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林巧云都在地里忙活。
八月的太陽毒辣異常,她那白凈的小臉曬得黑了一圈,額頭和鼻尖上沁出細密的汗珠。
正在她用草帽扇風的時候,遠處傳來熟悉的聲音。
“巧云!”
轉頭一看,是巧巧提著個竹籃過來了。
籃子里裝著幾棵新鮮的青菜,上面還放著一個小碗,用油紙包得嚴實。
“又來送菜啊?”林巧云放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巧巧笑著點頭,把竹籃放在地頭:“這次還特意帶了一碗自制的白菜干,先蒸后曬的,味道特別。”
“那咱們去河邊摘點野菜吧?”林巧云提議道,“正好活也干得差不多了。”
巧巧眼睛一亮:“好啊!正好去看看我哥。”
兩人說說笑笑地往河邊走。趙大力在那兒放鴨子,住在簡陋的茅草棚里。
河邊野草瘋長,綠油油一片。
林巧云挽起褲腿,彎腰在草叢里尋找野莧菜的蹤影。
“柳知青什么時候走啊?”巧巧突然問道,語氣里帶著幾分刻意的隨意。
林巧云的動作頓了一下:“不清楚。”
她偷偷瞄了眼巧巧的表情,這丫頭怎么對柳思遠這么上心?
走到茅草棚附近,就看見趙大力正站在河中間的小壩上。
他穿著半舊的藍布衫,褲腿高高挽起,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精神。
“哥!”巧巧朝河中間喊道。
“別過來!”趙大力連忙揮手,聲音里帶著幾分緊張,“河水漲了!”
只見他手握竹竿,身形輕盈地蕩了過來,動作瀟灑利落。
林巧云注意到他的手臂肌肉結實,顯然是常年干活練出來的。
“巧云,你們怎么來了?”趙大力問道,目光不自覺地落在林巧云身上。
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漏下來,在她臉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摘野菜。”林巧云正要蹲下繼續找尋,卻被趙大力攔住。
他皺著眉頭:“這兒蛇多,下次想要野菜跟我說,我給你摘。”
說完,他四下看看,壓低聲音,“要不要帶些鴨蛋回去?”
“那不行!”林巧云急忙擺手,神色緊張,“生產組的東西可不能亂拿。”
巧巧趕緊解釋:“是野鴨蛋,我哥指的是散養鴨蛋。”
林巧云這才明白過來,但還是婉拒了:“我們不缺吃的,大舅他們送了不少東西來。”
她停頓了一下,轉而問道,“阿力哥,這么多鴨子,每天的蛋都送去合作社嗎?”
趙大力搖搖頭,開始詳細解釋合作社的定額,以及和其他單位換物資的事。
說話間,他不時用眼角余光瞥向林巧云,見她聽得認真,便說得更加細致。
林巧云一邊聽,一邊在心里盤算。
這種私下交易都能做得開,看來形勢確實在變化。
她得抓住機會,好好謀劃謀劃了。
太陽漸漸西斜,河水泛著金光。
巧巧拉著林巧云準備回去,臨走時,趙大力突然叫住她們。
“等等!”他快步走進茅草棚,出來時手里多了一個用蘆葦編的小籃子,“這是昨天摘的野菜,你們拿回去。”
林巧云接過籃子,感受到他粗糙手指的溫度,心里莫名一顫。
她低聲道了謝,轉身往村里走去。
看著兩個女孩子的身影漸漸遠,趙大力站在河邊,久久沒有動作。
直到一只鴨子撲騰著游到他腳邊,他才回過神來,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
林巧云回到家中,就立馬進了廚房,將手按在灶臺的圓坑里,一陣恍惚便穿越到了未來。
她低頭整理著竹籃里的野菜,指尖還殘留著采摘時的清香。
夏日的陽光肆意潑灑,街道上熙熙攘攘。
走在集市路上,四周的喧囂讓她不自覺放慢腳步。
這是她第三次來到未來,雖然一切依舊新奇,但已不似初來時那般手足無措。
轉過街角,李爺爺和李婆婆的襪子攤映入眼簾。
兩位老人見到她,眼角的皺紋頓時舒展開來。
“快來這邊坐。”李婆婆朝她招手,將蒲扇遞過來,“這天兒熱得很。”
林巧云剛坐下,李爺爺就湊過來打量竹籃,“喲,這野莧菜新鮮得很啊!”
老人家搓了搓手,興致勃勃地說道,“焯水配蒜泥,那個香啊!想起來就流口水。”
“這茄子豆角看著也不錯。”李婆婆接過話茬,“巧云啊,這菜是誰家種的?瞧著就是沒打農藥的好菜。”
林巧云抿了抿唇,試探著問:“是我嬸子種的,您看這些菜能賣出去嗎?嬸子家地里種了不少,想著能補貼點家用。”
李婆婆和李爺爺交換了個眼神,李爺爺摸著下巴說:“集市巷那邊攤位費貴,你這點菜去那邊不合適。”
“不過呢,”李婆婆接著道,“集市巷門口下班時候人多,擺個地攤還是可以的。你去那邊試試。”
林巧云眼前一亮,連忙分了些野菜給兩位老人,提著竹籃往集市巷方向走去。
市場門口果然熱鬧非凡,地上鋪著大大小小的塑料布,攤主們吆喝聲此起彼伏。
林巧云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學著他人的樣子把菜一樣樣擺出來。
她仔細觀察著周圍的買賣,發現這邊的年輕人更喜歡買單人份的菜。
于是她靈機一動,把豆角扎成小把,茄子黃瓜也分成兩三根一堆,每份標價一元。
可是擺了許久,卻無人問津。
路過的人掃一眼就走,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
林巧云抿著唇,強壓下心中的焦躁,繼續觀察學習。
這時,一個背著帆布包的年輕女孩走了過來,蹲下身挑了兩根黃瓜。
她掏出手機,習慣性地問:“一塊錢是吧?您的收款碼是多少?”
林巧云一愣,搖搖頭:“沒有。”
“啊?”女孩也愣住了,“現在賣菜都用收款碼的,你要是經常賣菜,最好弄一個,比較方便。”她翻了翻包,掏出一枚硬幣,“還好我帶了零錢。”
“連個包裝袋都省了?”
林巧云再次搖頭。
女孩只好把黃瓜直接放進包里,臨走前還善意提醒:“現在很少有人帶現金,你得跟上時代啊。”
這一幕被旁邊擺攤的大媽看在眼里,她湊過來小聲道:“姑娘,你是第一次擺攤吧?我看你這菜品相不錯,要不要我教你幾招?”
林巧云連忙點頭。
“首先啊,”大媽指著自己攤位上的二維碼,“得先弄個收款碼。現在誰還帶現金?再準備些塑料袋,顧客買了總得裝走。還有就是要會吆喝,光這么悶著可不行。”
林巧云認真記下,主動向路人介紹起來:“新鮮蔬菜都是地里剛摘的,今天就帶了這么點來賣。”
這話仿佛觸動了什么開關,立刻引來不少人駐足。
“自家種的?那肯定沒農藥。”
“這菜看著就新鮮,給我來兩根茄子。”
“豆角也給我來一把。”
不一會兒,籃子里的菜就賣得七七八八。
林巧云數了數,一共十七塊錢。
加上上次剩的一塊,她現在有十八塊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