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學朱家太子分土地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189字
- 2025-05-31 00:13:09
范文程快步走進武英殿東暖閣,他的目光掃過殿內精美的陳設,最后落在正在批閱奏章的多爾袞身上。
“王爺。”范文程微微躬身,“南京那邊傳來消息,朱家小太子這一手玩得漂亮啊!”
多爾袞抬起頭,放下手中的朱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范文程搓了搓手,語氣中帶著幾分贊嘆:“那些勛貴、勛臣的家底都要被他抄光了。二百年積攢下的家業,光是銀子就有幾千萬兩,更別提那些良田美地了。”
多爾袞面無表情地聽著,臉上看不出喜怒。
“他在江南站穩腳跟又如何?”多爾袞淡淡開口,“我更關心的是,我大清在南直隸該如何扎根。”
范文程眼睛一亮,連忙上前幾步:“王爺英明!我已經派人去打探清楚了,京畿州縣的無主土地多得很,至少有數千萬畝。”
“這么多?”多爾袞眉頭微皺。
“千真萬確!”范文程豎起手指,語速加快,“一是南朝衛所的軍屯地,二是那些逃亡或被李自成滅門的勛貴土地,都是無主之地,恰好被我們占下來了。”
多爾袞站起身,負手走到窗前。
“有了這些土地,東來的諸王和兵丁就能安家落戶。”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過他們都只會打仗,誰來耕種?”
范文程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讓那些無田的漢人投充為奴就是了。”
“他們會愿意?”
“不愿意也得愿意!”范文程壓低聲音,“餓幾天,自然就乖乖投充了。實在不行,讓莊頭們強迫就是。”
多爾袞轉過身:“在關外是這么做的,但現在入了關...”
“王爺,不這樣做怎么能扎根?”范文程快步上前,“租地的農民哪有旗奴聽話?只有把他們變成奴才,才能牢牢控制住北直隸。”
多爾袞走回案前,手指輕撫案上的地圖。
“說得對。不過光有鄉下還不夠,北京城也得是我大清的根基。”他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北京城,“城里的漢人太多,而且朝秦暮楚。這些人,都得趕出去!”
范文程眼前一亮:“王爺英明!不如下道占房令,把城里的房子都分給八旗軍丁和包衣奴才。”
“就這么辦!”多爾袞一錘定音。
與此同時,在太原城外的一個小村莊。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際,秋風吹過,稻浪翻滾。李自成正帶著親信巡視民情,身邊跟著宋獻策和李過。
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農跪在地上,顫抖的聲音中帶著感激:“皇爺恩德,我們終于能吃飽飯了!”
李自成連忙上前,親手將老農扶起。他的手掌粗糙,還帶著年輕時握刀的繭子:“老丈,能吃飽就好。帶朕去看看你家的糧倉。”
老農帶路時,宋獻策湊到李自成身邊:“皇爺,民心都在咱們這邊啊!”
李自成點點頭,目光掃過遠處忙碌的農人:“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李過卻皺起眉頭,欲言又止。等老農走遠了,他才低聲道:“皇爺,老營兄弟們最近有些不滿...”
李自成腳步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他知道手下將士想要更多賞賜,但他不愿意用土地和人口作為獎賞。這些日子,他常常在深夜輾轉反側,思考著這個問題。
“先把眼前這一場戰事解決了再談。”良久,他才低聲說道。
大同府城,駱修身帶著三四十騎人馬,正沿著官道緩緩前行。他們一行人都打扮成江湖豪客的模樣,身著厚實的羊皮夾襖,頭戴皮帽,腰佩長劍,肩挎弓箭。
一個月的奔波讓他們風塵仆仆,臉上積了厚厚的灰塵。這支隊伍剛從柯嵐山下來,為的是和晉西北白蓮教總壇的張希賢談判招安之事。
“大人,您看那張希賢,真能信得過嗎?”另一名親隨湊近馬頭,壓低聲音問道。
駱修身眼中閃過一絲思索,“張希賢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什么對自己最有利。”
確實,張希賢表現得很識時務。只要答應封他個柯嵐侯,讓他家族世代駐守柯嵐一州,便愿意協助代王府在呂梁山上建立根據地。這正合了朱慈烺密旨中的意思。
想到那封蠟丸密旨,駱修身不由得又陷入沉思。密旨中提到兩件事:一是要避免與玄軍、大順軍正面沖突;二是要在呂梁山中建立據點,為代王朱慈炯預留退路。
“朱三太子”這個名號在他腦海中盤旋。歷史上這個名號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困擾了清朝好幾代皇帝。這回可算有了一個貨真價實的朱三太子,自然要好好運作。只是大同府這個地方,實在不夠穩妥。
“長史,前面好像有情況。”一名斥候突然策馬回報。
駱修身抬頭望去,只見承恩門外聚集了不少人。官員的綢緞袍服和士兵的戰襖在暮色中分外醒目。人群中不時傳來低聲議論,顯得有些躁動不安。
“看來是在等什么大人物。”駱修身瞇起眼睛,心中已有幾分猜測。
一名穿著錦衣的小軍官從人群中分開,快步迎了上來。他翻身下馬,恭敬地行禮道:“長史大人,您兄長駱養性大人即將到達。”
“駱養性?”駱修身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意外,“他來做什么?”
小軍官壓低聲音道:“聽說是為了傳達清廷的意思。順治皇帝十月初一就要進京了。”
這消息如同一記悶雷。駱修身心中一沉,清廷遷都之事竟然這么快就要成了。
遠處,一隊人馬正緩緩駛來。為首的是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車簾隨風輕輕擺動。車內的駱養性掀開簾子,望著眼前的大同城池,輕聲嘆道:“好一座雄城。”
他此行帶來的消息必定會在大同掀起軒然大波。多爾袞開出的條件很是誘人——以太原換大同。這個消息一出,必定會讓許多人動搖。
“大人,要不要先回府?”親隨小聲提醒道。
駱修身搖了搖頭,“既然是兄長到來,理應在城門口相迎。”
他翻身下馬,整理了一下衣襟。駱養性的馬車漸漸駛近。車簾掀開,露出一張略顯疲憊的面容。兄弟二人四目相對,一時無言。
“三弟別來無恙。”駱養性先開口打破了沉默。
駱修身拱手行禮,“大哥一路辛苦。”
寒暄過后,駱養性的目光在駱修身身后的人馬上掃過,“看來三弟這趟山路沒少費周折。”
“不過是些瑣事罷了。”駱修身淡淡道。
駱養性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進城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