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坐月子
-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
- 猶寸陰
- 2060字
- 2025-05-09 19:32:56
何氏看了看:“打兩副長命鎖卻是不夠的,回頭讓二郎去打些獵物上鎮里酒樓賣了,不說別的,咱們做祖父母的,不能說長命鎖都不打的。誰家嫁姑娘娶媳婦,總要做家具的,你也尋些好木頭備著,說來這也是占了兒媳婦的便宜了。”
秦家莊是丘陵地貌,環山繞水,年景好的時候,也算是富足。秦員外家的林地比良田要多,足占了一個位置極佳的小山頭,山上的木材獵物,山下湖塘里的水產統統都是他家的私產。秦員外的良田湖塘山頭連著他們家的大宅子,是一片環山抱水的好地兒,越富就越富。
而陳家是秦家莊的外來戶,因陳跛子學木匠的時候不慎被木頭砸傷了腿,留下了病根,被兄弟強行分了家,就此離村單過。跛子在種田上總是吃虧的,比不過人家健全人,也就大半靠木匠手藝吃飯,何氏一個人哪怕能干,也種不了幾畝地,加之他們家又要供陳世美讀書,沒有余錢置產,所以越窮就越窮。
陳跛子想到這兒,嘆了嘆:“是我沒出息,好在你會養,養出讀書苗子,娶了地主閨女,也算是苦盡甘來。”
何氏拍了陳跛子一巴掌:“可不敢占了便宜還心安理得,咱們貧苦人家,品行更不能歪,該知恩圖報。”
陳跛子也是認同的:“聽你的。”
這廂里夫妻夜話,那邊秦香蓮睡得香甜,孩子中途尿了哭了,何氏也沒吵她,自己靜悄悄給孩子換了尿布,又把孩子哄睡著,出去洗臟尿布去了。
曬好尿布,天光大亮,何氏去廚上燒了熱水,先煎了藥,又燉了開水準備等會沖藕粉。昨天秦香蓮沒喝完的豬蹄湯,今天熱了熱,給陳氏父子倆喝了,父子倆喝產婦補湯喝得心虛得很,還是何氏說不白吃,賣力多抓些野雞兔子,多打點家具,父子倆才安心。
秦香蓮醒來的時候,外頭太陽都有些曬了,屋里沒開窗戶,也亮堂堂的。兩個孩子睡在她身側,乖得不行,不過幾天的光景,就不再是原來皺巴巴的樣子,皮肉慢慢充盈起來,看著就叫人歡喜。
秦香蓮看了一會兒,她是有些想解手才醒的,這會兒坐著月子,身上痛得起身也不方便,只能慢騰騰地往下挪。秦家也沒個幫工,她也不好事事都喊婆婆,只好咬著牙一邊挪一邊忍著淚。
何氏進來看見了直道:“老天,你起身干嘛,想如廁只管喊我,有干凈恭桶在這邊,你上了我立即提出去,保管不臭。”
何氏給秦香蓮套上皮夾襖,扶著面皮發紅的秦香蓮往角落里走:“你也別不好意思,坐月子可得坐好,是女人一輩子的事,不講那些虛禮。”
整塊的羊裘加縫了棉花里子,又大又暖和,都能當被子蓋,何氏為媳婦坐月子傾情手工制作,秦家莊獨一份的好保暖衣裳,誰看了不說一句好婆婆。
秦香蓮穿越這幾天,為了生存硬是把臉皮磨厚了,此時坐在恭桶上,早已沒了羞憤欲死的情緒,就是尷尬。何氏也知道秦香蓮怕羞,躲出去給她打熱水了,好讓她洗洗臉擦擦身,去去污穢。
水端進來,炭爐也提了進來,怕秦香蓮一個人不好擦受了涼,何氏想親手幫忙,秦香蓮好說歹說才把人勸出門,再三保證自己可以。
秦香蓮齜牙咧嘴完成了自潔工作,換上在外頭曬得暖烘烘的干凈衣裳和超長月事帶,感覺腳步都有了力氣。坐月子據說是要來一個半月左右的月經,這么久的時間都不能見風受寒,古代也沒有浴霸,洗澡洗頭不要想了,能擦洗下就不錯了。
秦香蓮很滿意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干凈的狀態,坐在梳妝臺前把頭發細細疏通,盤了一個緊緊實實的麻花頭,擦了梳妝臺上的油膏,總算不再蓬頭垢面。
何氏進來把臟水臟衣服一通收拾,還沒等秦香蓮反應過來,她就又被人推到了床上躺著,還給她腳底塞了個湯婆子捂著。她羞愧難當:“辛苦阿姑了,家里年底收了租子有些余錢,我想著還是請個幫工照顧我坐月子,這樣阿姑也不用這么累,我也自在些,不然心里總感到愧對阿姑啊。”
何氏細細思量了:“我做慣這些不覺辛苦,照顧你也是應當,左右不過是這月余,請幫工的事不要再講,我既無田地又不事紡織,照顧晚輩,也是享天倫之樂。”
陳家的田地也跟著秦家一起盡數租了出去,何氏專職照顧兒子兒媳,料理家務,陳跛子做木匠活也連帶著巡山護林,至于二郎陳年麥則是幫秦家放羊放牛,空了就去捕魚摸鳥打豬草。秦家不僅是養了些牛羊,因秦家的荷塘也不小,里面也就順帶著胡亂養了些鵝和鴨子,白天放出去,晚上趕回來。
可以說陳家這一家人,雖然住在秦家,但都沒有白吃白喝,每個都忙里忙外,為這個家貢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連十二歲的陳年麥都是個勤勞付出的少年。
秦香蓮現在出不了門,雇人的事能做主的婆婆不同意,她也就暫時按下,后面再慢慢軟磨硬泡,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看要不要提一提罷。
見秦香蓮妥協,何氏露了笑:“我好手好腳,一把子力氣,沒得雇傭別人,花這個錢,就當為冬郎春娘倆個省著。我去給你端藥,喝了藥吃碗藕粉,去年二郎掏回來的蜂蜜漬了八月的桂花,再又現剝些松子仁,加里頭一起吃又香又甜。”
秦香蓮也餓了,被說得口舌生津,一口干了那碗苦藥,就開始吃晶瑩剔透的蜂蜜桂花藕粉,古法藕粉粘稠又拉絲,香滑可口。松子是昂貴難得的堅果,和蜂蜜桂花一起,咀嚼吞咽齒頰留香,又是甜香又是油香。
藕粉也難得,尋常人家都舍不得吃。挖出來的藕要費力砸成泥,加水揉洗靜置,第二天把上層的水潑掉,下面薄薄一層白色就是藕粉了。藕粉要曬干,曬干再碾碎,通常十多斤藕只勉強得一斤藕粉。古代生產條件不如現代,這個比例可能更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