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汽車站,她直奔合作社。平日里省吃儉用攢下的票,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撲面而來一股混合著各種商品的特殊氣味。
站在貨架前,林巧云的眼睛在各色零食間來回掃視,像個貪心的孩子。
“給我拿兩斤杏酥,”她指著玻璃柜臺里的零食,又補充道,“餅干也要兩斤。對了,那個新上的牛奶餅干,也給我來一斤。”
售貨員李大姐一邊稱著一邊笑:“今兒個這么闊氣?平時見你買東西都掐著指頭算,這是發財了?”
林巧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巧月要回來住幾天。”
“哦,是你那妹妹啊!”李大姐恍然大悟,“那可得好好準備。”她特意挑了些個頭大的杏酥放進紙袋。
林巧云又買了米花糖、酥心糖、芝麻糖和云片糕。想到巧月愛吃酸的,她又挑了些桃子條、梅子干,還有用蘿卜做的無花果絲。
轉到玩具柜臺,她的目光被一只會跳的小青蛙吸引。旁邊還有彩色的尼龍帽子,艷紅色便攜小風扇,都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
“這些也要了。”她指著玩具說。
結完賬,林巧云抱著一大堆東西往外走。合作社的肉已經賣完了,她得趕去自由市場。
市場里熙熙攘攘,肉攤前擠滿了人。林巧云好不容易擠到前面:“大爺,給我來幾斤上等的。”
稱肉的老錢頭笑呵呵地問:“今兒個買這么多?”
“妹妹要回來。”林巧云笑著回答。
“那我給你挑些好的。”老錢頭特意選了些瘦肉。
禽類食材就別帶了,村里就有現成的。大舅家養的土雞,阿力家的鴨子,還有河里的魚,都不愁。想到這里,她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回村的路上,她遠遠看見秦春珠和巧巧在田埂上走著。
“慕老師他們要帶巧月回來住幾天。”林巧云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迫不及待地分享這個好消息。
秦春珠眼前一亮:“那敢情好!等著,我給你送幾個大花饃去,我大姨前些日子教的,可好看了。”
“巧巧,”林巧云轉向巧巧,“幫我跟阿力哥說一聲,想買兩只鴨子。”
巧巧連連擺手:“買什么買,這還用得著花錢?我哥知道了非得罵我。”
“那不行。”林巧云堅持道,“該給錢就得給錢。咱們是鄰居,更得講究。”
分別后,林巧云又開始琢磨著去未來買些稀罕物件。她得好好想想,買什么既新鮮,又不會太顯眼。數了數零錢,五百多塊,應該夠用了。
回到河灣村后,林巧云立即穿越到未來。
到了集市路,秦姐的店里人頭攢動。
“巧云!”秦姐忙到汗流浹背,“快來幫幫忙!”
林巧云二話不說,卸下竹籃便投入清點工作。她熟練地應對著客人:“是朋友圈的接龍嗎?十七號是吧?三板雞蛋,我這就給您拿。”
她動作麻利,還特意打開雞蛋托給客人檢查,生怕有破損。
“秦姐,你這小工真不錯。”有客人夸道。
秦姐看了眼林巧云,忍不住笑了。這哪是小工啊,這可是她的大股東。不過林巧云從不在意這些,只要能幫上忙,她總是樂意的。
秦姐坐在柜臺前,仔細核對著今天的賬單,手指在計算器上快速敲擊。
林巧云則在一旁默默整理著剩余的貨品,將它們小心翼翼地裝進紙箱。
空氣中彌漫著水果和蔬菜特有的清新氣息,混合著市場特有的煙火氣。林巧云輕輕擦拭著手中的雞蛋,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那些已經打包好的箱子。
“今天運氣真不錯。”她輕聲嘀咕著,眼角泛起一絲笑意。
九百多個雞蛋,半路打碎了五個。想到這個成績,她的心里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雖然這點收入在未來人眼里或許算不了什么,但對她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向前。
“巧云,”秦姐放下手中的計算器,“我算好了,975個雞蛋,按一個1.2元的成本價,總共是1170元。”她一邊說,一邊在賬本上記錄著數字。
林巧云點點頭,心里快速計算著。今天賣出去900個雞蛋,每個賺八毛錢,這就是720元的利潤。按照之前說好的對半分,她能拿到360元。
“蔬菜這邊,”秦姐繼續說道,手指滑過賬本,“成本是三塊五一斤,賣價在六到八塊之間浮動。你這份是260元。”
林巧云默默在心里加了一下,1790元。這個數字讓她心里暖暖的,這可比在村里種地強多了。
“秦姐,你說咱們這運氣也太好了。”林巧云一邊收拾貨品,一邊感嘆道。
秦姐笑著搖搖頭,眼角的皺紋里藏著幾分得意:“要不是我離婚夠快,差點就錯過這個發財機會了。”
聽到這話,林巧云抿嘴一笑。她知道秦姐是在夸她,但這種恭維她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秦姐起身上樓取錢,腳步聲在空蕩蕩的樓道里回響。沒一會兒,她拿著一疊錢下來,數出一千八遞給林巧云。
林巧云接過錢,仔細數了數,又找回去十塊錢。這個舉動讓秦姐眼里閃過一絲贊許。
“對了,”秦姐突然想起什么,指著角落里的兩只雞,“白天沒打通你電話,這土雞你打算怎么賣?”
林巧云看著那兩只膘肥體壯的土雞,略作思考:“秦姐你在這邊做生意久了,你定價吧。”
“市面上土雞價格差別很大,”秦姐語氣里帶著幾分專業,“便宜的一百多,貴的五六百都有。這樣吧,你按二十塊一斤的成本價給我,打包發貨這塊歸我管,找人宰殺,毛利咱們對半分?”
林巧云站在原地,目光在那兩只雞身上逡巡。未來這邊不管賣多少錢,對她來說都是賺的。而且他們村的土雞都很實在,那只大公雞快七斤了,母雞也有四五斤,這個價格確實不虧。
“行,我回去跟他們商量一下。”她點頭答應。
“那咱們去吃飯吧,順便接樂樂。”秦姐收拾好柜臺,拿起包。
“對了,樂樂去哪了?”林巧云這才想起來問。
“去上編程班和滑板課了,就在興華廣場那邊。”秦姐一邊鎖門一邊說,“編程培訓班月付三千五,滑板課1800,孩子放學有人直接送過去。”
林巧云聽得目瞪口呆,這上個課要這么多錢?
未來人的消費觀念,真讓她有些暈頭轉向。她跟在秦姐身后,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心里不停地盤算著這筆賬。
興華廣場燈火通明,音樂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在滑板區,樂樂戴著一身防護裝備,正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動作。
“媽媽!”樂樂一眼就看到了秦姐,興奮地揮手。
跟健身房老師打了聲招呼,接過樂樂的書包。
“咱們叫上巧芬一起去鄉味小館吃飯吧,”秦姐提議道,“聽說那邊的菜都是農家有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