
“叫粘罕、阇母,送些遼人的旗幟、俘虜過來,想來咱們也不用費勁攻城了!”
金人擅長野戰,真要正兒八經攻城,還是比較痛苦的。
“陛下,那,咱們要派兵去追拿遼帝么?”大將完顏銀術可問道。
既然不需要攻城略地,而且遼帝蹤跡現身,機會難得,銀術可也想多獲一些功勞的。擒拿了遼帝,那可是滅遼第一功啊!
阿骨打想了想,手頭大將,可用的,就銀術可了,于是道:
“既然如此,你且率兵一萬,配合粘罕,緝拿遼帝。”
----
夏軍哨騎到底是練出來了,很快就摸到了天祚帝休息之處——保大柵。
離殺虎口還有兩百里的路程,如果不出意外,后日,天祚帝的隊伍,能抵達殺虎口。
但是天黑了,天祚帝大營也不敢隨便生火,夏軍哨騎也無法判斷遼軍人數。
不過,四萬遼軍,就被一千多金賊殺散,保大柵這的遼軍,能有多少?他們飛馬回報,曹榮更是帶著先鋒營(最開始宜水之戰的金人降卒)和精騎甲營,在天明前趕回了保大柵。
金人沒追來,夏人代勞一下,也沒關系。
曹榮率軍繞到保大柵南面,大軍稍作休息,等待天色泛青,將以往的金人旗幟打出來,肆無忌憚的狂奔而來。
曹榮就賭遼人不敢回身抗爭!
就算遼人敢回身反打,他也不怕,他手頭的千余騎,可都是金軍精銳、夏軍精銳!
夏人如此的聲勢浩大,天祚帝當即嚇麻了。
“金賊好膽!”
然后翻身上馬,打馬便走。
這次如此匆忙,連妃嬪子女都顧不上了!
妃嬪兒女們吃不得苦,留宿在堡內大戶人家,不像天祚帝,直接在堡外的墻根子下鋪了氈毯。
曹榮聲勢浩大,動作卻不是那么快,因為他的任務不是捉拿遼帝,只是驅趕遼帝,讓跟著遼帝奔逃的遼軍盡可能少。這樣,太子殿下“保護”遼帝的時候,才會不那么突兀,顯得水到渠成。
天祚帝一行人動作迅速,逃不過哨騎的眼睛,哨騎立馬射出響箭,曹榮便知道,遼帝跑路了!
后續確實有遼軍追上了天祚帝,但天祚帝卻搜刮了大家的戰馬,保障他自己和家人、親衛們的出行。
所以這會保大柵的堡壘里面,有遼人騎兵千余(保護皇帝家眷),遼人步兵(馬被征收了)兩千余,在曹榮大軍“投降不殺”的契丹語里,甚至都沒有反抗,就這么滑溜溜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