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玉華山的傳說
- 歡喜日常
- 小鹽究
- 1977字
- 2025-05-07 18:45:29
“這...這是真的冰?”南安郡王難以置信地伸手去摸,觸手生涼,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沈玉嘴角微揚,臉上帶著得意:“硝石溶于水時會吸收熱量,讓水結冰。這是我從書上看來的。”
蕭煜等人面面相覷,一個個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們哪想到,平日里不愛讀書的沈玉,居然懂得這等奇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涼意,讓人心曠神怡。
“接下來,我要在毅國公府冰鋪附近開店。”沈玉取出幾張寫好的股份書,紙張在微風中輕輕抖動,“他們賣二兩,我賣一兩。”
秦景遠看著眼前這個聰慧過人的女子,心中暗暗贊嘆。這哪是什么女土匪,分明是個商業奇才。他的目光在沈玉專注的側臉上停留片刻,又若無其事地移開。
桃兒端來冰鎮蓮子羹,大家一邊享用,一邊商議著未來的生意。清涼的甜湯滑入喉嚨,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沈玉將股份分給在座諸人,自己只留兩成,還給西陵侯府留了三成。
“大嫂這是在送錢給我們啊。”蕭煜感嘆道,手中的瓷勺輕輕攪動著蓮子羹。
沈玉眨眨眼:“等我缺錢了,自然會找你們要回來的。”
眾人聞言,不由得打了個寒戰。這位定國公府的大少奶奶,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后院的風聲漸止,幾個人面面相覷,誰也沒說話。院中的梧桐樹葉沙沙作響,偶爾有幾片金黃的葉子隨風飄落,在地上畫出斑駁的光影。
桃兒忽然開口:“建議各位開始囤積資產。”她坐在石凳上晃著腿,一副天真爛漫的模樣。
這話說得莫名其妙,卻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空氣中彌漫著一絲微妙的氣氛。
秦景遠輕咳一聲,打破了這份尷尬。他整了整衣袖,目光不經意地掃過眾人。南安郡王看著桃兒:“本郡王思來想去,干脆跟著你們干一票大的。玉華山的本事,著實讓人佩服。”
沈玉聽了這話,嘴角微微上揚。她知道這幾個人是在打趣,但看著桃兒認真的樣子,不禁覺得有些好笑。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她的臉上,為她添了幾分柔和。
“你們真要加入玉華山嗎?”桃兒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星。她從石凳上跳下來,裙擺隨著動作輕輕擺動。
“當然是真的。”東樂侯世子一本正經地說,嘴角卻藏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桃兒轉頭看向沈玉,眼中滿是期待。沈玉無奈地搖搖頭,這丫頭還是這么容易上當。她伸手輕輕拍了拍桃兒的頭,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暖。
“加入玉華山可不容易,”桃兒一臉嚴肅,小臉皺成一團,“侯爺有很多考驗,就算是姑爺的好兄弟也得過關。”她說著,還學著大人的樣子叉腰。
幾個人頓時來了興趣,蕭煜忍不住問:“你是怎么加入的?”他靠在廊柱上,眼中帶著幾分好奇。
“我能吃啊,”桃兒驕傲地說,小臉上寫滿了自豪,“夫人說能吃是福氣。”
蕭煜幾人面面相覷,這考驗也太簡單了。院子里的風輕輕吹過,帶來一陣花香。
“那其他人呢?”東樂侯世子追問,他不自覺地向前邁了一步。
桃兒掰著手指數:“有的要背著三十斤沙袋爬山,有的要蒙眼射箭,大少爺就能蒙著眼睛百步穿楊呢。”她說得眉飛色舞。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蕭煜咽了咽口水,喉結微微滾動:“你說沈毅能蒙眼射箭?”他的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
“當然啦,”桃兒點頭,發髻上的珠釵隨著動作輕輕晃動,“侯爺還經常讓人朝他頭上的果子射箭呢。”
這番話讓幾個人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們與沈毅交手過,四個人聯手才勉強占上風,若他真有這般本事,豈不是一直在讓著他們?
帶著滿腹疑問,幾人告辭離開。路過兵器鋪時,蕭煜買了把上好的弓箭。鋪子里的老板是個精明人,見是貴人光顧,特意挑了把上等的紫檀木弓。
沒走多遠,就遇到了沈毅。他穿著一身青色長袍,正在街邊的茶攤喝茶。
“聽說你能百步穿楊?”蕭煜把弓箭遞給他,指著天上一只老鷹,“要不要試試?”陽光下,那只老鷹盤旋著,投下一片陰影。
話音未落,沈毅已經搭弓射箭。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那只倒霉的老鷹直直墜落,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幾個人看得目瞪口呆,連呼吸都忘了。街上的行人也都停下腳步,仰頭望著這驚人的一幕。
“怎么練的?”蕭煜艱難地問,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
沈毅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從小被騙的。我爹說外面的人箭術都很厲害,不練到百步穿楊就丟玉華山的臉。”他說著,給自己倒了杯茶。
“那玉華山有多少這樣的神箭手?”南安郡王追問,他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腰間的佩劍。
“八十多個吧。”沈毅隨意地說,仿佛在談論今天的天氣。
這個數字讓幾個人差點窒息。茶水灑在桌上,無人在意。
“對了,”安國公府大少爺忽然想起什么,眼中帶著恍然,“前年剿匪,那些受傷的官兵除了兩個,剩下的都中箭倒在左腿。”
“就這倆是我老爹的手筆,”沈毅說,“也是那次暴露了他箭術一般的事實。”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和好笑。
“一般?”蕭煜不敢相信,聲音都提高了幾分,“那他怎么教出這么多神箭手?”
沈毅笑了,陽光下他的笑容格外明朗:“他就教些基本功,然后頂著果子讓我們練。我們哪敢真射他?只能拼命練習。”
幾個人聽完,不由得對西陵侯肅然起敬。這樣的教學方法,簡直是用命在逼人進步。茶攤上的客人們也都豎起耳朵,聽著這不可思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