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阻擾
- 夢游現代后回去的崇禎爆發了
- 叫天
- 2042字
- 2025-05-18 00:01:00
張四知見此,開口又奏道:“陛下,武夫斷然不可成勢,有關呂宋之事,責成福建巡撫辦理即可!”
崇禎皇帝知道,他說的有一定道理。
如今都已有苗頭,一些帶兵將領對軍令已經開始陽奉陰違,等再過一年,這種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連樣子都不做了,想聽朝廷旨意就聽,不想聽就不聽。
這種事情,對于朝廷來說,非常危險的。
但是,就福建那邊的事情,如果不給夠鄭芝龍足夠好處的話,只是用福建巡撫的身份去壓他,他可能壓根不會接,如果逼急了的話,他重新造反,那就會讓大明東南沿海沒有安寧之日。
文華殿內的文官,看到皇帝沉默了,就又都紛紛反對了起來。
總之,武將為主的事情,那是萬萬不允許的。
正常的圣旨,是內閣擬旨,皇帝(司禮監)用印,然后發到六科,給事中覺得圣旨不妥,還可以封駁,如果覺得沒問題,就給通政司傳旨。
如果不走這個流程,由皇帝直接下旨發出的話,那便是中旨。對于中旨,很多文官是會抵制,不接這個圣旨的。如果有文官接中旨的話,就會被同僚和上官排擠,名聲會壞。
崇禎皇帝考慮片刻之后,決定退一步,當即對他們說道:“責成福建巡撫辦理此事,但是對鄭芝龍的封賞和承諾不變。”
換句話說,名義上就還是以福建巡撫來主導此事,但是先封鄭芝龍為總兵官,然后承諾封爵的事情不變。
然而,這些文官贏了一回合之后竟然不罷休,繼續奏對,反對對鄭芝龍的夸張封賞,說他只是區區一個參將而已,封了總兵官已經是越級給官,鄭芝龍就應該感恩戴德,做好其他事情就可以,沒必要再以爵位封賞。
在崇禎十三年這個時候,爵位還是非常稀罕,崇禎皇帝沒有對文武官員封爵過。要到再幾年,局勢已經糜爛了,爵位才會不值錢,等到南明時候,爵位更是爛大街。
此時,這些文官都眼紅皇帝給出的爵位,紛紛反對。
崇禎皇帝見此,終于怒了。
之前他們反對以鄭芝龍為主,覺得武夫會亂國,這個頭不能開,他覺得有一定道理,因此,他退了一步了。
可如今,他們竟然不罷休,不但反對封爵,甚至連召鄭芝龍長子為太子侍讀這種事情,也說沒有先例,斷不可取這樣的話。
真要按他們這么說,撤去這些的話,崇禎皇帝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鄭芝龍這個海盜加商人出身的武將,斷然不會做虧本買賣,好一點是陽奉陰違,維持東南沿海現狀,要是福建巡撫逼得緊的話,人家極有可能造反。
坐地收錢,年入千萬,這就是鄭芝龍的現狀。
給錢,那肯定是沒法超過鄭芝龍目前的收入;因此,要想用鄭芝龍,就只有在名利上下功夫,以爵位和他兒子的富貴保證來讓他為朝廷所用。
就是可惜眼前這些無能之輩,壓根看不到這些。
此時,崇禎皇帝還聽到,他們中有不少人還開始攻擊旨意中鼓勵百姓出海,說什么倭寇成患,海盜劇增等等前景。
終于,崇禎皇帝忍不住了,伸手一拍御案,發出“啪”地一聲響。
眼見皇帝震怒,頓時,文華殿內立刻安靜了下來,沒有誰再敢說話。
崇禎皇帝的目光看向曹化淳,曹化淳收到,便開口說道:“如今各地饑荒,不知道多少百姓會餓死。鄭芝龍有能力運糧回來,便能活人無數,皇爺之封賞,乃是救人之舉,還請諸位體會圣意。”
崇禎皇帝聽到他說了之后,便跟著冷聲喝道:“朕不管文官武將,只要能做到朕吩咐鄭芝龍的事情,朕一樣允他爵位,讓他兒子為太子侍讀!”
話音落了之后,文華殿內又安靜了下來。不少文官偷偷看皇帝,心中很是詫異。
要知道,以前的皇帝可不這樣,如果朝堂上不達成一致的話,皇帝會聽寵信之臣的話,可要是朝堂上都達成一致的話,皇帝是極少有反對的。
可如今,皇帝面對朝堂上一致反對的情況,卻大有乾坤獨斷的意思,他就這么有把握,朝堂上所有官員都錯了,就皇帝堅持的是對的?
或許,是因為皇帝最寵信的官員楊嗣昌不在朝堂上?
很多官員想到這里,不由得都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新甲是楊嗣昌的心腹,只是區區舉人身份,卻被楊嗣昌舉薦為宣大總督,等楊嗣昌外出領軍剿賊之后,又舉薦陳新甲接替了他的兵部尚書一職.皇帝對這個陳新甲,也是自楊嗣昌之后最為寵信的。
他們一注意之下,還真發現,陳新甲沒怎么發言。于是,他們紛紛向陳新甲眼神示意,讓他出面。
陳新甲看到同僚的示意,心中得意。
剛才這么多官員反對,他就不出聲。畢竟就算他也去勸了,皇帝聽勸,那算是誰得功勞?
如今,他們都勸不動了,想起他了,那他再出面,勸動皇帝的話,就能證明他在皇帝眼中的份量,以后在同僚之中的話語權就又重一分。
心中這么想著,陳新甲還拿捏了一會之后,才咳嗽一聲,然后跨步出列奏道:“陛下,福建水師要剿呂宋之西夷,又要運糧回國,微臣以為,其多半會辜負圣望。可設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之總督,以四省之力辦妥此事!”
一旦皇帝接受這個建議,那這個總督人選就非常值錢了。從中能撈取多少好處自不必說,誰要想得到這個職位,必然要來討好他,畢竟他是如今朝堂上皇帝最寵信之臣,且這個提議又是他所提的。只要是他向皇帝提議人選,皇帝就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意。
平日里,他作為兵部尚書,用這種手段已經賣了好多個官職了。當然,這也不是他這么干,而是有權的都在用權變現。
陳新甲有充足把握相信,他這個是穩妥之舉,不但能解決皇帝非常關心地糧食問題,而且還能解決之前的文武之爭,皇帝肯定是會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