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吞山河:帝王之志(寫給孩子的史記故事)
- 何家歡
- 994字
- 2025-05-16 16:12:37
一 推選新首領
堯是唐地的部落聯盟首領,故又稱唐堯。堯在位期間治政有方,頗受子民愛戴。
隨著年事逐漸增高,堯開始為聯盟未來的發展做打算,他想找個年輕人來接替自己,主持部落中的各項事務。于是在一次部落聯盟議事會中,堯讓四方部落的首領們推薦合適人選。
“我覺得您的兒子丹朱是個不錯的人選。”一個叫放齊的首領提議說。
丹朱是堯的嫡長子,因為生下來的時候渾身都紅彤彤的,所以取名叫作丹朱。大家都覺得丹朱是堯最寵愛的兒子,由他來接替堯的位置也是順理成章的。

堯聽到丹朱的名字卻搖了搖頭,說:“丹朱雖然聰明,但性子頑劣,不懂得與人為善,并非治國的最佳人選。”
大家都沒有想到,堯竟然如此干脆地否決了讓丹朱做接班人的提議,心中對堯的敬意不由得又增添了幾分。
“那共工如何?”另一個叫讙(huān)兜的首領提議:“聽說共工治水已經取得了一些功績。”
堯依舊不是很滿意:“共工這個人倒是能說會道,可惜的是他品性不端,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完全是兩回事。這種表里不一的人,是不會得到上天的恩賜和眷顧的,想必未來也難成大事。”
就這樣,共工也被堯否定了。隨后大家又向堯提議了幾位人選,但都被堯一一否定了,大家一時之間也沒了合適人選,推選接班人的事只好暫時被擱置了。
過了些時日,推選接班人的事還是沒有絲毫進展,但堯的身體每況愈下,心下很著急,于是便再次催促部落首領們舉薦賢能之人。
幾經詢問和打探之下,一個叫作舜的人進入堯的視野。
舜只是一介平民,靠捕魚種田為生,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卻遲遲沒有成家。他的母親去世很早,雙目失明的父親很快又娶了后妻,生下了小兒子象。在后妻的挑唆下,父親特別寵愛象,而對這個亡妻所生的大兒子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就連小弟弟象也耳濡目染,和父母一起欺負哥哥,三個人經常聯合在一起算計和謀害舜。
一個糊涂又偏心的父親,一個飛揚跋扈的后媽,還有一個自私任性的弟弟,從小到大,舜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受到的欺辱可想而知。但是,舜長大成人后,非但沒有記恨自己的父母、兄弟,反而對待他們每個人都非常的友善、恭敬,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做兒子、做兄長的本分。
“這是多么難得的一件事呀,”大家都說,“而且,要不是舜的引導和感化,他那個父親、后媽和弟弟不一定會捅出什么婁子來呢。”
“看來舜的確是個很有德行的人,”堯想,“作為聯盟首領,以德服人是贏得百姓信賴的關鍵。但是光有德行還不夠,才能也是很重要的,我還得再對他好好考察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