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給狗子們喂點狗糧。”孫青山吩咐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每只一根就夠了。”
鐵漢連忙應(yīng)聲,從孫青山的背囊里取出狗糧分給幾條狗。獵狗們歡快地吃著獎勵,尾巴搖得飛快。這是它們應(yīng)得的,畢竟沒有它們,今天的狩獵不會這么順利。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時,一只胖乎乎的小鳥突然從雪窩里飛了出來。它的羽毛在陽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顯得格外可愛。
“山雀雞!”鐵漢眼睛一亮,聲音中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這種鳥比鵪鶉還要肥美,冬天就在這種林子里覓食。可惜他們這次沒帶抄羅子,否則倒是個難得的美味。
“青山哥,這山雀雞燒著吃可香了。”鐵漢咽了咽口水,眼神中充滿向往。
孫青山笑道:“改天專門來抓,讓你吃個夠。”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寵溺,顯然對這個年輕人的貪吃很是包容。
“太好了!”鐵漢興奮地說,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這幾年冬天都在幫我爹釀酒,好久沒吃過山雀雞了。”
看著鐵那副饞相,孫青山不禁莞爾。雖然這一趟很是辛苦,但總算完成了任務(wù)。他牽著大個子,帶著鐵漢和幾條狗,朝著約定的地點走去。
孫青山和鐵漢并肩而行,山風拂面,帶來松針的清香。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林間小徑上,兩人的腳步踩在厚厚的落葉上,發(fā)出沙沙的響聲。
“鐵漢,等過幾天,我再帶你去打山雀雞。”孫青山瞇起眼睛,嘴角掛著一抹笑意,“保管讓你吃個夠。”
“真的嗎?青山哥,那可太好了!”鐵漢興奮地說道,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神色。
孫青山看著鐵漢孩子般的表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他輕輕拍了拍鐵漢的肩膀,目光中帶著幾分關(guān)切。
“對了,”孫青山忽然想起什么,語氣變得有些嚴肅,“你大哥二哥沒說什么吧?帶你去山里搞狩獵。”
鐵漢撇了撇嘴,臉上閃過一絲不屑:“能說啥?我都跟他們說了,蓋房子娶媳婦都不用家里出錢,還能往家里交錢呢,他們巴不得我出來干活。”
孫青山聽著,心里暗嘆一聲。他太了解鐵漢家的情況了。鐵漢的父親,一個偏心眼到極致的老頭子。把釀酒的手藝只教給大兒子,卻指望三個兒子都養(yǎng)老。這種偏心,往往會害了被偏愛的那個。
孫青山的思緒不由得飄向了未來。他知道,后來鐵漢大哥學了釀酒手藝,卻在父母年邁時把他們趕出家門。說什么父母是三兄弟的,該輪到弟弟們養(yǎng)了。最諷刺的是,當初幫著釀酒、帶孫子的時候,父母還年輕。等人老了干不動了,就被趕了出去。
二哥更是直接翻臉不認人,連看都不愿意看老兩口一眼。
反倒是看似跳脫的鐵漢,最后把老兩口接回家養(yǎng)老送終。這也是孫青山愿意帶鐵漢打獵的原因。這樣的人,雖然有人說他傻,但至少不會背后捅刀子。
正想著,前方歐德勝的身影出現(xiàn)在視線里。歐德勝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獵人,在這片山林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哈哈,又逮著一頭馬鹿!”歐德勝看到他們牽著的馬鹿,笑著打趣道,眼睛里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青山啊,你老丈人看見了不得樂開花?這嫁妝得翻倍啊!”
孫青山也笑了起來,眼角的笑紋舒展開來:“那得德勝叔你去說,我這當女婿的哪好意思開這口。”
“包在我身上!”歐德勝拍著胸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幾人把馬鹿拴在爬犁上,將背囊放好,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坐下。爬犁上鋪著厚厚的獸皮,坐上去暖和舒適。
“架!”歐德勝一揮鞭子,騾子邁開步子往前走。
時間已經(jīng)不早,歐德勝頻頻揮鞭催促騾子加快速度。這片山林廣闊,整個龍虎嶺有將近三萬平方公里,光是森林就有兩百多萬公頃。雖說青松嶺林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采伐區(qū)也足夠大了。更何況,他們打獵的范圍遠不止于此。
山路蜿蜒,狂奔了接近三個鐘,終于到了目的地。途中,他們經(jīng)過了幾處陡峭的山坡和湍急的溪流,爬犁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顛簸,但大家都習以為常,沒有人抱怨。
“吁!”歐德勝勒住韁繩,指著遠處山崗上的松樹林,“就在那片林子里。”
孫青山認得這地方,是虎踞溝和青山灣的交界處,再往東北就是九嶂林木廠了。這里的地形他再熟悉不過,每一棵樹、每一塊鐵漢似乎都在向他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故事。
他跳下爬犁,活動了下筋骨。長時間的顛簸讓他的身體有些僵硬,但這種感覺對于一個常年在山林中奔波的獵人來說,反而是一種享受。
歐德勝把騾子拴在路邊一棵野核桃樹上,帶著眾人往山上走。野核桃樹的枝干上還掛著幾個干癟的果實,在寒風中搖搖欲墜。
很快,歐德勝就帶他們找到了那棵巨大的紅松。兩人合抱粗的樹干上,離地一米處有個水缸大的樹洞,洞口上方掛著厚厚的冰霜。這棵紅松像是一個沉默的巨人,靜靜地守護著這片森林。
小柱和鐵漢默契地去找木棍,孫青山仔細打量著樹洞。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鋒利的刀,仔細地剖析著眼前的一切細節(jié)。
“德勝叔,這冰霜不簡單,可能是雙熊窟穴。”孫青山沉聲說道,眉頭微微皺起。
“確實有這個可能。”歐德勝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這很正常,熊崽子頭一年都跟母熊一起冬眠。就算第二年,果母熊沒有新崽子,老崽子也可能繼續(xù)跟著過冬。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可能要面對兩頭熊,而不是一頭。
“找兩根三米長的木根來。”孫青山對拿著短棍回來的小柱鐵漢說。
兩人答應(yīng)著又去找了。孫青山則和歐德勝清理積雪,生起篝火。火焰跳動,驅(qū)散了周圍的寒意,也給了他們一絲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