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云點點頭,從包里拿出一個小秤:“大家都別急,我一個個看。要求我都寫在合同上了,符合標準的,現場就給錢。”
聽到“現場給錢”這幾個字,社員們的眼睛都亮了。
要知道,平時去河集賣東西,有時候還得賒賬呢。
林巧云開始認真檢查每一份菜干。
她的動作很仔細,既看外觀,又聞氣味,甚至還會掰開看里面的情況。
“這個水分還是大了點。”她指著一捆菜干說,“得再曬曬。”
“這個顏色發黃了,可能是曬的時候沒翻動夠。”
“這個就很好,干凈、整齊,而且干得剛剛好。”
林巧云站在生產組的院子里,低頭仔細檢查著社員們送來的菜干,纖細的手指輕輕掰開每一片紫菜干,確認里面的顏色和品相。
阿文嫂在一旁躊躇不安,她的目光緊緊跟隨著林巧云的動作,手指不自覺地絞著衣角。汗水從她的額頭滲出,在這微涼的秋日里顯得格外醒目。
“巧云妹子...”阿文嫂終于忍不住開口,聲音里帶著明顯的緊張,“這紫菜干是不是有問題?要是不合格,我回去重新曬...”
林巧云抬起頭,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阿文嫂,你家的菜干很好,曬得火候剛剛好。”她將紫菜干放回竹籃,“這個深紫色,看著就讓人有食欲。”
聽到這話,阿文嫂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下來。她連忙從背筐里取出另一個包袱:“巧云,你再看看這個青豆干。都是蒸過再曬的,有蟲眼的我都挑出去了。”
青松坐在一旁的桌子前認真記錄,而柳會計則站在院門口維持秩序。院子外已經排起了長隊,社員們背著大大小小的籮筐,里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干。
“大家別擠,一個一個來!”柳會計扯著嗓子喊道,“都有機會,別著急!”
張嬸擠在人群中,焦急地伸長脖子往里張望:“巧云丫頭,我家的白菜干你可得多收些,那可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
“就是就是,”張大娘也跟著附和,“我家的菜干都是趁著好天氣曬的,一點水氣都沒有。”
第一次收購,必須要把關嚴格些。林巧云深吸一口氣,提高聲音說道:“各位叔伯嬸子,這次我們先收一百斤,要挑最好的。”
“才一百斤?”人群中立即響起不滿的議論聲。
“為啥不多收點?”
“我家曬了兩百多斤呢!”
林巧云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城里人驗貨很嚴格,如果這次的質量不過關,以后就沒機會了。所以我們要從多家收一點,保證質量。”
就在這時,滿頭白發的錢阿娘擠了進來,她的籮筐里菜干和青草混在一起,看起來雜亂不堪。
“快收我的!”錢阿娘把籮筐往地上一放,“我兒子在城里,就愛吃我曬的菜干,肯定沒問題!”
阿文嫂趕緊上前勸阻:“錢嫂子,得把雜物先挑出去啊,這樣可不行。”
“有啥不行的?”錢阿娘不耐煩地揮手,“我曬了一輩子菜干,還能不知道咋弄?”
老支書不知何時走了過來,他敲了敲手中的煙袋,沉聲說道:“這是關系全村人的大事,可不能馬虎。巧云跑了多少地方,才找到這個收購的門路。要是因為質量問題把路子斷了,那可就是害了大家。”
這話一出,錢阿娘頓時噎住了,悻悻地退到一邊開始整理她的菜干。
林巧云繼續檢查著送來的菜干,每一片都仔細查看。有的太厚容易發霉,有的太薄容易碎,有的曬得過火已經發黃,這些都要一一挑出來。
青松在一旁記錄著:“李家的紫菜干十斤,王家的青豆干五斤...”
終于,在夕陽的余暉中,林巧云和青松最終選定了十家,每家收購十斤菜干。
青松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合同,開始逐條宣讀收購條款。林巧云補充道:“這是正式合同,違約是要賠償的。如果大家能按要求供貨,以后收購的量會越來越多。”
“辦事得講究個章程,巧云這樣先說清楚了,往后大伙別整那些沒用的。”老支書站在院子中央,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深深的皺紋里仿佛藏著幾十年的滄桑。
林巧云站在一旁,看著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他雖然穿著普通的藍布衫,卻自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比起讀過書的生產組長更讓人信服。
老支書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繼續說道:“我丑話放在前頭,該咋整就咋整,人人都能賺到錢。俺們這兒馬上就能用上電了,能通路!”
院子里的人群微微騷動,有人小聲議論著。
“要是誰不知好歹,把村子的生計給毀了,我頭一個就收拾他!”老支書的聲音陡然提高,目光變得凌厲起來。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唱反調,畢竟這可是關系到全村發展的大事。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
林巧云看著眼前的場景,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氣。她走上前,從布包里掏出一疊票子,開始給每家結算錢款。一百斤菜干,按照七分錢一斤的批量收購價,每戶能掙七毛。
“錢嫂子,您家的二十斤,一塊四。”林巧云一邊數錢一邊說道。
錢嫂子接過錢,滿臉笑容地說:“巧云啊,你放心,我家的菜干都是按你說的要求做的,保準沒問題。”
“張阿叔,您家的十五斤,一塊零五。”
“張奶奶,您家的十二斤,八分四。”
看著社員們喜滋滋地數著錢離開,林巧云的心里卻在盤算著別的事情。她得去找個收據本才行,跟孩子做生意倒是不用太講究,可跟大人打交道,總得留個底。
陽光漸漸西斜,院子里的人群散去后,林巧云開始忙活起來。
她雇了阿文嫂幫忙整理菜干,把豆角分成半斤一捆,整整齊齊地碼放好。
紫菜干則用王老四家借來的簸箕一層層擺放,生怕壓壞了。
青松坐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每家的菜干存放位置。他的筆記本上寫得清清楚楚:錢家的在東邊第一個簸箕,李家的在西邊第二個簸箕......這樣一來,要是出了問題,也好追查。
“青松,你寫得真仔細。”林巧云看著他的筆記本,忍不住夸贊道。
青松抬起頭,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姐,我想著要是記得清楚些,以后就不會出錯了。”
忙完這些,林巧云拿出兩件小衣裳給阿文嫂。那是樂樂穿小的,正好適合阿文嫂家的孩子。衣服是粉白粉藍的顏色,在夕陽的余暉下顯得格外溫暖。
“這布料手感真不錯。”阿文嫂摸著衣裳,眼里滿是歡喜。
她的手指輕輕撫過衣服的褶皺,仿佛在撫摸什么珍貴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