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軍令如山:衛忠的使命
- 劍指金陵:亂世權謀
- 不會起名的屑
- 2010字
- 2025-05-07 19:32:30
“全體集合!”衛忠揚聲道。
片刻之間,五百人的后幢已經整齊列隊。衛忠掃視一圈,目光在那兩名新兵身上停留了一瞬。
“今天給你們出個應用題。”衛忠踱步到隊伍前方,“怎樣才能安全穿越這片崎嶇險峻的區域?”
場面一時安靜下來。新兵們面面相覷,老兵們也在思索。
“我來答!”陳燕兒第一個站了出來,神情興奮,“要多派哨探警戒。”
“萬一前方的斥候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了怎么辦?”衛忠反問。
“那就...多派些人。”陳燕兒的聲音弱了下去。
“具體該派多少?如何分派?”衛忠步步緊逼,“戰場上可沒有后悔的機會。”
陳燕兒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讓我來試試。”鐵三站了出來,“穿過危險地帶的時候,全軍需披甲持械。前鋒要派出最精銳的士兵,分成小隊,互相策應。”
“繼續說。”衛忠示意。
“每隊不少于五人,相距不超過百步。發現敵情立即示警,同時就地結陣,為大部隊爭取時間。”
衛忠點點頭:“不錯,還有補充的嗎?”
“我來說!”陸黑狗舉手,“可派人先占住兩側高地。山高林密處要特別注意,每隔一段距離就要派人清查。大軍要披掛整齊,保持戰斗隊形快速通過。”
討論聲漸漸熱烈起來。
“要注意地形地勢!”
“兩翼要派斥候!”
“后軍也要保持警惕!”
“補給隊伍要重點保護!”
衛忠聽著這些建議,目光中閃過一絲欣慰。這些少年雖然經驗尚淺,但求知若渴,思維活躍。
“很好。”衛忠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現在,我們來實戰演練。”
他指向校場邊的一片樹林:“那里就是我們要通過的險要地段。你們分成兩隊,一隊扮演行軍部隊,一隊扮演伏擊之敵。”
士兵們頓時興奮起來。這種實戰演練比枯燥的操練有意思多了。
“陳燕兒、鐵三,你們帶隊。”衛忠點將,“記住,這不是游戲。要像對待真正的戰斗一樣認真。”
很快,兩隊人馬分開準備。陳燕兒負責行軍隊伍,鐵三負責伏擊。
衛忠在一旁觀察著。陳燕兒這次吸取了教訓,安排得十分細致。斥候、前鋒、主力、后衛,一應俱全。
鐵三也不含糊,把人手分散埋伏,還特意選了幾個制高點。
演練開始后,雙方你來我往,打得熱鬧。雖然用的都是木制兵器,但招招都使出了真功夫。
最后,陳燕兒這邊雖然損失了不少“兵力”,但還是成功通過了“險要地段”。
“停!”衛忠喊停演練,“都過來。”
大家圍攏過來,有的還在喘著粗氣,臉上卻都帶著興奮的神色。
“說說看,剛才哪里做得好,哪里還有不足?”衛忠問道。
討論又開始了。有人說陳燕兒的斥候布置得太密,影響了行軍速度。有人說鐵三的伏擊點選得不夠隱蔽。
衛忠聽著他們的討論,不時點頭。這些少年在實戰中學習,進步得很快。
“休息一炷香,然后練射箭。”最后,衛忠揮手道。
“諾!”整齊的回應聲中,透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
看著這些充滿活力的面孔,衛忠想起了自己當年剛入伍時的模樣。那時的他,也是這般意氣風發吧。
現在的御軍雖然人數銳減,但只要有這些愿意學習、渴望進步的年輕人在,總有重振雄風的一天。
衛忠站在校場中央,目光掃過席地而坐的眾多學生兵。晨光熹微,微風拂過眾人的衣袍,帶來一絲清涼。
“出此門后,今日推演內容不得外傳,若有違背者,定斬不饒。”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諾!”整齊的回應聲中帶著幾分肅殺之氣,回蕩在校場上空。
衛忠微微頷首,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這些年輕的面龐上寫滿了期待與緊張,有人握緊了拳頭,有人不自覺地挺直了腰背。
“設若太尉奉帝北伐...”
話音未落,在場眾人神色驟變。有人猛地抬頭,有人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還有人不自覺地倒吸一口涼氣。這哪里是什么推演,分明就是眼下局勢。
校場上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金陵衛兩萬為精銳,再加四方丁男、世兵,塢堡部曲,讓投誠的士兵打頭陣,總兵力超過十萬。”衛忠一邊說著,一邊在場中踱步,“這支軍隊看似人數眾多,實則...”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到不少學生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
“太弟慕容輝失了民心,內外皆怨。如今僅能聚集五萬兵馬,其中萬余中軍算得上精銳。”
有學生忍不住小聲議論:“這兵力差距...”
“七八月間,天師北上,天子親征,文武百官跟隨出征。”衛忠繼續道,“待抵達江北,兵力將達十余萬。”
說到這里,衛忠突然停下腳步,轉身面對眾人:“若你是慕容輝,該如何應對?”
場中一片寂靜。有人皺眉思索,有人低頭沉思,還有人悄悄地在地上畫著什么,似乎在推演戰局。
這等局勢,已非單純的軍事對抗,還牽涉到方方面面的戰略考量。對這些年輕人來說,確實有些為難。
衛忠也不催促,給他們留出思考時間。他知道,越是復雜的局勢,越需要冷靜的頭腦。
良久,他開口道:“鐵三。”
被點到名的年輕人猛地站起,衣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回邵師。末將以為,當堅壁清野。”
他的聲音越說越堅定:“將野外糧草、百姓存糧盡數搜刮,牲畜全部宰殺,隨即撤回城中據守。大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又攻不破堅城,必然疲敝。待其退兵之際,我軍可以精銳出城追擊,或可大勝。”
此言一出,眾人議論紛紛。有人連連搖頭,有人若有所思,還有人面露不忍之色。這主意太過狠辣,即便能贏,也是兩敗俱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