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古都的暗涌
- 劍指金陵:亂世權謀
- 不會起名的屑
- 1842字
- 2025-05-07 19:32:30
金陵,這座歷經周公營造、周平王東遷、漢光武中興的古都,如今正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城墻上的守軍來回巡視,城門處的檢查一絲不茍,街道上的行人步履匆匆。
城內外的氣氛緊張得像是拉滿的弓弦,隨時可能崩斷。
衛忠站在明德堂的院落里,目光掃過四周斑駁的墻壁。這里是城南,離太尉府不遠,這地方就是天然的屯兵之地。古老的建筑群透著歲月的滄桑,卻依然能看出當年的氣派。
庭院里,幾株老槐樹的枝葉在風中輕輕搖曳,投下斑駁的陰影。樹下,一群士兵正在整理裝備,金屬碰撞聲清脆悅耳。
“大人,營地已經安排妥當。”一名親兵快步走來,躬身稟報。
衛忠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思索。單妃沒能把他們安排進城內,這讓他多少有些失望。不過轉念一想也在情理之中,金陵城內不是皇宮衙署,就是權貴宅邸,哪有地方安置這么多兵馬?
遠處傳來一陣嘈雜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怎么回事?”衛忠皺眉問道。
“回稟大人,是城外的難民,聽說朝廷在發放糧食,都往這邊涌來了。”
衛忠走到墻邊,遠遠望去,只見城門外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守軍正在維持秩序,但收效甚微。
“讓周英帶一隊人去協助維持秩序。”他沉聲道,“記住,不可傷及百姓。”
正說著,朝陽門大街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數百騎兵如疾風般掠過街道,揚起陣陣塵土。馬蹄聲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很快消失在街道盡頭。
“趙剛、馬猛、周英、鐘獾兒、張遠。”衛忠喚來五人,目光在他們臉上一一掃過,“眼下有三件要事。”
趙剛神色緊張:“都尉,剛才那支騎兵...”
“無需擔心,”衛忠擺擺手,“多半是去驅趕敵軍游騎的。真正的戰事還沒開始。”
看著眾人仍有些緊張的神色,衛忠突然話鋒一轉:“說說看,若在平原遇到敵騎,你們有何應對之策?”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應答。
“末將以為,”趙剛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謹慎,“可效仿馬西平,用車陣和弓弩。”
“哦?說說為何?”衛忠來了興趣。
“車陣首尾相連可阻敵沖鋒,弓手立于車上從容射殺。敵騎縱有千軍萬馬,也難以突破。”
衛忠點頭贊許,在地上抓起一根樹枝,開始畫起戰陣圖:“不錯,但具體該如何布置?”
他蹲下身,仔細畫出車陣的排列方式:“看好了,前排車輛要間隔擺放,后排車輛要填補前排空隙。這樣既能保持陣型完整,又能讓弓手獲得更大的射界。”
馬猛插話道:“大人,若敵軍從側翼進攻呢?”
“好問題。”衛忠又畫了幾筆,“所以車陣要呈圓形或方形,保證四面都有防御。弓手分為兩層,內層負責遠射,外層負責近戰。”
周英若有所思:“這樣一來,就像一個鐵桶,內外都有防護。”
“正是如此。”衛忠繼續講解,“但要注意,車與車之間的距離要恰到好處。太近會影響弓手射擊,太遠又會被敵人鉆空子。”
鐘獾兒問道:“那車陣該用多少輛車?”
“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衛忠解釋道,“人數、地形、敵情都要考慮。一般來說,百人左右用二十輛車,千人用百輛車。”
眾人不斷提問,衛忠一一作答。整個過程中,他發現士兵們的眼神越來越亮,討論也越來越熱烈。
“但此法也有弱點,誰能說說?”衛忠忽然問道。
“需要時間布陣。”張遠說。
“地形受限。”馬猛補充。
“補給困難。”趙剛也道出己見。
衛忠欣慰地看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這種教學相長的方式,遠比枯燥的訓練更有效。士兵們在討論中學習,在爭辯中提高,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說得都很好。”他最后總結道,“回去后都寫份心得。還有,若遇敵騎突襲來不及擺陣,該如何應對?也都寫一份上來。”
等眾人散去,衛忠獨自登上明德堂外墻。夕陽西下,給這座古城鍍上一層金色。遠處的鐘聲悠悠傳來,與城中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他的目光掠過密密麻麻的房屋,在心中暗暗盤算。這樣的地形,無論敵我雙方都施展不開。街巷縱橫,房屋林立,最適合步兵作戰。只要守軍素質過硬,未必不能一戰。
當然,前提是糧草充足。
這個問題,恐怕只有荊王慕容震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大人!”一名斥候跑來,“城外發現敵軍斥候,約有數百人!”
衛忠瞇起眼睛:“什么方向?”
“東南方向,似乎在試探我軍防線。”
“傳令下去,加強警戒,但不要輕舉妄動。”衛忠沉聲道,“對了,城中可有異常?”
“回大人,城中倒是安靜。只是...”斥候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只是坊間傳言,說荊王囤積了大量糧草,卻不肯發放。”
衛忠皺起眉頭。這可不是個好消息。在這種時候,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動蕩。
“繼續盯著,有情況立即報告。”他揮手示意斥候退下。
夜幕降臨,城中漸漸亮起燈火。衛忠站在墻頭,看著這座古都在暮色中沉沉睡去。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份寧靜下隱藏著暗流。
明天,會是怎樣的一天?
他輕輕嘆了口氣,轉身走下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