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軍事激蕩中孕育的現代文明

雖然世界現代史(1917 年—1945 年)只有短短 28 年,但它卻烽火漫天、殺聲四起,充斥著交錯縱橫的國家關系、盤根錯節的社會矛盾、持續不斷的暴力沖突。這是一個血與火的時代,歐洲列強剛剛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心里卻埋藏著各種遺憾與不甘。贏得戰爭的英法俄,遺憾自己戰得不夠漂亮;輸了戰爭的德奧意,心里滿是不服氣,時刻盤算著殺個回馬槍,一雪前恥。貪婪、暴怒、傲慢、恐懼在慢慢滋生、聚集,經過一次又一次醞釀,人性的罪惡再次把世界拖入到另一場子彈橫飛、血流成河的世界大戰之中。20 億人真正體會到空前的絕望與末日般的浩劫。奧斯威辛集中營、南京大屠殺,無數慘絕人寰的血腥篇章不斷上演,各國的生命財產損失難以估量。

在這 28 年中,歐洲出現了嚴重分裂,原本微妙的國際關系更加復雜,爾虞我詐,鉤心斗角。這種分裂始于一場我們熟悉的革命——十月革命。1917 年,當列強在凡爾賽熱烈討論瓜分“一戰”勝利果實時,北方的俄羅斯一聲炮響,在堅硬的歐洲資本主義世界中炸出一道口子。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戰勝了資產階級組建的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紅色政權,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很快,歐洲帝國主義對新制度充滿了恐懼,甚至超越了對“一戰”戰敗國的仇恨。英法美日放下私心,派遣軍隊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企圖把新生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但是,此時的俄羅斯人民已經不再是不堪一擊的沙皇臣民,他們在列寧的領導下驍勇善戰、奮勇無比,接連粉碎了三次武裝干涉,保衛了年輕的共和國和社會主義政權。在經歷了扼殺、封鎖等一系列嘗試后,西方世界默認了蘇維埃政權的存在,但無時不進行著激烈的競爭、無聲的滲透和蓄意的挑釁,直到“二戰”爆發,英法才團結蘇聯共同打擊邪惡的法西斯勢力。

在西歐和南歐地區,英法德意各懷鬼胎,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在日積月累。英國認為自己應該主宰戰后的歐洲,法國卻跳出來阻攔,因為法國覺得自己在戰場上犧牲更多、貢獻更大,理應獲得老大地位。法國想要殘酷地懲罰德國,英國便立刻反對,因為英國覺得德國重建能夠為英國帶來經濟利益,還能牽制住法國國力的快速發展。德國始終堅信,如果沒有國內此起彼伏的革命羈絆,沒有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兩個“損隊友”的拖累,自己一定能夠贏得“一戰”的勝利,重新定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新秩序。從 20 世紀 20 年代開始,英法兩國在明爭暗斗中損耗著實力,他們幻想著德國能夠吸取戰敗的教訓,從此安心遵守由他們主導的歐洲秩序。為了嚇唬和防御德國人,法國甚至不惜耗費 12 年時間、花費 50 億法郎打造了一條 280 千米長的“馬其諾防線”,以求用碉堡和地堡隱藏的大炮機槍震懾德國軍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英國也幻想憑借英吉利海峽阻隔不列顛與歐洲大陸,這樣,即使德國強大了,也不會危及英國的國家利益。但殊不知,在沸騰的民怨之下,德國一個性格孤僻、心狠手辣、歇斯底里的“一戰”退伍傷兵希特勒脫穎而出,成了民眾心中的大英雄。他寫了一本《我的奮斗》,讓德國人熱血沸騰。他廢寢忘食地四處演講,為急于報仇雪恨的民眾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未來畫卷:“優等民族”德意志人統治世界,“劣等民族”猶太人和波蘭人被趕盡殺絕,英法兩國臣服于德國,輔佐德國統治整個歐洲甚至世界。在不斷煽動之下,德國民眾開始變得躁動甚至癲狂,制造坦克、飛機和火炮成為打破政治枷鎖的必要手段,屠殺和掠奪猶太人成為一種“正確”的行為。終于,在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乃至全世界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倫敦保衛戰、蘇聯衛國戰爭、敦刻爾克大撤退等一系列經典戰役不斷上演。

在東方,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和多次侵略戰爭,國力日益強大。在“島國心態”作祟下,日本把侵略矛頭對準了資源豐富的中國。法西斯化的日本暴露出可怕的狼子野心,一場有預謀的戰爭在中國打響。在廣大的太平洋地區,被小小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向整個世界叫板,偷襲珍珠港,占領東南亞各國,襲擊大洋洲,徹底激怒了全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聯盟的聯合打擊之下,日本軍國主義悲慘地敗下陣來。1945 年在廣島和長崎上空爆炸的原子彈“胖子”和“小男孩”成為壓死日本法西斯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傳統列強爭斗和廝殺之時,美國經歷了“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經濟上已經超越了歐洲,只等一場戰爭發生,便會逆襲實現身份上的“轉正”。備受西方剝削的亞非拉美洲國家人民在尋找著民族獨立的道路。歷史上曾經無比輝煌的土耳其,在近代沒落下來,成了列強眼中的“西亞病夫”。民族先鋒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臨危受命,用先進的思想改造了落后的社會,讓土耳其重新贏得了國際社會尊重。在非洲,雖然埃塞俄比亞人民沒有擺脫被意大利殖民的命運,但非洲人民正在覺醒。他們用一次次的反抗告訴殖民者,非洲雖然貧困落后,但通過不懈努力定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拉美國家局勢雖然動蕩,但他們不斷探尋著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墨西哥革命、阿根廷改革、尼加拉瓜反美游擊戰……每次斗爭都是一次勇敢的探索。

戰爭帶來了災難,同時也推動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經歷過“排猶”浪潮的愛因斯坦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理論,讓我們相信時間可以“倒流”,我們可以“穿越時空”。“二戰”中,艾倫·麥席森·圖靈等科學家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人類在“二戰”之后邁入信息化時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現代史 28 年的歷程中,我們共同目睹了人類最兇殘的戰爭、最丑陋的種族滅絕、最卑鄙的偷襲與侵略,同時也見證了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的不斷進步。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讓它成為我們人類文明進步之路上的警世鐘和里程碑,勉勵人們遠離戰爭,追求美好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大冶市| 安义县| 宜春市| 格尔木市| 云霄县| 固镇县| 裕民县| 枣庄市| 深水埗区| 周口市| 青海省| 交口县| 石屏县| 迭部县| 茶陵县| 水城县| 宝清县| 汝州市| 梅州市| 娱乐| 新河县| 灵石县| 辽源市| 清河县| 敦煌市| 白玉县| 田阳县| 永顺县| 定边县| 靖远县| 舟曲县| 陆良县| 周至县| 获嘉县| 尉氏县| 佛教| 通渭县| 类乌齐县| 宾阳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