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讀寓言故事:呂氏春秋(了不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繪版)
- 張騰騰著 蔣大喵繪
- 988字
- 2025-05-16 15:37:18
穿井得一人
釋義
本來是說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節(jié)省一個人的人力,不用再去外面的井里打水了;外人卻理解錯了意思,以為是打井得到一個活人,到處傳此謠( yáo)言。
出 處《呂氏春秋·慎行論》
近義詞·以訛(é)傳訛 ·三人成虎
反義詞·一脈相承 ·衣缽( bō)相傳

烈日當空,一個壯年頂著火辣(là)辣的太陽,挑著水從河邊往村子里走。他每一步都走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模乱徊恍⌒陌淹袄锏乃危╤uàng)出去了。
“又去挑水了呀?”鄰居和他打招呼道。

“哎,沒辦法呀!不給莊稼喂飽水,莊稼長得不好,最后還是自己挨餓啊!”壯年無奈地回答。
這個挑水的壯年姓丁,他和家人住在宋國都城的郊(jiāo)外。家里沒有水井,所以每天挑水澆(jiāo)田成了他的重要工作。
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干脆(cuì)在河流和田地中間修了一個茅(máo)草屋,連家也不回了。日子一天天下來,哪怕姓丁的宋人再身強力壯,也總累得腰酸背痛。
有一天晚上,宋人的妻子一邊用藥酒給他揉(róu)肩膀,一邊說:“我們努力存點兒錢,花錢在家里打一口水井吧!這樣就不用再去河邊挑水了。”
宋人一聽,點頭說:“這是個好主意。”
從那以后,夫妻倆人干起活來更賣力了。過了幾個月,他們終于攢(zǎn)夠了打井的錢。
宋人請來都城里打井技術(shù)最好的人,花了整整三天,終于把井打好了。看著源(yuán)源不斷的水從井底冒(mào)出來,他高興地說:“我家終于有水井了,這就相當于多得了一個人干活呀!”
鄰居聽到歡呼聲,從圍墻外探(tàn)出腦袋對他說:“恭喜啊,以后你再也不用辛苦挑水了。”
宋人挖井的事讓鄰居心里十分羨慕(xiàn mù),他對朋友說:“哎,丁家挖井相當于多得了一個人,真好啊!”
誰知道,鄰居的朋友又把這件事告訴家人:“有個姓丁的人挖井得到了一個人呢!”家人又把這件事告訴其他鄰居。

傳來傳去,最后整個都城的人都在議論:“聽說了嗎?一個姓丁的挖井的時候挖出來一個人呢!”
從土地里挖出一個人來,這件事實在是太駭(hài)人聽聞了。宋國國君也聽到了這個傳聞,他立馬派人去問這個姓丁的宋人:“你真的挖井挖到一個人嗎?”
宋人覺得莫(mò)名其妙,詫(chà)異地回答:“沒有啊!我說的是挖井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動力,不是真的在地底下挖出一個人來。”
駭人聽聞
是指事出怪誕,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學有所悟
我們凡事都要調(diào)查研究、仔細辨別,這樣才能弄清真相。不應該隨便相信謠言,更不要做謠言的傳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