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三國學寫作:寫景狀物篇(藏在經典名著里的寫作課)
- 小樹啟智著繪
- 4258字
- 2025-05-16 17:36:00
定點觀察

且說赤壁之戰初期,曹操和孫劉聯軍隔著長江對峙,曹操因北方軍士不擅長水戰,不敢貿然進攻,又中了周瑜的離間計,錯殺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和張允,心里十分郁悶。
這時,對岸突然傳來消息,說東吳老將黃蓋和周瑜起了爭執,周瑜竟然把黃蓋狠狠打了一頓!那黃蓋可是跟著孫堅一起出來打天下的三代老臣,怎么能受得了這種侮辱?不承想黃蓋寫了書信,要來向曹操投降。
曹操不知道這信是真是假,正拿不定主意,忽然又有一位謀士渡江到訪,他就是名震天下的鳳雛先生——龐統!
龐統是和諸葛亮齊名的大才,曹操不敢怠慢,親自迎接。龐統說周瑜年輕氣盛,自負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他看不慣周瑜的跋扈,才趕過來投奔曹操。
曹操一聽高興極了,看來黃蓋的信也是真的,郁悶的心情一掃而空。
龐統又跟著曹操觀摩曹軍的水寨布局,只見水寨依北岸而建,門戶都沖向南邊,一共二十四道寨門,每一座寨門前都停靠著許多巨型戰船,如同城墻一樣。巨船與巨船之間的縫隙形成了無數條縱橫相通的水巷,小型戰船就在這些巷子里穿梭,陣型井然有序。

(于是又與同觀水寨,見向南分二十四座門,皆有艨艟戰艦,列為城郭,中藏小船,往來有巷,起伏有序,統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虛傳!”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
龐統贊嘆不已,指著南邊對曹操說道:“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曹操聽了這話,心里美滋滋的。
龐統又向他提議,將每三十到五十艘大小戰船用鐵鏈鎖到一起,再鋪上木板,這樣就能把戰船變成小島一樣的船陣,不再怕風浪顛簸,就連戰馬也能在船上面奔跑。

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一遇風浪,就會暈船嘔吐甚至生病。曹操正為這事兒發愁呢,龐統的妙計來得正是時候,當即采納連環船的計策,果然解決了士兵們暈船的難題。
連環船建好之后,曹操自以為勝券在握,便下令舉行盛大的晚宴慶賀。
這天晚上,夜空晴朗,萬里無云,圓圓的月亮好像一輪玉盤,月光皎潔明亮,把晚上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條巨大的白絲帶橫在那里。曹操乘坐的戰船矗立在江面上,船頭的帥旗迎風飄蕩,他站在甲板上面舉目四望,夜色下的山脈就好像畫出來的一樣;東面是東吳的柴桑縣,湖泊密布,據說周瑜就是在那里練兵;西邊是夏口,劉備的地盤;南面是樊山;北邊是烏林,樹木茂密,郁郁蔥蔥。
(天色向晚,東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長江一帶,如橫素練。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數百人,皆錦衣繡襖,荷戈執戟。文武眾官,各依次而坐。操見南屏山色如畫,東視柴桑之境,西觀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覷烏林,四顧空闊,心中歡喜……)
望著這些景色,曹操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愉悅,只覺天地茫茫,大浪淘沙,自己麾下雄兵百萬,指點江山,左右文臣武將,皆是一時英杰。他頓時豪情萬丈,詩興大發,很快便完成了一首千古名篇《短歌行》。
(曹操正笑談間,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今對此景,甚有慷慨。吾當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的意思是將自己比作周公,只待擊敗孫劉聯軍,蕩平東吳,就能使天下歸心,建立蓋世功勛。
卻不知樂極生悲,黃蓋根本就是詐降,龐統獻的連環計更是別有用心。后來黃蓋以投降為名趁機放火燒曹軍營寨,而曹操的戰船因為都被鐵鏈鎖住,不能掙脫,以至于全軍覆沒。曹操征服天下的雄心壯志,也都付之一炬了。

寫作心法
想不到吧,三國故事里還有數不勝數的美景呢。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曹操這會兒正做著收服龐統、黃蓋兩位文武大才的美夢,以為赤壁之戰勝券在握,自然是看山也可愛,看水也柔情。請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胸懷大志,想要一統天下的曹操,站在高崗之上向下俯瞰,會看到怎樣的畫面?憑空想象是很難的,咱們一起走進三國故事,通過文字的描述,感受曹操眼中的畫面,學習定點觀察寫美景。
1 定點觀察按序寫
描繪一幅畫面是寫景作文的基本功,怎樣才能把眼前的畫面描繪得栩栩如生呢?我們站在固定的位置觀察眼前的畫面,會按照一定的順序,同樣,在描繪一幅畫面的時候也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樣你描繪的畫面才能邏輯清晰,生動形象。你知道有哪些描寫順序嗎?比如從上到下、由遠及近、從左到右、從中心到四周等,反過來從下到上、由近及遠、從右到左、從四周到中心當然也可以。有這么多描寫景物的順序,我們應該用哪種呢?
三國故事首先描繪了月亮,接著描繪江面,然后聚焦到曹操和文武百官身上。我們很容易判斷這個過程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的。對于整個畫面來說,月亮遙不可及,江面邈遠開闊,戰船宴會近在眼前,因此這一段也可以說是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寫的。緊接著又寫曹操站在甲板上望見的景色,說明觀察點是戰船甲板,這樣向四處望,四個方向的山水盡收眼底。從中心到四周的視線,讓人感覺大丈夫生于廣闊天地間,怎能不成就一番豐功偉績?四周空闊的景色,讓曹操心胸變得開闊起來,一股歡喜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在寫景作文中描繪畫面,也應該確定觀察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繪畫面,比如我們要寫公園的美景,可以選什么順序呢?我們可以選擇公園門口作為觀察的定點,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先寫公園門口的景色;再拉遠視線,看公園里的景色;再拉遠視線,看看公園上空的景色。按照順序寫出公園的美景,讀者就會想趕緊進去一探究竟,通過文字領略美妙的自然風光。

2 遠近上下景有別
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景,就是為了讓眼前的景色有條理地展現給讀者,因此無論是由遠及近還是從上到下,不同方位的景色應該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定點觀察描繪畫面的時候,應該寫出不同方位、不同景物的特點。
在三國故事中,遠望時,一輪溫柔又清冷的明月正悄無聲息地從東山慢慢往上爬,向大地播撒著皎潔的清輝。“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條巨大的白絲帶橫在那里。”月光的白是朦朧的,是明亮的,而視線向下移動看到水面的白是閃爍的,跳躍的,星星點點的。再向下,在白色的背景下,曹操所在的戰船熱鬧非凡、人聲鼎沸。船上的各色旗幡,幾百個穿著錦衣繡襖的侍者,按次序坐定的文武百官,臨江而望的曹操,他們就像白色花朵中間色彩豐富的花蕊一樣。畫面從遠處的月色,到近處的江面,再到更近處的甲板宴會,視線每向下挪動一些,看到的景物就大不相同。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景物,這樣寫,畫面描繪得清晰明了,讀者閉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

我們在定點觀察描繪畫面的時候,也應該區分出不同方位看到的景物,寫出它們的特點,比如上文的例子,首先我們在公園門口,看到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門,上面寫著“公園”二字,旁邊可能還會有很多第一次來的游客,在和石門合照。透過石門的門洞往里瞧,你可能會看到郁郁蔥蔥的樹木,像絨毯一樣鮮嫩的草坪,隱藏在層層綠意中的古建筑的一角。再往遠看,你可能會看到在湛藍的天空中恣意嬉鬧、嘰嘰喳喳的小鳥,它們總是突然之間“撲棱棱”成群結隊地飛起來,又歡唱著落在樹梢上。怎么樣,是不是每個方位的景色都不一樣?

3 營造意境寫感覺
我們身處美景當中,自然就會沉浸在美景營造的氛圍當中。寫出景物營造的意境給人的感覺,也會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在三國故事中,描寫曹操大宴群臣的盛況后,又以曹操為出發點,寫他極目遠眺,他看到了哪些畫面呢?故事中并沒有細致地描繪景物,而是寫了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高山巍峨雄壯,在夜色里像一幅濃重的水墨畫;東吳的縣城街市肯定是星羅棋布、熱鬧非凡的,甚至能聽到周瑜練兵的聲音;夏口是劉備的地盤,在夜色中邈遠朦朧;南面是樊山;北邊是烏林,樹木茂密,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里是三分天下的交界處,現在它們分屬于不同的陣營,等到大戰結束,這廣袤的土地和截然不同的景致,都將統一在曹操的手中,這正是曹操環顧四周發出的感慨。土地、河山、人民,這樣開闊的意境,怎能不讓曹操歡喜?

我們在觀察景物的時候,可以用心體會,美景給了我們怎樣的感覺,哪些景物營造出了這樣的氛圍。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營造出這種氛圍,比如春夏之交的清晨,我們站在一片高大的梧桐樹下往上看,能感受到一種生機和力量,哪些景物營造出了這種生機勃勃的氛圍呢?鮮嫩的綠葉層層疊疊,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初升的朝陽透過晨霧,穿越層層葉片,照在我們身上,映出斑斑駁駁的光點,風一吹,這些光點和枝頭的小鳥一起活潑跳躍,也給人一種生趣盎然的感覺;再往上望,天空中飄著幾朵悠閑的云彩,那一望無際的純凈的藍色,給人一種滌蕩心靈的力量。這些事物都能表現出生命的歡喜和力量。我們在寫景的時候,可以把營造出某種氛圍的景物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描繪出它們的特點,寫出景物整體給人的感覺。


秘籍修煉
1 任務發布
你曾欣賞過哪些美景?這些美景中有哪些畫面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這幅畫面給了你怎樣的感受?運用本章所學,寫一寫你心中的畫面吧。
(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
2 名家示范
窗外有兩株梧桐,三星期前,樹上的葉子是還沒有銀圓大的疏疏朗朗的幾許紅葉,如今已是密叢叢一樹肥大的綠葉了。玻璃窗上也映出一層暗綠色來。假使在盛暑烈日如火的時候,我坐的一個位置真是清涼仙境呢!梧桐兩旁各有一行冬青樹,感謝園丁貪懶沒有來修剪,已長得很高了。深綠色的葉子經了幾番冷雨洗濯,更顯出翡翠一般鮮艷的色彩來。梧桐的對面,沿著豆腐作場間的隔壁,有五六株南天竹,瘦弱的枝干負著瘦弱的綠葉,很伶仃地在顫動。天竹的旁邊還有一棵枇杷樹。這樹卻很壯麗的,葉肥枝硬,傲然站立在那邊;雖然沒有梧桐那樣的高大,但頗有睥睨一切的氣概。
——節選自徐蔚南《初夏的庭院》

你能從作者的文字中讀出來他觀察的地點在哪里嗎?選文第一句話就交代了這是作者坐在窗前觀察到的。透過窗子他首先看到的是兩株梧桐樹,這是離他最近的植物。初夏的梧桐葉片開始長大,已經密叢叢一片了。梧桐兩旁是冬青樹,因為沒有修剪而呈現野蠻生長之勢,顯出翡翠般的鮮綠色。梧桐的對面,更遠些的地方長著南天竹和枇杷樹,一瘦一壯,相得益彰。可以看出選段是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來描繪景物的,寫出了初夏庭院里各種植物的特點,描繪出了一幅萬物蓬勃生長的畫面。
你最想描繪怎樣的畫面?回憶你心中的美景,按照今天所學,寫一寫吧。
1.你是以哪里為定點來觀察景物的?
2.你想要按照什么順序來描繪美景呢?
3.你想寫哪些景物呢?
4.這些景物共同營造出了一種什么感覺呢?
在相應的方框里給自己打上“√”吧。

三國劇場

