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動了真怒
- 夢游現代后回去的崇禎爆發了
- 叫天
- 2031字
- 2025-05-26 00:02:00
只聽崇禎皇帝怒喝道:“你去六科一趟,告訴他們,這是朕要的人才。朕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前的時候不說這事,如今竟然狗膽包天,來卡朕用人了?”
曹化淳明白皇帝所說,至少陳新甲只是一個舉人而已,卻不但成了宣大總督,后來更是成為兵部尚書,之前的時候,六科也沒封駁旨意的。
于是,他當即向崇禎皇帝表示道:“皇爺,那奴婢親自過去一趟。”
司禮監掌印太監出馬,該是沒問題了的。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曹化淳出馬,那是最好的了。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大約一刻鐘之后,曹化淳就匆匆回來了,臉色還有點難看。
崇禎皇帝一見,那臉色立刻就陰沉下來了,但是,這一次,他竟然沒有大吼大叫,而是冷聲問道:“怎么,還不肯通過?”
“皇爺圣明!”曹化淳小心翼翼地回奏道,“六科上下,似乎對此事達成一致,皆是反對這份旨意,說孫、黃、解三人做官多有污點,定然蒙蔽了圣聽。他們說……”
崇禎皇帝聽了,不耐煩地打斷了曹化淳,冷聲喝道:“傳王承恩、方以智覲見!”
曹化淳是了解崇禎皇帝的,見他如此,便知道皇帝是動了真怒了。
說真得,他沒想到,他去了之后,為了讓圣旨能通過,還壓低了姿態說了好話,軟話的,要是以往,誰不會給三分薄面,但沒想到這次六科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
泥菩薩都還有三分脾氣的,此時的曹化淳,心里也是窩了火的。于是,他立刻遵旨而行,前去傳人了。
…………
此時此刻,有很多人都在關注皇城里的動靜。
孫傳庭回去之后,沐浴更衣,修理了發式之后,少了邋遢,多了份自信。
坐著等了一會之后,還沒等到圣旨,便有點急了,就打發門生馮容去打聽情況。
結果沒想到,沒過多久,馮容就慌張跑回來了,一見孫傳庭,就大聲說道:“恩師,不好了……”
孫傳庭正在喝茶,一見他如此慌張,便心中一沉,眉頭皺起,當即喝道:“慌什么,我平時是怎么教導你的?”
馮容一聽,頓時有些慚愧,連忙穩了穩,然后才說道:“不少文官對皇帝不經過廷推直接任用恩師等三人的事情很是不滿,串聯了六科,結果竟然真的把圣旨封駁了。”
“學生留了王承嗣還在那邊,一有消息會馬上傳回來的。”
說到這里,他稍微有點猶豫,不過還是對孫傳庭說道:“恩師,其實……其實學生還是那個意見,這朝堂上要是不和他們一樣,是沒法立足的。依學生之見,不如趁此機會回鄉算了。”
當初,他以“天下事殆不可為”勸孫傳庭放棄對國事的關心,但孫傳庭不以為然,表示“為之自吾始,濟不濟,命也”。
孫傳庭聽了他的話,搖搖頭說道:“如今之亂世,回鄉便能自保了?如此話語,以后休提。”
馮容聽了,不敢不聽,就給孫傳庭出主意道:“朝堂上那么多官員攻擊恩師等人,也不知道當今皇帝會不會動搖。要不,恩師找門路,看能不能覲見?”
孫傳庭雖然出了錦衣衛詔獄,但是理論上,不接到那份旨意的話,其實還是有罪在身且沒有官職,因此沒法去覲見皇帝的。
他是擔心,皇帝耳根子軟,說孫傳庭的人多了就會動搖,不再用他恩師。
孫傳庭想起獄中的崇禎皇帝,當即搖頭說道:“你且放心,陛下已非原本之陛下,不用多慮!”
他回來之后,就已經聽說,太祖皇帝顯靈的事情,京師到處都在說這事,特別是有關瘟疫的。
雖然還不知道真假,但是孫傳庭自己判斷,這絕對是真的,要不然,皇帝的變化不會那么大。
他正在想著呢,就又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卻見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在門口現身,雙手抱拳,大聲說道:“老爺,小人剛聽說,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公公去了六科,結果也無功而返,那些文官聽了之后,都在歡呼叫好!”
此人是跟隨孫傳庭征戰多年的家丁之一,名叫王承嗣,就聽他惱火地補充道:“小人當時恨不得把那些叫好的文官,一手一個,扭斷他們的脖子!”
馮容一聽,當即訓斥道:“休得胡說,更不能去外面說,免得給恩師招來麻煩!”
王承嗣聽了,只是癟癟嘴,不過沒反駁。
馮容有些擔心,也不在意他的表情,轉頭看向孫傳庭說道:“恩師,連曹公公的面子都沒用,看來六科都得了很大的好處,也有人給他們撐腰,學生怕……怕皇帝會不會退讓?”
歷史上,鬧到這種程度的,一般都是皇帝妥協的。就連當初大禮議之爭堅持成那樣的嘉靖皇帝,都有對六科的妥協。更不用說,當今皇帝疑心病很重,這三人成虎之下,說的人多了,肯定會懷疑自己的決策是錯的了。
說真得,孫傳庭一開始也有點擔心了,畢竟這一次文官的態度,竟然如此堅決,不過他隨后一想,卻又開口說道:“陛下已得太祖皇帝指點,又豈會任由這些文官胡來,你們且看著好了,圣旨肯定能到!”
馮容見他這么肯定,不由得將信將疑,心中始終是擔心的。
但是,王承嗣卻沒想那么多,孫傳庭說什么,他聽什么,咧嘴就笑了。
因為孫傳庭出任兵部尚書的話,他肯定能跟著沾光。
………………
在皇城外面的一處酒樓雅間,還有人也和孫傳庭一樣在等消息。這個人不是別人,是原兵部尚書陳新甲。
雖然他已經被免職,求見皇帝是難了,但是要去見其他官員,甚至六部尚書,卻是沒問題的。
一番串聯之下,他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對皇帝這種用人方式非常不滿。
他原本就是其中之一,自然知道他們為什么不滿。
于是,兜里的錢,也不往外撈了,暫時就躲在酒樓看個熱鬧。
皇帝的這種用人方式,斷了多少人的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