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代的一尺是多長?

相傳,在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和鄰居吳家的人因為房子的事起了紛爭。鄰居之間吵吵架本來也是常事,但張英的家人不干了,他們認為張英怎么也是個大學士,不能受這樣的氣。于是,家人就寫信通知在京城的張英,讓他把這件事給“擺平”了。張英看完信后,并沒有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插手這件事,而是給家里人回了一封信。上面沒寫別的,只寫了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意思很明顯:讓別人幾尺又有什么關系?萬里長城倒是修建得很雄偉,但是,修建長城的秦始皇呢?多少年過去了,不還是一樣用不著了嗎!家人看到這封信,明白了張英的苦心,主動向后退了三尺,才開始壘墻蓋房子。鄰居深受感動,也主動后退了三尺。這樣一來,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被后人稱為“六尺巷”。

小朋友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禮讓,更要學會與人和睦相處。想想看,古代的大官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為什么不能呢?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那么,六尺到底有多長呢?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了解古代的長度單位。“六尺巷”里“尺”這種長度單位,是古代和今天都在用的,但是,古代的“尺”和今天的“尺”所代表的長度實際上并不是一樣的。簡單地說,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

在古代,最初的“尺”指的是男子伸出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二十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于現在的二十厘米左右。再以后,尺隨著歷史的前進慢慢在加長,到了明清的時候,一尺大概也就相當于今天的三十一厘米了。

講到這里,小朋友們一定都在算了,“六尺巷”是清朝發生的故事,一尺也就是三十一厘米左右,那么六尺有一百八十多厘米呢!看來,這條巷子還不算太窄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当阳市| 台州市| 和硕县| 乐陵市| 广丰县| 保亭| 荣昌县| 揭西县| 彝良县| 紫云| 许昌市| 锡林浩特市| 牟定县| 大同市| 常宁市| 修文县| 丰顺县| 綦江县| 江孜县| 南投市| 大厂| 集安市| 夏津县| 海林市| 濉溪县| 延吉市| 万源市| 邹平县| 霍山县| 黄石市| 宁德市| 襄城县| 商都县| 奉节县| 九江县| 延边| 桂阳县| 乌拉特中旗| 灵台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