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川轉發了曉日傳媒的最新博文,一石激起千層浪。
周一清晨,整個網絡都沸騰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那幾家曾經抨擊過張海川和曉日傳媒的媒體,紛紛點開了這篇文章。屏幕的藍光映照在他們緊繃的面容上,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
《棒子國頂流柳星宇,那些年在春國欠下的舊賬》,這個標題像一把利劍,直插各大媒體的心臟。
華南傳媒大樓,總編輯辦公室。
總編輯正悠閑地品著茶,目光隨意掃過開頭第一段就僵在那里:“7017年,柳星宇未出道時在魔都夜店灌醉女大學生實施侵犯,華南傳媒曾對此事進行深度報道......”
“噗!”茶水噴了一桌。
他的手微微發抖,茶杯在桌面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眼角抽搐了幾下,一把推開椅子站起身來:“去查!立刻去查這件事!”
助理慌忙跑出去,辦公室里只剩下總編輯沉重的呼吸聲。他來回踱步,額頭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不一會兒,助理滿頭大汗地跑回來,手里還拿著一疊發黃的報紙:“總編,查、查到了,當年我們確實報道過這件事。”
“混賬東西!”總編一拳砸在實木辦公桌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張海川這個王八蛋,居然敢拿我們當槍使!”
與此同時,飛鷹新聞社。
“7014年,柳星宇毆打春國保安致二級傷殘,飛鷹新聞曾做過詳細采訪......”
“砰!”總編直接把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濺。他的胸口劇烈起伏,面色鐵青:“給我聯系法務部!張海川,你給我等著!”
一條條舊聞被翻出,環球新聞、新星新聞、人民新聞......所有曾經報道過柳星宇丑聞的媒體,都被曉日傳媒點名。
各大媒體的高層緊急召開會議,會議室里煙霧繚繞,每個人的表情都異常凝重。
“必須反擊!”
“這是在打我們的臉!”
“不能坐以待斃!”
網友們的評論如潮水般涌來:
“這狗東西在我們國家作惡多端,憑什么還能當大明星?”
“那些媒體呢?當年不是一個個義憤填膺嗎?現在怎么都啞巴了?”
“只有曉日傳媒敢說真話,剩下的都是雜魚!”
“支持曉日!良心媒體!”
曉日傳媒的股價開始暴跌。
-6.7%、-7.1%、-7.9%......
會議室里,歐林鳴的目光死死盯著大屏幕上跳動的數字,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輕微的“咚咚”聲。
“歐董,要不要......”一旁的助理欲言又止。
歐林鳴擺擺手,示意他不要說話。他相信張海川,這是一場必須打的仗。
突然,一個股東指著屏幕驚呼:“散戶進場了!大量散戶在接盤!”
股價開始反彈,-3%、-7%......
歐林鳴的心跳加速,這是民意的支持!他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更讓人意外的是,一個龐大的買單突然出現。
“大佬們開始下場玩了!”
股價開始瘋狂上漲,3.3%、4.9%、6.7%......
“機構也進來了!”歐林鳴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向后滑出老遠。
最終,曉日傳媒以漲停收盤。
從跌停邊緣到漲停,這種逆轉在曉日傳媒的歷史上從未有過。整個交易大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張海川在哪?我要親自感謝他!”歐林鳴的眼眶微微發紅。
當天晚上,國視在晚間新聞中報道了這件事。
著名女主持人站在鏡頭前,向全國數億觀眾講述了這個故事。她的聲音沉穩有力:“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就是還原真相......”
一時間,全網沸騰。
各大自媒體紛紛轉發,熱搜榜上,#曉日傳媒#、#柳星宇丑聞#、#媒體責任# 等話題占據前列。
那些曾經抨擊過曉日傳媒的媒體,此刻全都噤若寒蟬。他們的官方賬號集體沉默,評論區卻被網友的質問淹沒。
張海川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外面的車水馬龍。夜色漸濃,城市的霓虹燈一盞接一盞亮起,像是無數雙注視著這場風暴的眼睛。
這一仗,他贏了。
不是為了股價,不是為了流量,而是為了那個被他們遺忘的真相。
手機不斷震動,是各路媒體的采訪請求。屏幕上顯示的未接來電數字不斷跳動,已經超過了兩位數。
張海川沒有理會,他知道,這只是開始。
真相就像陽光,或許會被烏云遮蔽,但終究會穿透黑暗。
而他,就是要做那個撥開云層的人。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歐林鳴走了進來。他的腳步聲在安靜的空間里格外清晰。
“張總......”歐林鳴的聲音有些哽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決議,以后但凡是你認為該報道的新聞,我們都全力支持!”
張海川轉過身,夜色中只能看到他模糊的輪廓:“那就繼續干。”
“繼續干!”歐林鳴重重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窗外的夜色漸深,但整個曉日傳媒大廈依然燈火通明。記者們伏案工作,編輯們來回奔走,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使命感。
這里的每個人都知道,從今天開始,他們將開啟一段全新的征程。
而這一切的開始,只是因為一個人選擇了說真話。
第二天清晨,各大媒體紛紛發表社論,態度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新聞人的良知不應蒙塵。”
“真相永遠值得被追尋。”
“媒體監督不能缺位。”
一些資深媒體人開始在社交平臺上發聲。
“我為當年的沉默感到羞愧。”
“曉日傳媒讓我看到了希望。”
“新聞人應該有這樣的擔當。”
張海川的辦公桌上,各種采訪邀請函堆積如山。但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翻看著一份份材料。
“張總,”秘書輕聲說,“《媒體周報》想要對您做一個專訪。”
張海川抬起頭,眼神平靜:“不用了,讓新聞說話就好。”
這時,歐林鳴匆匆走進來:“張總,各大廣告商都在打電話,他們想要加大在我們這邊的投放力度。”
張海川笑了笑:“告訴他們,我們的廣告位不會因為這件事漲價。”
歐林鳴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他的用意。這不是一次商業行為,而是一次價值觀的重塑。
傍晚時分,張海川收到了一條匿名短信:“謝謝你說出真相。——7017年的受害者”
他望著窗外的晚霞,久久無語。
這就是新聞的力量,這就是真相的意義。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相常常被利益遮蔽,被謊言掩蓋。但只要有人愿意堅持,愿意發聲,黎明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