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讀神話故事:感天動地(了不起的中國傳統文化:美繪版)
- 張騰騰著 叢薏派繪
- 949字
- 2025-05-16 15:36:17
娥皇女英
堯決定將自己大女兒娥皇和小女兒女英嫁給舜。臨出嫁前,問題出現了:兩姐妹誰是正妻,誰是妾(qiè)呢?

皋陶
上古時期華夏部落首領,“上古四圣”之一,后世尊為“中國司法始祖”。
堯想出了一個辦法:“分給你們每人七粒豆子、七根豆稈。在同樣的時間里,誰先煮熟,誰就做正妻。”
娥皇心想:“火越大,燒得肯定更快。”于是,她把豆稈都放進火里燒。火焰躥(cuān)得老高,但沒多久,豆稈燒完了,可豆子還是硬邦(bāng)邦的。娥皇咬了一口,差點兒把她的牙都崩(bēng)壞了。
女英在心里想:“火燒得久,豆子更容易熟。”她一點兒一點兒地添豆稈,豆稈還沒燒完,豆子已經熟了。

結果顯而易見,女英贏了,按理她該當正妻。娥皇不樂意地說:“再來一局才作數。”
她們的母親又想了個辦法:“你們一起納(nà)鞋底,誰先納好,誰就做正妻。”
話剛說完,娥皇馬上拿著針線動起手來。可女英心細,將繩子分成五尺一小節。等她做好準備工作,娥皇已經納了一尺多繩子了。
娥皇心里偷著樂:這下總算領先了!
女英動手雖然遲,但她的速度很快。眨眼間,她已經納了半只鞋底了。
見狀,娥皇急得滿頭大汗,汗水把繩子打濕,她的速度變得更慢了。時間到了,女英又贏了。
作為姐姐的娥皇羞愧(kuì)難當,可她還是不愿意認輸。
堯的大臣皋陶(gāo yáo)出了個新主意:“二人一人乘車,一人騎馬。誰先到姚丘,誰為正妻。”
乘車多礙(ài)事啊!娥皇爭著說:“我來騎馬吧!”
女英也不和姐姐爭,只是平靜地說:“那我就乘車吧!但是,騎馬的要讓乘車的先走五里地。”娥皇欣然同意了女英的建議。
到了約定的這天,她們按照各自的順序出發了。
娥皇騎馬追來,她看到女英的馬車停在一旁。一問才知,馬車壞掉了。她心中暗暗高興:“還好我騎著馬。”
過了好一會兒,女英的車修好了,她繼續趕路。忽然,她看到姐姐停在前方。娥皇愁容滿面地坐在石頭上,她的馬剛生了馬駒(jū),沒辦法走了。
女英拍拍娥皇的肩膀,安慰道:“沒事兒,你和我一起乘車不就行了。”
娥皇感動萬分,抱著女英說:“我們本來就是姐妹,分什么誰大誰小呢!”
到了舜的家后,娥皇到歷山勞作,女英在家侍奉(shì fèng)雙親。她們各自分工,一家人過得和和睦睦的。

學有所悟
在與他人合作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娥皇和女英的態度,取長補短,一起努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團隊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