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讀史記故事:霸主篇(了不起的中國傳統文化:美繪版)
- 劉煥欣編著 左佐森繪
- 1347字
- 2025-05-16 15:44:34
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桓(huán)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是—位有野心有能力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收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成為春秋列國中第一位霸(bà)主。
齊襄(xiāng)公在位時把齊國搞得一片混亂。齊國內亂不斷:先是齊襄公被自己的堂兄弟公孫無知殺死,公孫無知掌權,然后公孫無知也被人殺了。齊國沒了國君,能繼位的只有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齊國內亂的時候分別逃到別的國家,公子糾被大臣管仲(zhòng)保護逃到魯國,公子小白被大臣鮑(bào)叔牙保護逃到了莒(jǔ)國。這兩個人誰先一步回到齊國誰就可能繼承國君之位。
公子
春秋戰國時期對諸侯之子的一種尊稱。


衣帶鉤
古人衣帶上的掛鉤,相當于我們現代的褲帶扣鉤。
公子小白提前聽到消息,立馬帶人返回齊國;魯國聽說后也趕緊護送公子糾回國,并派管仲去堵截(jié)公子小白。管仲帶人在路上設下埋伏(fú),用箭射中了公子小白。但其實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小白假死騙過了管仲。以為小白已死的公子糾慢悠悠地回國,等他們趕到齊國一看,小白已經登基了,就是歷史上的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后,打算殺掉管仲以報那時的一箭之仇。鮑叔牙連忙說:“國君,管仲是大才,不能殺。您如果只想治理好齊國,有我大概就行了;若是您想當天下霸主,那就需要管仲。我很了解他的才能,管仲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富強。”
齊桓公收起個人恩怨,接受鮑叔牙的建議,任用管仲為相。管仲為相后為齊國制定出各種改革措施,齊桓公一一采納,經過改革后的齊國更加強盛了。


尊王攘夷
尊敬王室,排斥夷狄。這里是說齊桓公尊重周天子,抵御外族,是他的一個政治策略。
葵丘會盟
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標志著齊桓公的霸業達成。
當時的中原大地十分動蕩,周邊有外族侵(qīn)擾,周王室的力量衰弱,分封的諸侯國發展壯大,周王室失去了對各封國的威懾力。齊桓公采用管仲提出的“尊王攘(rǎng)夷”的政策,借周天子的名義,多次聯合其他諸侯國,一起抵御(yù)外族。這讓齊桓公在各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
后來齊桓公會同其他諸侯國通過葵(kuí)丘會盟,訂(dìng)立盟約,這一次會盟正式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國。

晚年的齊桓公寵信小人,沒有妥善地安排好身后事,齊國漸漸走向衰落。當時管仲病重,齊桓公去探望他,并問他大臣里面誰可以繼任相位。
管仲回答說:“您應該更了解大臣們啊!”
齊桓公問:“易牙怎么樣?”
管仲答:“易牙殺了自己的孩子來取悅您,沒有人性,不行。”
齊桓公問:“開方怎么樣?”
管仲回答:“開方背棄了親人來討好您,無情無義,這種人不會親近百姓。”
齊桓公又問:“豎刁(diāo)怎么樣呢?”
管仲答:“豎刁殘毀自己的身體來侍奉您,他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如何愛惜他人呢?”
但是齊桓公并沒有理會管仲的忠告,還是重用了這三個人。他們三人逐漸掌握了朝堂大權,架空了齊桓公的權力。
架空
比喻表面推崇,暗中排擠。
管仲去世兩年后,齊桓公也去世了。齊桓公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國君之位爭斗不休,誰也不讓誰,最后易牙與豎刁擁立了公子無詭作為齊國新一任國君。
無詭登基后才命人把齊桓公的尸體入棺下葬(zàng),這時距離齊桓公死去已經過了六十多天。一代霸主最后落得如此下場,也是令人惋(wǎn)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