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史(寫給孩子的簡明世界史)
- 李虎
- 1864字
- 2025-05-16 17:28:10
黑暗中的花朵
上古時代的奴隸制社會曾經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明,特別是亞歐大陸的幾大文明古國。不過隨著西歐奴隸制的崩潰,封建制社會逐步確立,文明古國幾經沉浮,世界歷史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個時代始于 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結束于 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在中國歷史上,這一時期差不多是南北朝時期到明朝末年。我們通常稱之為“中古時代”,或者叫作“中世紀”。
直接促成這個時代的,是亞歐大陸的民族大遷徙(xǐ)。公元前后數百年,亞歐大陸北方的許多游牧民族慢慢強大起來,他們不斷攻打南方的農耕國家,這個過程持續了一千多年。直到 13 世紀蒙古人遠征之后,世界范圍內的游牧民族南侵才慢慢結束。清朝的建立算是游牧民族最后的輝煌。游牧民族南下客觀上促進了民族遷移與融合、文明交流與演進,世界的面貌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我們從中國所在的東亞開始,向周圍看一下吧。
我們的祖國在強大的秦漢帝國之后,經過了三國時期的短暫分裂,最終又統一于西晉王朝。然而不久之后,西晉就被北方的匈奴等幾個游牧民族擊垮。中國由此進入南北朝對立時期。隨后隋唐統一中國,中國又進入一個盛世。之后經過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宋朝建立,同時周邊還有少數民族建立的遼、西夏、金等幾個地方政權。13 世紀,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再次統一中國,但是短暫地統治了一百多年之后,明朝取代了元朝。最后,清軍入關,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清朝。
我們的鄰居,比如日本、朝鮮等,深受從中國傳過去的儒家、佛教等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也慢慢建立了封建制的國家。
我們再來看看南亞的印度。南印度長期小國林立,北印度先后建立了笈(jí)多王朝、戒日王朝兩個帝國。印度是佛陀的故鄉,但是佛教在印度其實只是個小宗教。印度更流行的是印度教。不過從 11 世紀開始,來自中亞的伊斯蘭教徒開始攻掠印度,最終于 16 世紀在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中亞、西亞地區,曾經建立過與漢帝國、羅馬帝國并稱的強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又稱帕提亞帝國)。到了 7 世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他們先是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然后慢慢對外擴張,最終建立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強盛了幾個世紀之后,阿拉伯帝國最終被蒙古人滅掉了。不過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隨后又興盛起來,甚至滅掉了東羅馬帝國,也建立起一個比阿拉伯帝國還要強盛的帝國。
繼續向西看,我們來到了東歐。羅馬帝國在 395 年分裂為兩個國家。西羅馬帝國在 476 年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幾乎成了古老的歐洲文明碩果僅存的地方。它延續了一千多年,直到 1453 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9 世紀中葉,東斯拉夫人建立了一個國家基輔羅斯,蒙古人西征之后,他們又建立了莫斯科公國,這就是后來的俄羅斯的雛(chú)形。
西歐、南歐本來是古羅馬帝國統治的中心地區。羅馬人自認為文明高等,把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等游牧民族族人都當作野蠻人。隨著來自亞洲的匈奴人入侵歐洲,這些“野蠻人”慢慢向羅馬滲透、遷徙,最終在 476 年滅掉了西羅馬帝國。后來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這是后來德國和法國的雛形;盎(àng)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島。14 至 15 世紀,英國、法國的王權逐漸強大,成為歐洲的大國,兩國因為王位繼承、領土爭端等原因,甚至發生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戰爭。
這一時期的非洲,北非大多數時間都被亞洲、歐洲的一些大帝國統治,文明較為先進;中南部則普遍落后。美洲因為地理原因,長期被隔離在世界舞臺之外,但是印第安人也創造了輝煌的文明,雖然與亞歐大陸的文明中心聯系并不密切,但這也是世界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的發展?;浇陶Q生之后,慢慢在羅馬帝國傳播開來。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會后來也分裂為兩個教會:西部的稱為天主教會(主要流行在西歐、南歐),東部的稱為東正教會(主要流行在東歐)。后來蠻族入侵,紛紛建國,也普遍信仰了天主教。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再也沒有統一的大帝國,但是天主教會的神權漸漸凌駕在各國王權之上。13 世紀天主教會的權力達到頂峰,形成了以羅馬為中心,跨越國界的天主教世界。12 至 13 世紀兩百年的時間里,天主教以收復被伊斯蘭教入侵占領的土地為名,先后組織了 8 次對東地中海地區的戰爭,史稱“十字軍東征”。
中古時代的歐洲相比之前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衰退到幾乎完全毀滅,因此又被稱作“黑暗的中世紀”。但是在中古時代末期,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天主教內部開始進行宗教改革,文學藝術開始復興,科技取得革命性進步,這一切都預示著,在黑暗的土壤中滋生的花朵即將綻放,一個新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 [意大利]拉斐爾《雅典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