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軍事的準備:衛忠的謹慎
- 劍指金陵:亂世權謀
- 不會起名的屑
- 2076字
- 2025-05-07 19:32:30
十五日,大軍開始進入青龍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前行。輜重隊的輔兵更是緊張,生怕車輛騾馬一個失足就墜入萬丈深淵。
“當心點!”前方傳來警示聲。
“慢著點走!”后面有人喊道。
衛忠下馬步行,邊走邊對韋正說:“這條路從秦朝就有了,北邊來的敵軍,必從此過。”
韋正擦了擦額頭的汗:“就沒有別的路可走嗎?比如山間小道?”
“小道是有,但太險峻了。”衛忠搖頭,“輜重根本過不去。輕兵倒是可以疾進,但一旦被發現,就是死路一條。”
“就像鄧士載偷襲陰平那樣?”
“沒錯,那次是在賭蜀軍空虛。若有精銳把守,鄧士載必死無疑。”
韋正若有所思地看著衛忠:“主上提起的敵軍來犯,是指匈奴?”
衛忠只是笑笑,沒有回答。
二月十七日,兵馬已經穿過崎嶇山路,到了東西二崤山交界處。青溪縣令派人送來慰勞品,將士們得以休整一日。
穿過西崤山的石板道,二十日午后,隊伍抵達安陵縣。縣中無令,幾個縣吏急匆匆地出城迎接。
韋昂父子入城,衛忠則留在城外統軍。他叫來孫守信,遞給他一封信:“你去趟江東......”
“將軍為何不親自去?”孫守信接過信,疑惑地問。
“我要陪中尉轉轉。”
“這有什么好轉的?”
衛忠笑道:“你不懂,此地自有其妙處。”
孫守信帶著二十騎,當天就從柳津渡河去了。衛忠則留下來,仔細記錄著沿途地形。每到一處險要之地,他都會駐足良久,時而皺眉思索,時而在地圖上標注。
夜深人靜時,衛忠獨自站在營帳外,望著遠處起伏的山巒。月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孤寂。這一路走來,他看似在陪同韋昂父子巡視,實則在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戰事做準備。
每一處險要地形,每一條隱秘小道,每一個適合設伏的所在,他都牢牢記在心里。這些信息,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派上大用。
營地里傳來士兵們均勻的呼吸聲,衛忠卻毫無睡意。他知道,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暗流洶涌。而他,是唯一一個在為未來做準備的人。
孫守信離開后,衛忠帶著韋昂在安陵縣附近轉悠。春日的暖陽灑在兩人身上,遠處山巒起伏,綠意初顯。
“將軍,咱們得找個合適的地方囤積軍資糧草。”韋昂抹了把額頭的汗,“不能太遠,運輸不便;也不能太近,容易遭人偷襲。”
衛忠點頭,目光在遠處游移。忽然,韋昂指著前方一座破敗的城池,興奮地說道:“將軍你看,那是永安故城!”
衛忠策馬上前,仔細打量。這座位于安陵縣東南十里處的古城,雖然年久失修,但城墻基礎尚在。城內雜草叢生,斷壁殘垣間依稀可見昔日繁華。
“城墻厚實,地勢平坦,稍加修繕便可使用。”衛忠繞著城墻轉了一圈,“這里確實不錯。”
韋昂眼睛一亮:“那就定在這里?”
“嗯,先記下來。”衛忠翻身下馬,“我們再往東看看。”
兩人沿著官道繼續前行。春風拂面,帶來泥土的芬芳。道路兩旁,農人們正在田間忙碌,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行至一處,衛忠突然勒住馬韁。眼前的地形令他眼前一亮:兩側是陡峭的土塬,中間一條官道蜿蜒穿過,宛如一線天。這樣的地勢,若是建一座塢堡,簡直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好地方!”韋昂也看出了這里的軍事價值,“將軍,要不要......”
衛忠搖頭,眼中閃過一絲遺憾:“現在兵力有限,暫時顧不上這里。”
韋昂嘆了口氣,深知衛忠說得對。目前最重要的是積蓄實力,不能貪多。
征收糧草的事情進展順利,又得了三萬斛糧食。衛忠立即派人運往鐵壁寨儲存。看著車隊緩緩駛向遠方,他的心里卻泛起一絲不安。
與此同時,孫守信已經抵達聞喜。
寒食節這天,春寒料峭。孫守信終于見到了裴榮,這位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他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握著信件,目光如炬。
“這就是衛忠派來的人?”裴榮的聲音帶著一絲冷意。
孫守信恭敬行禮:“正是。”
裴榮沒有說話,繼續看信。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臉上,映出幾分威嚴。良久,他才抬起頭,眼中閃著怒火。
這一年來,裴榮收到的家書中頻頻提到“衛忠”這個名字。每次看到這個名字,他的心就像被針扎一樣難受。他的女兒嫁給慕容翔已有十年,認識衛忠才三年,竟就變了心思?
想到這里,裴榮的臉色更加陰沉。
孫守信坐在單榮左下首,默默喝著麥粥。這是寒食節的傳統,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粥里加了杏仁酪和麥芽糖,香甜可口。
他一邊喝粥,一邊暗自思量。天鷹塢的日子哪有這般舒適?別說杏仁和蜜餳,就連大麥都是稀罕物。兩個世界的人啊,單妃從小錦衣玉食,而他小時候卻要抓老鼠充饑。
將軍和單家,真的能走到一起嗎?
“陪老夫走走。”裴榮擦了擦嘴,站起身來。
兩個婢女連忙上前攙扶。孫守信跟在后面,穿過庭院,來到一片樹林邊。遠處是一片規模龐大的院落,飛檐翹角,氣勢恢宏。
“看到了嗎?”裴榮指著那些建筑,聲音里帶著自豪,“這就是裴家二百年的基業。從后漢至今,我裴氏子孫人才輩出。三世同居,宗族和睦。貧者得到照拂,富者互相提攜。”
孫守信聽得昏昏欲睡,但他明白單榮的意思。這是在炫耀單家的勢力,不論是朝廷還是地方,都有他們的人脈。
“你是個聰明人。”裴榮轉身指向陵園,眼神變得深邃,“我裴家的根基都在這里,走不了。”
孫守信急道:“匈奴若南下,這些都保不住!”
裴榮輕笑一聲,指著對面的塢堡:“你看到那座塢堡了嗎?我裴氏不止這一個堡壘。每個塢堡都有族人主事,部曲為骨干。劉元海不是傻子,他會給裴家更多好處,讓我們獲得比現在更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