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宅子放了幾日沒賣出去,真是老天眷顧。”孫氏挽著女兒的手,細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院子里的老槐樹遮天蔽日,枝葉間透出斑駁的陽光。
附近住戶大多是書香門第,離書院也不遠,環境清幽。庭院深處,一口古井靜靜佇立,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娘真會挑地方。”沈桃桃笑道,目光掃過院子里的花草,心中已經在規劃著如何布置。
雖然離長安街遠了些,但勝在路途方便,比現在租住的小院強多了。院墻上爬滿了藤蔓,給這座老宅增添了幾分詩意。
孫氏眉開眼笑:“那咱們趕緊去簽契約,回頭還要操辦入伙宴呢。”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候。
一番奔波,從簽白契到蓋官印,總算把房契辦妥當了。陽光透過衙門的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孫氏雖然荷包癟了,卻笑得合不攏嘴:“閨女,咱們在泉城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她的聲音有些哽咽,眼角泛起了淚光。
“是啊。”沈桃桃靠在母親肩頭,感受著母親的溫暖,“要是還在柳灣鎮,哪能想到會有今天。”記憶中的柳灣鎮仿佛就在昨日,而今卻已恍如隔世。
“你說得對,”孫氏望著天空感慨,“當初聽你的話來泉城,真是最正確的決定。”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卻是幸福的淚水。
黃昏時分,庭院里飄來了布置餐桌的動靜,又到了每日的掃盲課時間。院子里的老槐樹投下濃重的暮色,為這份堅持增添了幾分莊重。
可惜天公不作美,細雨綿綿飄落。雨絲在燈光下閃爍,為這個傍晚增添了幾分詩意。
“快把桌子搬進屋里去。”孫氏招呼著眾人。屋內的燈火搖曳,映出一片溫暖的光影。
雨絲綿綿,酒肆里燈火通明。
沈桃桃正在教授今日的新字,門外卻漸漸圍起了看熱鬧的路人。她瞥見幾張好奇的面孔貼在窗欞上,不由得蹙眉。窗外的議論聲斷斷續續傳來,有人說這是在教婦人識字,有人則嗤之以鼻,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來,我們把桌子轉個方向。”她輕聲說道,眼底露出無奈。
女人們手忙腳亂地挪動桌椅,木凳摩擦地面發出刺耳的聲響。她們背對著門窗重新坐好,肩膀微微緊繃,顯然還未從方才的窘迫中緩過神來。
沈桃桃拿起小樹枝,繼續在木板上寫寫畫畫。燭光映照下,她的側臉顯得格外柔和。
“這個字念作'安',上面一橫,下面一個'女'字。”她的聲音輕緩而堅定,“你們看,這一橫像屋頂,下面的'女'字就是在屋內的婦人,所以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安穩、安寧。”
起初,眾人還因背后的目光而局促不安。但見沈桃桃神色如常,慢慢變得隨性自在。朗朗書聲在雨夜里格外清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沈桃桃教完生字,又領著大家念起了簡單的詩句。她一邊教,一邊解釋詩中的意境,“這首詩寫的是月夜思鄉,詩人抬頭看見明亮的月光,低頭又見地上白霜似的月光,不由得想起了遠方的家鄉。”
門外的路人聽得入神,紛紛點頭稱奇。有幾個年輕婦人悄悄挪近了些,想要聽得更清楚。
雨聲漸大,打在屋檐上發出噠噠的響聲。孫氏站在屋檐下,伸手接了幾滴雨水,眉頭微蹙:“這雨怕是要下一整夜,今晚的夜市只能歇了。”
“難得休息一晚,娘就當給自己放個假。”沈桃桃笑著安慰道,“您每天忙里忙外的,也該歇歇了。”
孫氏嘆了口氣,目光落在廚房里準備好的食材上,眼里帶著心疼。好在天氣漸冷,放一晚倒也無妨。她轉身去收拾案板,動作利落地將食材分類存放。
酒肆里,幾位婦人還在認真練字。小安寧趴在桌上,圓溜溜的大眼睛東張西望,時不時伸出小手去摸摸這個婦人寫的字,又去瞧瞧那個婦人的筆畫,倒也樂在其中。
“桃桃。”沈碧蓮悄聲喚道,眼中帶著幾分期待,“你隨我來后院,我有樣東西給你看。”
沈桃桃提著燭火跟著進了后院。潮濕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霉味,沈碧蓮蹲在床前,從一個陳舊的木箱中取出一個包袱,神神秘秘地打開。
“這是我改良的胸衣,你瞧瞧如何?”沈碧蓮雙眼發亮,小心翼翼地展開那件衣物。
沈桃桃拿起那件水紅色的胸衣,仔細端詳。前襟系著精巧的蝴蝶結,輕輕一拉就能打開。這樣的設計,讓她眼前一亮。布料柔軟,針腳細密,顯然是下了不少功夫。
“你自己想出來的?”她驚訝地問,手指撫過那細膩的布料。
沈碧蓮紅著臉點點頭,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驕傲:“我做了三件,另外兩件已經試穿過了。就是這件給你,就是蝴蝶結還需要改進,穿薄衣服時會凸出來......”
“那你覺得穿著如何?比肚兜舒服嗎?”沈桃桃笑著問道,眼中帶著幾分調侃。
“春夏天確實比肚兜涼快些。”沈碧蓮別過臉,耳根都紅了,手指不自覺地絞著衣角。
沈桃桃正要說話,卻見沈碧蓮欲言又止,眉頭微蹙,似乎在糾結什么。
“桃桃,我還有件事想和你商量......”沈碧蓮的聲音越來越小。
“什么事?”沈桃桃放下胸衣,認真地看著她。
“我找到了一位織女,聽說是從宮里出來的。我想去學刺繡......”沈碧蓮緊張地攥著衣角,生怕沈桃桃會反對。
沈桃桃沉吟片刻:“那織女住在哪里?學費如何?”
“你、你同意我去學?”沈碧蓮驚喜地抬頭,眼中閃爍著淚光。
“你省吃儉用攢銀子,不就是為了這個嗎?”沈桃桃拉著她坐下,語氣溫和,“不過得先打聽清楚那織女的底細,免得上當。這世道,騙子太多。”
沈碧蓮眼眶一紅:“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