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犁具
- 地主怎么了,我可是個好地主
- 山歸時有霧
- 1965字
- 2025-05-07 19:28:14
韓家峪的府兵和民夫被征召出征,一下子走了五十多個壯漢。往日熱鬧的村子頓時冷清了許多,連街道上都少了幾分人氣。
韓遠站在窯洞門前,目光掃過空蕩蕩的院子。以往這個時候,何叔劉將的警衛員們早就吵吵鬧鬧地湊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擺龍門陣。如今獨享一個窯洞,反倒讓他生出幾分不適應。
夜色漸深,窯洞里只剩下油燈微弱的光芒。韓遠躺在炕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耳邊仿佛還回響著小九小十五他們的笑鬧聲,那些圍著炕桌斗地主、聊天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唉。”他嘆了口氣,從枕頭底下摸出筆記本電腦。上次用太陽能充過電,現在還剩些電量。屏幕的藍光在昏暗的窯洞里顯得格外刺眼。
沒有網絡的電腦實在無趣,韓遠隨手翻看著存儲的資料。新唐書舊唐書上那些遙遠的年份和大事,讓他提不起半點興致。正準備關機時,一份古代農具的資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彎轅犁?”韓遠瞇起眼睛,仔細閱讀起來。這種最早發明于晚唐東江地區的農具,與當下使用的直轅、長轅犁相比,簡直就是一次革命性的進步。
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屏幕,目光在圖紙上來回游移。彎轅犁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直轅改為曲轅,長轅改為短轅,轅頭上的犁盤被巧妙地安排成自由旋轉模式。如此精巧的布局,讓犁架瞬間變得輕盈小巧,這種犁具設計還賊靈活,能隨心所欲地調頭。
“最關鍵的是...”韓遠的眼睛亮了起來,“只需要一頭牛就能耕地!”
想到自家那千多畝田地,再想想佃農們辛苦耕作的身影,韓遠頓時坐不住了。他翻出紙筆,一筆一畫地把彎轅犁的圖紙和制作方法抄寫下來。
天還沒亮,韓遠就急匆匆地往岳山趕去。岳九爺的木匠鋪子里已經響起了叮叮當當的聲音,幾個徒弟正忙著給韓遠的浴室打造水車。
“八叔公!”韓遠快步走進院子,“我這兒有個好東西,您幫我看看。”
岳九爺放下手中的工具,接過圖紙。他眉頭微皺:“這犁怎么這般奇怪?轅又短又彎的,能用?”
“八叔公您別看它樣子奇怪,這可是個寶貝。”韓遠湊近了些,手指著圖紙上的細節,“您看這犁建、犁評、犁箭的設計,能隨意調節犁鏟深淺。最重要的是,一頭牛就能干兩頭牛的活!”
岳九爺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作為老木匠,他太清楚這意味著什么。以往用踏犁時,五個壯勞力忙活一整天,也就抵得上一頭牛的工作量。如果真能讓一頭牛發揮出兩倍的效率...
“行,這活兒我接了!”岳九爺一拍大腿,招呼徒弟們過來,“都別忙活水車了,今兒個咱們打造新式犁!”
木匠鋪子里頓時忙碌起來。岳九爺親自挑選了上好的木料,讓徒弟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犁轅,有的打造犁床,還有人專門制作調節部件。
韓遠坐在一旁,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激動。岳九爺時不時過來和他商量細節,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時還要在地上畫幾筆。
“師傅,這個該怎么打磨?”
“輕著點,別把棱角都磨沒了!”
“這兒是不是要打個榫眼?”
“對,就這樣,再細一點...”
工匠們的對話此起彼伏,伴隨著鑿子和鋸子的聲音,新鮮的木屑不斷飛揚。漸漸地,一件件部件在熟練的手藝下成型。
“來,都放下手上的活,幫我組裝!”岳九爺擦了把額頭的汗,開始最后的工序。
眾人齊心協力,將各個部件按圖紙組裝。岳九爺親自操刀,一板一眼地打磨接合處,確保每個細節都完美契合。
“就差個犁鏟了。”岳九爺轉身從墻上取下自己的老犁上的鐵制犁鏟,小心翼翼地安裝上去。
“成了!”他提起新打造的彎轅犁,來來回回的端詳著。這犁比普通的直轅犁小巧許多,提在手里輕便了不少。
“八叔公,咱們找塊地試試?”韓遠迫不及待地提議。
岳九爺點點頭,扛著犁就往村外走。他們來到一塊輪休的空地,找來一頭水牛,套上牛彎,系好犁繩。
“先淺耕試試水。”岳九爺調整好犁建的位置,輕輕抖了抖牛繩。
水牛邁著穩健的步子向前走去,犁鏟輕松地切入土層。泥土被均勻地翻到一旁,形成整齊的犁溝。岳九爺的臉上漸漸露出驚喜的神色。
“好使!”他大聲叫道,“這犁扶著一點都不費勁,牛也輕松!”
調轉方向時,短小的犁身顯示出了優勢。水牛輕松地拐了個彎,新的一道犁溝緊接著上一道,整齊劃一。
“再試試深耕!”岳九爺調整了犁評和犁建,讓犁鏟插得更深些。
水牛依然不費力地向前走著,厚實的土層被翻起,露出下面濕潤的黑土。岳九爺的笑容越來越燦爛,額頭上的汗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好寶貝啊!”他放開犁,搓著手掌感慨,“這犁要是推廣開來,咱們韓家峪的農活就輕松多了!”
韓遠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件農具的改進,更是韓家峪農耕方式的一次重要變革。
“八叔公,您看這犁要是能大批量生產...”韓遠試探著說。
“那是自然!”岳九爺立刻接話,“我這就讓徒弟們準備材料,多打造幾架出來。你放心,保證質量!”
回去的路上,韓遠的腦海里已經開始盤算起來。先讓佃農們試用,等效果出來了,再開個農具店專門經營。要是能得到官府的認可,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
夜幕降臨,韓遠躺在炕上,回想著這一天的經歷。窯洞里還是那么安靜,但他的心里已經不再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