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酷哥哥講電影(小酷哥哥大語文系列)
- 小酷哥哥
- 2319字
- 2025-05-16 17:47:12
《流浪地球》:1秒鐘的靈感怎樣變成2個小時的故事?
——寫作的跌宕起伏

寫作文,講究一波三折。
什么是一波三折?
簡單來講,就是在實現某個目標的途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或者是困難)。
舉個例子:
上學路上,我走著走著,突然,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眼看就要砸中我,我卻紋絲不動。(緊張不緊張?)
轟的一聲,石頭落在我頭上的那一瞬間四分五裂,我卻毫發無損。原來我會鐵頭功,其實,我最害怕的是水。(讀到這里,是不是長舒一口氣?)
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繼續往前走,突然踩到了一塊西瓜皮,腳下一滑,摔了一個大跟頭,跌進旁邊的大河里。
天哪,我不會游泳!“救命!救命!”可是周圍一個人都沒有,我的呼吸越來越困難,我的視野越來越模糊,體力漸漸耗盡。(緊張不緊張?)
就在我喪失意識的最后一剎那,猛然間,我想起來,自己左腳上的白色運動鞋是經過高科技改裝的。關鍵時刻,只要將鞋脫掉,它就可以變成一艘船。
說時遲,那時快,我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脫掉了左腳的鞋。鞋一離開腳掌,瞬間變成了一艘小皮艇。
當陽光溫暖地灑在我臉上的時候,我長長地吐了口氣。我知道,自己獲救了。(喏,你是不是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就在我躺在小皮艇上沐浴陽光的時候,從河里鉆出了一條巨大的八爪怪。它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像尖刀一樣的牙齒,咔嚓咔嚓,幾下便咬碎了小皮艇。我馬上就要變成它的早餐了。

我嚇得閉上眼睛,蜷成一團,渾身瑟瑟發抖。(緊張不緊張?)
奇怪的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八爪怪都沒有動靜。怎么回事?我微微地睜開眼,發現八爪怪正保持著一個進攻的姿勢,靜止了。
這時,八爪怪頭頂上出現了一個身影,那是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哇,這不是孫悟空嗎?原來剛才是孫悟空救了我,他用定身咒將八爪怪定住了。(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親愛的同學們,上面講的是一個荒誕的幻想故事,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心一會兒像是被人用手揪住,一會兒又像是被人用手輕輕地撫摩。這就是一波三折給人帶來的情緒,即緊張——放松——再次緊張——再次放松……
觀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此起彼伏,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一波三折。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臨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如果“流浪地球”計劃很成功,很順利,那這部電影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一部電影也好,一部小說也罷,要想打動人,首先需要一個精彩的故事,而這個精彩的故事離不開“麻煩”兩個字。
《流浪地球》的故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地球在宇宙流浪的過程中,遇到了“麻煩”,人類(住在地球上的人和身在太空里的人)想辦法解決這個“麻煩”。
《流浪地球》電影里的“麻煩”是:地球經過木星,由于木星引力影響,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球發動機關閉,使得地球的飛行航道發生了偏移。
如果不重新啟動發動機,地球就會跟木星發生碰撞,那時候,整個地球都會毀滅。王磊中隊帶領的隊伍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麻煩。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將火石運往杭州發動機站。結果,這個目標并沒有實現。就在眾人灰心喪氣的時候,第二個目標出現了——將火石送往赤道附近的蘇拉威西發動機站。可是當一行人走到半路上的時候,蘇拉威西發動機站已經重新啟動。眾人沒有了目標。
這時候,電影的時間才過了一半,沒有了目標,故事該怎么往下發展?不用急,故事的本質是麻煩,一個小麻煩解決了,那就制造一個大麻煩;一個大麻煩解決了,那就制造一個更大的麻煩。
本部電影里最大的麻煩出現了——由于木星的引力作用增強,地球和木星即將相撞。觀眾的心情再次緊張起來,難道地球人只能坐以待斃嗎?
就在所有觀眾緊繃神經的時候,扭轉整個故事的一句話從天而降——這句話來自于電影開篇時,劉啟(綽號:戶口)父親劉培強跟他說的一句話,大致意思是:木星大氣層氫含量高達 90%。
別小看這句話的含義,電影中有個效應叫“釘子效應”。即:導演在電影開篇釘下的一枚“釘子”,極大可能會在后面的故事情節中發揮作用。
“木星大氣層氫含量高達 90%”就是電影里的這枚釘子。劉啟想到了這句話,而這句話也成了電影后半段的引子。


木星上有大量的氫氣,地球上的氧氣跟氫氣一碰撞,再加一把火,木星就會被點燃。木星一旦被點燃,就會出現沖擊波。沖擊波足以將地球推出木星的引力!
點燃木星,成了整個故事后半段的目標!看來地球還有救,完全不用擔心,觀眾懸著的心終于放松下來。
注意:故事要講究一波三折!
點燃木星是目標,但實現這個目標,可不能一帆風順。不然,觀眾的情緒高潮點不能被點燃!
看電影(或者說看故事),其實就是在讓自己的情緒被點燃,被疏導!
為了點燃木星,劉啟他們將地球發動機改為火焰發射口。一團熾熱的火焰射向木星,觀眾在心里默默地倒數:8000 公里,7000 公里,6000 公里……木星就要被點燃啦!地球人最棒!可是……還差 5000 公里!
計劃失敗!
觀眾的心情再次緊張起來:難道地球真的要毀滅了?

注意,當最大的麻煩出現的時候,也就是作者將主人公扔進了最黑暗的深處。只有經歷跌落深淵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地球即將徹底毀滅的時候,劉培強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駕駛太空船駛向木星。太空船里攜帶了30 萬噸燃料,一旦發生爆炸,正好可以沖刺最后的 5000 公里。
這樣,就可以實現《流浪地球》最后一個大目標:點燃木星。
故事的最后,木星被點燃!地球被拯救!麻煩被解決,目標得以實現!一波平了,一波起;一波又平,一波又起,直到最后,所有的麻煩都被平息。
小酷哥哥課堂
嘗試跟家長或同學口述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先不用去想故事邏輯順不順,只要能給他們“緊張——放松——再緊張——再放松”的情緒,就說明你掌握了一波三折的創作技巧。之后,我們再來考慮如何讓故事變得邏輯通順,語言干凈明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