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南中武神
- 帶著超市回三國,匡扶漢室
- 風流萬戶侯
- 2634字
- 2025-06-06 21:04:32
馬謖淡然的看了他一眼,“你父親怎么了?”
漢子的聲音略帶著幾分哭腔的求道:“小人的父親得了重病,臥榻不起,求將軍賞賜一些藥物。”
“你家在何處?帶我去看便是,我自會為你父親診治。大漢乃仁義之師,丞相說過,汝等今后皆為大漢之民,幫助爾等是分內之事。”
馬謖說著示意讓那漢子帶路,然后吩咐其他士卒去別處幫忙。
漢子聽了,嘴角好似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引著馬謖走向一處破落的屋子。
馬謖跟在后面,在進去之后卻發現房間里空無一人,不由奇怪的問道:“你父親人呢?”
那漢子一改之前的謙卑臉色,冷笑一聲道:“馬橫,你這漢狗殺了我們這么多兄弟,還敢來我們部族妖言惑眾,我南中志士恨不能生啖汝肉,寢汝皮!”
剎那間,一把匕首從他胸口的毛皮里露了出來。
竟然是刺客!
漢子握著匕首,快步向前朝著馬謖的身前捅去,攻勢凌厲。
他的動作很快,幾乎讓人反應不過來,顯然預謀已久的。
不過馬謖這段日子也不是吃素的。
他自入了軍營,便開始打熬筋骨。
尤其在軍中經歷了這幾個月,參加了數十次的小規模戰斗,武藝突飛猛進。
在刺客露出匕首的同時,馬謖就已經開始動了。
在躲避的同時抓起屋內的胡床就丟了過去,漢子頭被精確的砸中,發出一聲慘叫。
“啊。”
趁著這個間隙,馬謖上去一手握住對方的手腕,硬生生的將匕首翻轉過來,對著他的腹部刺入。
朝廷是要收復南中人之心,并不代表朝廷會迂腐到放過每一個人,那是愚蠢的。
安撫不成,那便要使出鐵血手段。
對于這種頑固分子,甚至是蓄意謀殺漢軍高層將領的,馬謖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匕首開膛破肚,鋒利的刀刃朝著漢子腹部橫向切開一道口子,熱血噴涌而出,連帶體內的腸子流了一地。
噗嗤!
一股腥臭的熱血濺在馬謖的臉上,他的表情卻很是平靜。
這種場面,他已經見的太多了。
刺客難以置信的看著馬謖,身子無力的倒在了地上。
“唉。”馬謖遺憾的搖了搖頭:“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
他伸出手扯下刺客的毛皮,把濺在自己身上的血跡擦拭了一些。
然后走出屋子,走到附近的水流邊,開始清洗身上的血跡。
像這樣的刺客馬謖已經碰到好幾次了,都是要來刺殺他,然后再被他殺死。
因而在那漢子接近他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那人的神色不對,早就有所防備。
而對于反殺這些刺客是什么感受?馬謖感覺還沒有喝可樂的時候激動。
南中雖然表面臣服大漢,但是暗中反抗的事例不在少數。
許多人都只是面服,心里卻是不服,并且隨時在準備反叛。
因而在這里需要時刻小心謹慎。
當然,這里也有如同大漢普通人一樣尋常的普通百姓,對于他們要善待。
因為他們已經是大漢的子民。
至于這些暗中潛伏的跳梁小丑,馬謖是來一個殺一個。
馬謖一邊洗著身上的血跡,水流倒影出他的面龐,那道傷疤尤為顯眼。
“鄧健……”馬謖默念著這個名字,抬手摸著這道疤痕。
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留下的。
說來也可笑,那個時候他是全副武裝,手里拿著一桿長戟,腰間還挎著環首刀。
而朝他進攻的蠻人士卒,身上的衣服都遮不住下半身,手里拿著的是由石頭磨成的石刀。
可就是這樣的差距,當這名蠻人士卒殺來的時候,馬謖害怕了,他忘記了一切的技能,也忘記了自己。
什么狗屁士人的身份這時候一點用都沒有,不是士人就是不死之身。
但是蠻人士卒沒有忘記要殺他。
如果不是他的臉被割開,讓他從恐懼中驚醒過來,只怕就要交代了。
自此,他這張英俊的帥臉毀了。
而造成他這些苦難的,便是那個叫鄧健的人。
搶在他前面獻計,然后被丞相編入軍中,做了一名普通士卒,吃了無數的苦。
馬謖掀開了甲胄上面的衣袍,上面是用針線縫的一個名字——鄧健。
“南中之事果然又被此人所料中了。”馬謖長嘆一口氣。
雖然他很不想承認,但是鄧健寫的那篇《定南中》,上面早就提醒過南人只是表面臣服。
在歸降之后,一定會有一些小動作,比如刺殺大漢的將領,或者是故意搗亂什么的,一定要小心提防。
“此人到底是誰?竟事事料我于先。”馬謖不自覺的握緊雙拳,心中對鄧健產生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怨念。
他本來是想著獻計官復原職的,以后當個參軍出謀劃策什么的。
但沒想到硬生生的被改變了路線,成為了一個上戰場殺敵的將領。
讀了這么多的書,全都沒用上。
馬謖現在想不太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但他現在也不太想動腦子了,覺得還是上戰場殺敵更簡單一些。
你想啊,這刀子一捅,敵人倒下了爬不起來就是軍功。
比想那些復雜的計謀要簡單的多。
刺客只是一個小插曲,影響不了漢軍扎根在南中的決心。
馬謖依舊每日在南中境內奔走,幫助南中百姓看病,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
偶爾會有刺客來刺殺,都被馬謖一一反殺。
漢將軍馬橫的名聲在南中也是愈發的響亮,南中小兒甚至聞馬橫大名夜不敢啼。
劉能將這些畫面一點點拍了下來,都已經可以當成一部連續劇了。
他甚至都想好了這部劇的名字,叫做《進擊的馬橫》。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南中似乎安定了許多,又似乎和以前一樣。
這一日,運送雜交水稻的隊伍到了,馬謖收到命令,迎接兩位朝廷派前來的屯田大使,向他們學習如何種植雜交水稻。
“足下便是令南人聞風喪膽的馬橫將軍吧。”張博對著馬謖拱手行禮,同時仔細的打量了他一眼。
傳聞中的馬橫將軍并不像傳說中那般高大威猛,反而帶著幾分書卷氣,這讓他有些驚訝。
這馬橫將軍,莫不是之前也是和他們一樣是個讀書人,為了大漢親下基層?
真是個可敬的人啊。
宋謙也是夸贊道:“聽說南人都贊嘆將軍為南中武神,與昔日威震涼州的神威天將軍馬孟起并列。”
馬謖愣了一下,自己從未想過會以武聞名,過去的那個名士馬謖仿佛從未出現過一樣。
不過他現在已經習慣了,謙虛的拱了拱手,“哪里哪里,橫武藝平平,豈敢與驃騎將軍并列。”
嘴上雖然這么說,但馬謖心里還是很高興的,論武藝,他肯定是打不過馬超的。
接著他又想到什么,看著二人皺眉問道:“聽說典農中郎將的雜交水稻可畝產千斤,不知是真是假。”
張博點頭,“一畝雜交水稻最高可產兩千斤以上,不過在南中培育,少了化肥,產量怕是要舍去一半多,怕是只能達到普通水稻的數倍,但我想應該也夠了。”
南中屬于較為落后的地方,大漢的任何東西來這里都是讓他們的生活提升。
“化肥,這又是什么東西?”馬謖有些聽不明白。
張博并沒有解釋,這個東西目前只有典農中郎將府的人才知道,其他地方也弄不到,說了也沒用。
宋謙說道:“馬將軍,這雜交水稻最遲一百五十天便可以收獲,我大漢若想扎根南中,就必須大力推廣,讓南人學會種植雜交水稻才行,待明年開春之后,將軍再看成效便是。”
鄧健在《定南中》寫的已經是很明白了,得讓南中百姓切切實實享受到朝廷的好處,吃飽了肚子,他們才會擁護大漢。
馬謖依舊是懷疑,總覺得是種地的在吹牛,而且他為什么現在做的事情處處都和鄧健有關?
真讓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