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過后,紅燈籠高高掛起,一家人吃得肚皮滾圓,懶洋洋地癱在椅子上消食。
上半夜還算好熬,各種小吃食不斷,到了下半夜,困意襲來,三郎和四娘率先敗下陣來。
大郎在屋里揮舞著拳腳,練習著柳蕓新教的招式。二郎和韓宇各自捧著本書,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柳蕓端著一碟炒黃豆,百無聊賴地嗑著,眼神有些放空。
“要不要也看會兒書?”這個念頭在柳蕓腦海中一閃而過,但很快就被她否決了。“算了吧,難得清閑,何必自找苦吃。”她暗自嘀咕道。
半夜三更時分,二郎也撐不住了,悄悄溜回房去。剩下大郎、柳蕓、韓宇三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愿認輸。
韓宇看書已經看得眼睛發酸,這會兒停下來,忍不住打起哈欠。去歲沒能守住,今年說什么也要熬到天亮。他暗自掐了把大腿,逼自己保持清醒。
天邊剛露出魚肚白,韓宇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起來。“今年定要時來運轉!”他興奮地喊道,聲音里帶著些許疲憊。
回頭一看,瞧那大郎年紀尚小,竟然活力滿滿要去庭院鍛煉。柳蕓連忙將他喝住,“別鬧了,快去睡覺。”小少年這才不情不愿地回屋。
“我也去打個盹。”柳蕓打了個哈欠,搖搖晃晃地回屋補眠。韓宇早已撐不住了,忙完瑣事后,也倒頭就睡。
全家睡到日上三竿才爬起來,起床時滿村寂靜無聲。
家家閉門不出蝸居在家,難得有機會睡個懶覺。
出了年,一家六口,明顯富態了許多。柳蕓看著鏡中的自己,不禁苦笑道:“這哪是養膘,簡直是長膘了。”
等到正月初八,集市來臨,村民們約好結伴進城。穆氏坐完月子了,韓峰一大早就跑過來問柳蕓,“嫂子,我們要進城趕集,你們去不去?要是去的話,眾人想蹭個便車。”
柳蕓問:“去幾人啊?”
“我、大嫂、銀貴銀蓮,還有爹,三位成年人帶著兩個娃兒。”韓峰如實相告。
柳蕓想了想,點頭應允,“巧了我們也想買匹幼馬,那就一起吧。”
韓峰聞言大喜,匆匆回家準備去了。柳蕓和韓宇剛送走韓峰,一回頭,只見大郎幾個巴巴望著堂前,眼中滿是期待。
小兩口眼神交匯,心照不宣。“要不都帶上?”韓宇輕聲道,“這馬車容不下這許多人,領著四個孩子,剛好讓娃們坐車,大人們走路。”
四個孩子差點歡呼出聲,興奮得睡不著覺。
初八天還沒亮,兩戶人家天不亮就起來收拾。草草吃罷早飯,柳蕓和韓宇點著火把,牽著馬車來到大院接人。
大郎幾個兄妹倆倆配對,從車窗探頭張望。銀蓮銀貴一看,急不可耐地鉆進車廂,一群孩子嘰嘰喳喳,柳蕓只想找個耳塞。
幸好駕車的是韓大叔,不是她,否則近在咫尺聽他們吵鬧,她腦袋快炸裂。韓大叔年歲已高,倒是愛極了這份喧鬧,生疏地駕著馬車,樂呵呵地問柳蕓和韓宇:
“二弟昨夜歸來提起你們想去城里挑馬?咱家不是已有一匹老馬了嗎,還要馬干甚,買頭牛多好,既能運貨又能干農活。”
韓宇解釋:“爹,大郎二郎二月就該去沈家私塾讀書了,路途太遠,夫人想給孩子們添匹幼駒,上學方便些。”
“啥?”大院三個大人都吃了一驚。
韓宇這才想起來,還沒來得及跟大院眾人說沈氏的事呢,點頭道:“是啊,我們夫妻倆費了不少心思,費盡周折才得沈老夫人首肯。”
鄭氏有點激動地問:“你們操了什么心啊?指點指點大哥大嫂吧,銀貴也老大不小了呢,三弟你做叔叔的別忘記自家親侄子!”
韓宇剛要開口,柳蕓搶先一本正經道:“五十兩一人。”
韓宇瞳孔一震,暗道:好家伙,她這張嘴真夠直的!
鄭氏等人驚得倒抽涼氣,“五十兩一人?”她朝車廂一指,“大郎二郎兩兄弟合計,那可就值一百兩銀子了?”
聽到這一百兩巨款,韓老漢和韓峰父子兩大氣都不敢喘。
柳蕓夫妻兩一起點頭,“對!”
他們沒撒謊,光是野味就值不少銀錢,更別提還有制皂的秘方。
方子沈氏收去了,壓根沒打算用來生產。豪門世家總愛把配方緊握不放,如此方能凸顯其價值所在。
韓宇這么一想,霎時覺得柳蕓要價一百兩還算少。但講再多鄭氏他們也難以理解,一百兩銀子恰到好處。
鄭氏被這個數字嚇得不輕,再也沒提讓柳蕓夫婦幫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